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阐述撑竿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业余撑竿跳高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为业余撑竿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心理训练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运动竞赛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很大体力,而且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发展不好,既使身体、技术状态较理想,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如今,教练员们不仅重视身体、技战术训练,对心理训练也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跨栏训练艰苦程度和一些重大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一个较好的跨栏运动员同样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在将来的运动生涯中精神上和肉体上极大的压力,在目前和将来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近来业余训练教练员逐步地认识到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开始在训练实践中学习运用心理训练手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跨栏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个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代冬季两项项目特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对参加十八届冬奥会的女运动员进行心理综合研究,并分阶段对之进行心理诊断、咨询和训练,对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速滑运动员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在训练中采用“时间感”进行训练,使速滑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更加趋于成熟,增加临场比赛经验,为速滑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复杂艰难的比赛过程中,是靠卓越的技术、良好的身体条件、巨大的意志力量以及克服各种外界的影响(如气候、观众)与对手抗衡而取得良好成绩的。在重大比赛或旗鼓相当的比赛中,取胜的因素往往取决于心理状态的正常与否。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不但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训练方法,而且要懂得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掌握建立良好心理状态参加比赛的手段,这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取得胜利将是十分有利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消耗了很大体力,同时也消耗了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在比赛中心理机能发展得不好,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得比较理想,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现代世界上优  相似文献   

7.
1、平衡木赛前的一般心理活动及其特点 平衡木赛前一般心理活动,可分为赛前准备活动和30秒专项准备活动的心理状况。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心理状态的表现往往复杂多变的。因为,优异动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又往往依赖于运动员心理因素和情绪的体验,运动员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和对比赛的认真准备后,希望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光是想赢,而害怕失败,这就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白白消耗心理能量,因为越是想赢怕输,越会被紧张情绪所包围,即使自己的身体训练水平、技术水平强于对方,也会产生紧张感。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击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表现、产生不良赛前心理状态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击剑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的建议,以期为击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最佳竞技状态,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郑风家  刘天鹏  田云平 《冰雪运动》2007,29(4):71-72,79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研究了花样滑冰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技术状态3个方面因素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强调了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调节与放松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心理调节与放松、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恢复良好的体力的方法,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移动靶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与比赛成绩存在一定的差距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即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根据运动员的特点确定打法。强化打法,建立正确的心理定向;实践证明,通过以上训练,运动员比赛成绩提高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而且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前提下,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早期心理训练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合理的专项训练外,同时还要求具备个人的特殊能力以适应自己专项的生理心理特征。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他与比赛环境和运动对手相互关系中的特征。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了很大的体力,而且也消耗了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个性心理特征产生不好的波动现象,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在拳击比赛这样竞争激烈的项目中 ,要想取得好成绩 ,取决于运动员的动机、信心和能力 ,可见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虽然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国内外有一些报道 ,但对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拳击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 ,为拳击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1 自我认识训练在准备比赛阶段提高自信心的训练方法。训练中要求运动员经常想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参加比赛 ,自己的身体、技战术水平可以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2 调节呼吸节奏法人在紧张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14.
我国篮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是当今运动心理学中的前沿课题,他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意义。流畅心理状态指的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完全投入到他所参与的活动和任务中去,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的完成。能够作出平时训练中不能作出的动作,而不去关注自己的比赛成绩,取得难以想象的好成绩的心理过程。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的《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我国168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篮球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年限、不同级别、不同性别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并尝试提出了我国篮球运动员产生流畅心理状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训练科学和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训练的意义认识更加清楚,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训练、比赛主要消耗身体能量,只要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和熟练的技术,在比赛中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现在科学证明,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即使得到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精武》2012,(19):14-15
一名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平时的刻苦训练的目的虬是在比赛中可以正常的发挥酋己的水平以至于超常发挥。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会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篇论文研究分析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运动负心理素质问题的方法,使得运动曼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除体能素质、运动技术、比赛战术之外在赛场上与对手相对抗决定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因素.心理训练是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主动转移不利因素,对比赛中突发事件具有招架自如的能力,以达到在比赛中可以长时间稳定的其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取得优异成绩的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认为缺乏自信心、过于紧张或兴奋的情绪、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运动员自身的实力水平等是影响运动员心理波动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出心理辅导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模拟情景训练法、循序渐进心理训练法等心理训练的常用方法,旨在为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运动员要有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动员一切体力和心智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根据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和带队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要从少年儿童运动员开始,加强对他们个性品质和品德品质的培养。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训练,以及培养适宜的赛前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一、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及作用 随着竞技体操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因此在激烈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所以心理训练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运动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应有良好的体型、素质、技能和技术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成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针对少年短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得知少年短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有:日常的心理训练;训练中的说服诱导;自我的心理调节;赛前的强化刺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