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静雅 《档案》2023,(3):39-42
傅斯年治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原始材料和立足考证,以接近最真实的历史,通过他遗留下来对《史记》的研究文献,也可印证这一特点。傅斯年曾开设《史记》课程,最终只有小部分教案保存下来,但从仅存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窥见傅斯年对《史记》的重视以及敢于疑古、求真求实的治史态度。  相似文献   

2.
干宝《晋纪》汤球辑本虽搜罗宏富,然颇有瑕疵,二十六则出自干宝《搜神记》的材料被收录在内,部分出自刘肜《晋纪注》的史料亦被网罗.究其原因,是因为《搜神记》记述了大量灵异征验之事,而干宝《晋纪》亦偶有言及,同时因《搜神记》所记灵异征验之事大量被《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采用,而二史皆不题出处,仅有“干宝日”、“干宝以为”字样,汤球据此认为此等材料出自干宝《晋纪》.唐宋类书引用史书注释,多直接引用注释文字而鲜有提及注家之名姓,故大量出自刘肜《晋纪注》的史料被误作干宝《晋纪》之文.以干宝《晋纪》记事下限为依据,仅有少数能辨清出自刘肜《晋纪注》,绝大多数究竟出自干宝正文还是出自刘肜注文,今已无法考辨.  相似文献   

3.
《新序》中刘向强烈的身世之感不容忽视,却向来不受学者关注,其实刘向仕途坎坷,身世之感在这部书中有明显体现。对此,只要结合刘向的仕途经历并对《新序》文本进行分析,不难证实。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在网上购得几本书。其中一本《自由之魂》,这书名我喜欢,里面讲述几位在台湾时的知识人(胡适、傅斯年、殷海光等),亦是我向所关注。但翻读一过之后,因书名而生的喜欢,却大打了折扣。比如,书中记蒋梦麟一篇,我发现有一整段完全照抄学者马勇一篇文章里的文字(仅将原文中的"稍后"改为"不久"),马勇那篇文章数年前发表在上海的《社会科学报》上。因此之故,笔者不禁浮生"小人之心"——此书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照抄"?  相似文献   

5.
陈朴 《出版史料》2003,(3):44-46
随着《刘延陵诗文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位在国内文坛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五四时期白话诗人,终于回到了广大读者的面前。但诗人已于1988年10月18日以94岁高龄在新加坡逝世,没有等到《诗文集》在祖国大陆出版的一天。刘延陵祖籍安徽旌德,1894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11年进南通师范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电视频道上清宫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汹涌之势。从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到省市地方台.描写清朝宫廷的电视剧一路热播。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统计资料,可能没有人能够说得全这几年总共上演了多少部清宫戏,从《宰相刘罗锅》算起,《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铁嘴铜牙纪晓岚》、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陈寅恪与傅斯年》岳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38元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正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宋至今,各种版本的《栾城集》均未附录苏辙的墓志铭,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076),安徽太平、石埭两县的苏氏后裔所编的六卷本《苏氏族谱》,却载有刘安世撰写的《黄门侍郎苏公墓志铭》。本文以苏辙著述,特别是他的自传《颍滨遗老传》和宋人孙汝听的《苏颖滨年表》来核对《墓志铭》的内容,列举出十八条可疑之处,证明《墓志铭》的可信度很差,这位与苏轼兄弟同朝为官的“刘安世”似乎连《栾城集》也未读过,认为《墓志铭》不可能是刘安世所作,也不可能是宋人伪托,当为不熟悉苏辙生平及宋代典章的明清人伪托。  相似文献   

9.
谭健 《军事记者》2006,(10):30-31
2、思想交锋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反对封建的思想意识及其流毒影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以来,杂文作为一种轻武器,在反封建斗争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杂文专栏,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讨伐封建主义的。其它刊物也是如此。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陈独秀的《偶象破坏性》、刘半农的《随感录辟“灵学丛志”》、钱玄同的《随感录·灵学丛志读后》等,都是当时反对封建主义种种恶习的提神醒脑之作。杂文的这种反封建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当代…  相似文献   

10.
习现代文学史的人都不难于知道当年北大两教授的一次作文造假。那是1918年3月《新青年》杂志上署名“王敬轩”的《文学革命之反响》。但,世上本无王敬轩,他是北大教授钱玄同化身的假名。在这个名头下,文章对新文化运动肆行攻击。然后由北大另一教授刘半农撰文批驳。  相似文献   

11.
八月一日,星期一晨至部中,治杂事,看书报。雪峰托余看文学出版社所撰鲁迅著作之注释。今日上午看毕《呐喊》《彷徨》两本之注释。下午三点,至国际俱乐部,文联与作协于此召开座谈会,谈论肃清胡风集团及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之问题。到者约百人。先由周扬讲话,极言此次运动之重要,大家必须投入斗争。次刘白羽谈作家协会作此运动之经验,谓发动群众而后,暗藏分子确有不少,足见文艺界中殊不纯洁。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黄奭在古史的辑佚方面成绩卓著,但其编年体晋史——王韶之《晋安帝纪》辑本却误将《续晋安帝纪》佚文收录在内。经笔者考定,二书非出自一人之手:《晋安帝纪》的作者为晋宋之际的王韶之,而《续晋安帝纪》的作者为刘宋人周伭。二书名称不同,黄氏缘何将其视为一书?首先是因为《晋安帝纪》的别名过多;其次,《晋安帝纪》与《续晋安帝纪》的引文几全不题撰者姓名;再次,二书同为安帝朝史书,在时间跨度上有重复部分;最后,《续晋安帝纪》一书,诸正史皆未有著录。上述原因使得黄奭以为《续晋安帝纪》乃《晋安帝纪》之别名,亦当出自王韶之之手,以致酿成辑佚之误。  相似文献   

13.
刘国钧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纪念衡如师百年诞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证刘国钧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刘国钧在目录学领域的四方面成就加以概述 ,而以刘编《中国图书分类法》为重点 ,指出刘以其创新的“九分法”最终结束了“四分法”时代。其以我为主 ,“为我国之图书作”的精神是图书情报界年轻一代应予发扬的。  相似文献   

14.
提到中央电视台的崔永元,人们会联想到《实话实说》,提到朱军就会想到《艺术人生》,还有《幸运52》和《非常6加1》与李咏,《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与王小丫,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小莉看世界》与吴小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与李湘等等。总之,当下走红的栏目造就了不少重量级的主持人。即使有的人已经不再主持这档节目,人们在关注栏目的同时,对走红主持人还是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5.
宋代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冶天下,将《论语》作为治理天下的武器。《论语》中不但蕴含着治国兴邦之法,更蕴含着为人成事之道。所以,今天我选择了《(论语)中的成功学》作为演讲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姚克波 《新闻界》2007,(3):115-116
本文论述了《新青年》杂志对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意义,梳理了其编辑思想,并重点介绍了由编辑部策划的一次媒体炒作——钱玄同、刘半农具体实施并挑起了关于新旧文化的大讨论的“双簧戏”,简略分析了这次炒作的文学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实话,孔庆东的书我原来也比较喜欢,看完《47楼207》,又去找《口号万岁》。所以看这本新书《四十五岁风满楼》并不算吃力,两个小时就翻完了半本。看得如此之快首先是因为北大醉侠的幽默和通俗仍然未改。以下是原话摘录:  相似文献   

18.
余辑《四库存目标注》并与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校雠旧本,每于《四库提要》有所订补,记于简端,尝陆续刊于杂志,仅及其半。今赓续之,以为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安县志》十二卷清刘承启修 ,詹大衢纂。清康熙三十七年 ( 1698)刻本 ,十二册 ,半页八行二十一字 ,白口 ,四周双边 ,单黑鱼尾。首有康熙三十七年年遐龄序、康熙三十六年王燕等八篇序文 ,另有康熙四年原序一篇、《黄安县志》纂辑姓氏、凡例十六则。全书分十二卷十二门 ,即卷一沿革志、卷二疆域志、卷三田赋户口志、卷四蠲赈志、卷五学校志、卷六诸祀志、卷七风俗志、卷八职宦志、卷九选举志、卷十人物志、卷十一闺范志、卷十二艺文志。刘承启字光仲 ,直隶故城人 ,贡生 ,康熙三十五年邑令。大衢字涉园 ,湖北黄冈人。岳宏誉序文中言 :“今上…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一档带有学术性质的人文类节目,诸多学者在讲台上评古论今.自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开始至今,《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培养了张颐武、易中天、刘心武等一批"明星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