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力,就必须了解市场对高职学生就业力的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及可就业岗位的调研,总结出市场对高职学生就业力最需要的方面以及高职学生最欠缺的就业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高职生就业力的举措:加强学生敬业精神特别是责任心的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吃苦耐劳与抗挫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扩大高职学生就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对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高职教育应准确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订单式"培养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强就业指导,高职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和增强综合素质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首次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岗位保持时间短,这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现状决定的。应该厘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内涵、构建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就业结构特征,才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职教育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尽快建立高职生就业的国家评价体系;要重视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要坚持以应用性的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就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要想生存与发展,急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测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和培养对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01-202
高职学生要顺利就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就需要构建起"三全"指导模式,在指导主体上要做到"全员化",在指导内容上要做到"全面化",在指导时间上要做到"全程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商科类高职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商贸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促进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企业对商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调研。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商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大压力,高职师范生也不能幸免。就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就业方向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就业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就业方向存在问题的对策。学校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竖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乔生红 《考试周刊》2014,(96):185-186
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高职班主任要从灌输职业理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强化专业能力,加强求职指导,全过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文章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存在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形势严峻,原因是社会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对高职生有偏见,高职生就业心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办学条件差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政府要采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革,强化就业教育指导力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并且各门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语文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语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职语文教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对就业能力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高职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从调整教学内容、培养职业道德、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入手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燕滨 《教育与职业》2012,(23):176-177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转变观念,明确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整合课堂内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就业教育,提升学生求职能力;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能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与今后就业相关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论文从高职英语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发展、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将就业及社会实际需求作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近几年来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竞争激烈,对此,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新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进入高职院校后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培养其适应力,包括学习、就业等多种适应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需求,这也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使高职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人本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新视野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主体性人本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体性人本观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的改革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二要加强就业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三要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四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五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帮扶。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理念及心理上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要克服就业瓶颈,高职院校应努力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对于研究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来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指标。通过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从而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培养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包括培育其非认知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引导和教育,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结合水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极为有利。鉴于此,本文将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阐述在高职生就业素质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加强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能否在激烈就业竞争中顺利求职,成功就业,决定于其是否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应结合企业需求和个体竞争需要进行定位,基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视角,高职学生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基于个体竞争的需求高职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求职能力等综合素质。辅导员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中辅导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树立全程化服务意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只有如此,高职学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突出其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