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讨论《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夫妇的,他们主要采用了音译人名的办法,另一个是霍克斯的,他则采用了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这样做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得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当然,面对这么大的姓名队伍,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对于《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种:一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音译人名的办法;一是霍克斯的译本,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则意译,让人产生联想,推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由于《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其翻译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必然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试论霍克斯《红楼梦》中人名翻译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独具特色,除了主要人物音译之外,他对其他人物采取灵活译意。其最具特色的群体人名翻译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人名翻译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4.
骆传伟 《海外英语》2013,(5X):179-181
《红楼梦》中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表达作品主题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相关译文,考察人名翻译策略与姓名文化传递得失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霍译本对人名翻译采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比杨译本单纯采用音译的人名翻译方式更有利于姓名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各种英译本争奇斗艳,原文中众多双关人名的译法成了欣赏评论译本的一个重要指标。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以音译为主,辅以注释或者增译,以及有意识地意译,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对原文人物的理解,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8.
章亚 《教师》2009,(12)
本文分析了中英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来源及含义,并且从音译、意译和音译意译相结合三个方面着手,用事例阐述了人名互译的原则.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时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78年起 ,国务院颁布一项条例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一条重要翻译原则 :“名从主人”,即对外国或中国人名、地名一律音译 ,废弃意译与半音半意译法 ,对科学新事物则意译  相似文献   

10.
蒋慧 《海外英语》2012,(3):126-127
作为《红楼梦》一大亮点的对话翻译是各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文章为了更清晰的体现出对话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直译、意译、省略翻译和扩大翻译四种方式,对杨译和霍译2个版本的《红楼梦》中习语的英译进行分析和判别,指出其不同译法的优势和劣势,旨在为人物对话翻译的的译法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同一人物的名字有不同写法?按照国际惯例.翻译外国人名一般采用音译法。这是因为人名的本意往往难以考查,有些虽然可以推究本意.但意译的结果反而不像人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如果意译的话.就是“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所以音译后同一个名字经常有不同的写法,如高尔基《母亲》中的主人公,有的译为“尼洛夫娜”,有的译为“尼落夫娜”。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回目中有众多的人物评价词,如"俏平儿"、"敏探春"等,这种现象还未受到红译研究界的注意。本文以《红楼梦》回目中的人物评价词及其对应的几种英译为研究对象,把人物评价词的英译分为五种类型,即省译法、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创译法,并对各种翻译方法进行简要的例证分析,发现邦译、乔译、杨译的直译较多,体现了以原文为中心的忠实导向,霍译的方法分布比较均匀,出现了较多的省译与创译,译文既有较大的灵活性,又能较准确地反映相关人物的性格与形象。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人物众多,且命名颇具特色:谐音取名、诗词成语取名是其典型特点,且排列整齐。这些人名特点应当在翻译中得到体现。通过对《红楼梦》三种英语全译本人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译者在翻译富有汉语言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人名时所采取方法与翻译目的之间的联系,并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14.
名字,名如其人,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抑或是地点的名字,名字翻译都是力求准确地表达名字主人所特定的气质或者品质特征。本文选取萨克雷《名利场》中的部分人名,参照杨必老师《名利场》译文进行了分析欣赏,得出在文学作品中英文名字翻译要求尽量采用意译法,同时兼顾读音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5.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一大积极因素,而这一因素却长期为传统理论研究所忽视。文章拟用调查分析法,以大卫·霍克斯所翻译的《红楼梦》为案本,从前八十回目内容的增译、改译、省略及人名的音译、意译方面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戴骏 《海外英语》2014,(15):109-110
《红楼梦》翻译一直是文化翻译的一大焦点,其中,专有名词作为一类特殊的词,其翻译也引起了不少争议。《红楼梦》中的专有名词大多选自古诗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与人物性格、命运等密切相关。该论文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出发,着重分析霍克斯翻译版本的《红楼梦》英译中部分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并试图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意译和音译加注三种策略来最大限度地传译专有名词承载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语言单凭自己内部的发展是不够的,它还得随时吸收外来语以丰富本族语。外来语的翻译主要有四种方法:音译、意译、半音半意和附加说明。一、音译是翻译英语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宋词词牌名的特点,然后简略描述了其翻译现状,最后通过一些实例探讨了宋词词牌名的常见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省略法、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等。文章指出,"直译法+加注法"或"意译法+加注法"是实现宋词词牌名翻译"音美、形美、意美"的重要译法。  相似文献   

19.
以部分品牌为例谈食品商标的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商品名称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商品在目标市场上的销量,因此,商家对自己产品的名称翻译都很重视.本文作者通过对搜集的部分食品商标进行内容分析并且归类,旨在找出食品名称所运用的翻译方法.作者发现,食品商标的翻译方法很多,分别为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及"无"译法.其中,"无"译法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商标翻译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及结果来看,大部分的食品商家对产品的翻译采用了音译法与意译法.  相似文献   

20.
《哈利·波特》系列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译本为研究对象,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哈利·波特》系列中特色词汇的汉译,这些特色词汇主要包括拟声词、咒语词以及名称词三大类。本文发现译者在翻译特色词汇过程中采用了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以及音译法与意译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词汇层面的对等,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感受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