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轨的体会     
“怎样才能写好通讯”?下乡采访,通讯员常常这样问我。这问题太大。我没有向通讯员“贩卖”《通讯写作》一书的内容,我知道类似的书,他们大都看  相似文献   

2.
通讯报道写作是一个“苦差事”,基层通讯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写作。说是“苦差事”,也有其客观因素,一是通讯员不想写,迫于领导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4.
从消息到通讯梁衡“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后思考在不少记者通讯员头脑里,通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一个材料到手后,为什么不用消息而用通讯,通讯和消息有什么区别,甚至和文章有什么区别,都不大清楚。因...  相似文献   

5.
月白风清。几位业余搞新闻报道的同事围坐于草地,话题很快扯到写稿上。一位起步较晚的朋友谈起写通讯的满腔苦水:“一年来我写的消息稿命中率60%,而通讯稿的命中率只有10%。有人把写消息、写通讯分别比作摘杏、摘桃。往后,我宁愿只吃杏,不吃桃!”与消息稿相比,通讯稿的发表是有点难,尤其是长一点的通讯更难发。但是,要胜任通讯工作,通讯员即便不能当“多面手”,起码应成为消息、通讯都能写的“两面手”。几年的写稿实践,使我对通讯体裁产生了厚爱。3年来,我写的通讯稿件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了90多篇。一般来说,通讯比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7.
某农民通讯员被招聘为专职通讯员后,有位“老通讯”告诉他:现在你离领导近了,不要写那么多的批评稿了,让你的“重型炸弹”退役吧,不然“重型炸弹”将会伤害自己的。那位通讯员听后感触颇多。他觉得,“重型炸弹”不能退役。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回顾一年多来的写稿实践,我体会到,基层通讯员写稿应把住一个“小”字,即小事件、小角度、小新闻、小通讯等。因为基层通讯员不能与专业记者相比,在一个小范围内老想写重大题材的报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浦城县的各级报纸、电台的通讯组241个、通讯员1052人,已经完全由县委报道组统一管理。由于县委加强了对通讯网的领导,报道工作做得又多又快又好,一九五九年的发稿数量和采用率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五倍以上。浦城县委报道组指导通讯工作的方法是:一、抓政治思想工作,大搞评比竞赛。县委经常向干部和通讯员强调全党办报的重要意义,针对“工作忙,没有时间写”、“水平低写不出来”、“写了没有登,  相似文献   

11.
市房地产管理局党委宣传部从4月26日起,为本系统通讯员举办“新闻与写作知识讲座”。市房地产管理局自去年调整了领导班子以来,十分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曾召开全市房管系统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会上局党委书记俞晓松对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从市属各公司、工程队、房管所到各区房管局、房管所,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有近200人参加的通讯报道网。这次举办的“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12.
“我爱通讯工作”,因没能掌握“新闻写作入门知识”和“读报用报”的要领,尽管东奔西走,写了几本“采访札记”,但连一篇“墨海拾贝”似的短文章也未登上。我苦恼极了。一天,我漫步在“通讯员园地”,一篇篇”通讯员赞”,使我了解了他们“成才路上”的艰辛及“学步一得”的“采写经验”。这时,一群有成就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有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同样,懒人也是当不了通讯员的。时下,有少数基层通讯员心浮气躁,听风就是雨,重“写”轻“采”,或只“写”不“采”,其表现一是喜欢道听途说找材料,哪怕一星半点小事也如获至宝地关起门来写新闻,大笔一挥,敷衍成篇;二是爱吃现成饭,就着会议、简报、总结、经验材料、内部通讯等,生吞活剥地写新闻;三是即使下去采访也是蜻蜓点水,车来车往,凭感觉一知半解地写新闻;四是自以为情况熟,万事通,不需要采访也能写出好新闻,结果是稿子写出来见了报,不是无新意,就是漏洞百出惹出不少麻烦,有的还…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开始,我在一个乡担任通讯员,一九七七年十月到县委担任专职通讯干事。自到县委工作以来,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各种新闻体裁的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及《北京日报郊区版》等报刊采用八百多篇(包括与记者合写的).有人问我:你写稿子一定有“诀窍”吧?其实,我的“诀窍”就是四个字:勤学多练。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到平谷县镇罗营乡当通讯员的,从那以后才开始给报社写稿。十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5.
要说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没有限制的事的话,恐怕也只剩下想了。“精鹜八报,乙游万仞。”“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骈驱”。你尽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吧,随心所欲。这不,话刚说到这,我便想起一档子事来:给自己写本书,给通讯员写本书。 这不是做白日梦吧? 我到设计院那年,领导说:“给咱做个通讯员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想:不就是写稿吗,小菜一碟。可是一轮到见真“章”的时候,便糊涂了,写出的东西说是通讯不是通讯,说是散文不是散文,非驴非马,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书来读。什么《新闻写作知识》,什么《新闻采访学》,什么《我怎样做记者》……书就读了不少,就是不顶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请教一位老通讯员。他说:“写报道嘛,主要靠实践,吃透两头,多跑、多记、多写、多练。”你还别说,他这招还真灵,第二年我便发了38篇稿件,名列陕西电力系统通讯员榜首。 那么,大多数通讯员为什么都觉得新闻书籍读了不解渴,学了用不上呢?我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仅  相似文献   

16.
我将《新闻知识》第四期带到我县通讯报道表彰会议上,同行们互相传阅着。大伙都说办得蛮实惠。当我征求意见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夸童伟民撰写的《通讯员应注意的“八个误区”》这篇作品写得贴切,对新老通讯员有启迪,受益不浅。俗话说,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通讯员也同样有欢乐有烦恼,也就有一本念不好的经,童文很详尽具体地阐述了八个方面的“误区”,也就是八个矛盾需要处理好,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造成优化的环境,使自己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使通讯报道与工作、学  相似文献   

17.
我曾在县里当过九年新闻专干,是中央和地方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或特约通讯员。长期的通讯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一稿多投”不可制止,但应有个限度;“一事多写”好处较多,大可提倡。“一稿多投”之所以不可制止,除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谈过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既然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是不退稿的,它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制止通讯员一稿多投。既不退稿,又不让人家“多投”,那只会浪  相似文献   

18.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1):52-52
我们正处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各条战线不断涌现模范、先进人物,值得大书特书。工人日报等报纸开设的“劳动者之歌”专栏就经常登载感人的英雄人物,使读者受到意义深刻、形象生动的教育。作为生活在厂矿企业等基层的报刊通讯员也应当努力写好先进的典型人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周围,了解、采访起来很方便。那么,怎样写好人物通讯呢?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写好人物通讯,在写作上要处理好4对关系,即“写业绩与写精神的关系、写行为与写内心的关系、写现实与写背景的关系、写主人公与写群众的关系”。下面顺序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20.
新民晚报 2001年11月 8日刊发了上半年通讯员作品评奖揭晓的消息,19篇作品榜上有名。开展通讯员作品评奖活动,检阅通讯员工作的成绩,有利于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但遗憾的是,有不少新闻单位常忘却或忽视这项工作,更有甚者,在各种新闻奖评选中遗漏通讯员的好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中国 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举办通 讯员作品评奖活动,对调动通讯员写 稿积极性、广开稿源至为重要,这也 是落实“群众办报”的具体体现。 笔者建议,我们的新闻单位不妨 借鉴新民晚报的做法,定期举办通讯 员作品评奖活动,以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