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梅花以其凌霜傲雪的精神,卓尔不群的品格,独占春先的特性,清雁高雅的韵致,而倍受诗人们所喜爱。梅花诗之于宋金元时期400年的诗坛,不仅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还以其数量之众多,质量之上乘,而成为了这一时期咏物诗的娇子。宋代是梅花诗创作的高潮期,其600多位作者的近5000首梅花诗,在其诗的王国里前无古人,后少来者,而林逋、苏轼、陆游的梅花诗,则代表着这一时期梅花诗的三座高标。在梅花尚不曾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金代,诗人们于梅花诗的创作,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蒙元一代约2000首左右的梅花诗,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大型连章体组诗,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冯子振与释明本的唱和之作《梅花百咏》,而王冕总题为《白梅》的58首咏梅之作,则代表着元代梅花诗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2.
杨金 《文教资料》2010,(8):13-15
王冕是元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诗风质朴豪放.是元末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作为一位心怀天下的儒者,王冕的诗歌多反映元末社会的民生疾苦,斥责统治者的残暴。此外,其咏梅之作寄托了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梅格与人格交相辉映,在梅花境象中诗人实现了对自我的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以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1994,1997;Fauconnier&Turner 2002)为基础,通过对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刈麦女》的分析,认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建立心理空间并发生空间概念的整合,而其诗作便是诗人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对其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的过程的还原与映现。通过对其诗歌语言的层层剖析,勾勒出诗人创作时的涉身体验与心理体验,以重现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大脑中的一系列认知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启是元末明初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咏唱梅花是其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他的梅花诗既有对两宋以来咏梅诗的继承,也有摆脱了自宋朝以来的咏梅形式,融了自己的独特的心境,蕴含了其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清名千秋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是元末丽家王冕自题《墨梅图》的一首七绝。王冕早年是一个为人放牛的牧童,由于学习勤奋,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6.
曾棨是明初状元出身的江西文学家。他创作的百咏梅花诗体例是七言律诗,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咏梅花以寄情、借梅花以言事、描梅花之神韵等;在艺术特点方面,立意较新、形式较美、手法较多。曾棨的百咏梅花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海子是当代诗坛上重要的抒情诗人与史诗诗人,是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海子诗歌创作的特点,指出早熟与早慧的内在分裂构成其创作心理的基本面貌,并导致了他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徐静 《山东教育》2012,(Z4):52-53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当读到"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时,张宇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王冕的话前后是矛盾的,明明说在学堂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  相似文献   

9.
"上饶二泉"赵蕃与韩漉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诗人,本文选取"上饶二泉"笔下梅花诗与咏竹诗来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出"二泉"吟咪梅竹诗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徐静 《辅导员》2015,(5):25-26,36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这首《墨梅》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王冕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王冕借墨梅自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我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  相似文献   

11.
李贺与海子是中国诗歌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个人经历、写作理想及诗歌内容、意象、成因等诸方面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突出体现在其爱情诗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2.
澳门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诗人获得了显著的文学成就,其成因可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外部原因是澳门生活环境中特有的生息状态,内部原因是新移民诗人所具有的漂泊之感、充溢着生命力度的诗歌精神以及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澳门良好的生息状态为新移民诗人提供了可融入的空间,而诗人独有的个人经历、诗歌追求、创作风格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新移民诗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当时的澳门诗坛注入活力,二者在互补之中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两宋后的梅花诗多平庸,独高启梅花诗如绵绵丘陵间突起的奇峰,令人叹为观止。高启的梅花诗对传统的新变主要表现为其浓厚的主体色彩、复杂化的梅花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悟。  相似文献   

14.
元朝画家兼诗人王冕的母亲,一次蹲下身来正准备责骂王冕不帮父亲干活只顾画画的时候,猛然发现“孩子这么小,画出的荷花竟是那么夺目!“她恍然省悟孩子对画画的痴迷,顺其自然,终于使王冕成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兼诗人;一位老师带着孩子路经闹市,在如潮的人流中蹲下身子帮助孩子系完鞋带的一瞬,她眼中的人流、楼宇急剧膨张.他感到一种渺小与压抑,于是他理解了孩子面对的威胁,把更多的呵护与关怀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15.
周鸿 《四川教育》2001,(7):19-19
元朝画家兼诗人王冕的母亲,一次蹲下身来正准备责骂王冕不帮父亲干活只顾画画的时候,猛然发现“孩子这么小,画出的荷花竟是那么夺目!”她恍然省悟孩子对画画的痴迷,顺其自然,终于使王冕成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兼诗人;一位老师带着孩子路经闹市,在如潮的人流中蹲下身子帮助孩子系完鞋带的一瞬,她眼中的人流、楼宇急剧膨胀。他感到一种渺小与压抑,于是他理解了孩子面对的威胁,把更多的呵护与关怀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元代王冕以前,印章的制作分为两步,先由专业人员写好印稿,再将印稿交给专业刻制的工匠制作。在那个年代,印章的材质多为质地较坚硬的金属和玉石,一般文人无法刻制。由于工匠的文化素质不高,有时很难理解、把握印稿的意图、笔墨情趣,更难以把握精微的金石意味和韵致,由此促使了文人自己篆写印稿,自己刻制印章。王冕就是自篆自刻的开创者。王冕,字元章,是元代的书画家和诗人。他好读兵书,满腹经纶,但一生都  相似文献   

17.
王冕痴学     
王冕是明朝的著名画家、诗人。他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让他放牛,他却偷跑到学堂外听学生们大声念书。晚上回家时连所放的牛都  相似文献   

18.
<正>王冕梅花种植专家,诗人,画家爱梅花爱到痴狂,甚至到了"人花合一"的地步为了产出同人作品,自学成了梅花同人画手元朝第一行为艺术家,爱戴高帽和穿木拖鞋有时手持木剑引吭高歌,可能以为自己是个道士元朝第一梅花吹千百年来,梅花作为高洁人格的象征之一,为人们所传颂。而谈到喜爱梅花之人,绝对不可绕过王冕。这位元朝著名诗人兼画家大大,是个不折不扣的"梅花吹"。王冕与梅花的渊源,可以从他家洗砚池边的那棵梅树说起。一日,王冕练完字,捧着砚台来到院中的池水边,正欲就着池水清洗砚台,忽然闻到了一阵幽香。  相似文献   

19.
《新读写》2010,(4):55-55
诸暨为文化历史名城,因大禹在此会盟诸侯而得名,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是越国故都。毛主席曾经这样为诸暨题词:“诸暨是个出名入的地方,美女西施、诗人王冕都出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元朝画家兼诗人王冕的母亲,一次蹲下身来正准备责骂王冕不帮父亲干活只顾画画的时候,猛然发现“孩子这么小,画出的荷花竟是那么夺目!”她恍然省悟孩子对画画的痴迷,顺其自然,终于使王冕成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兼诗人;一位老师带着孩子路经闹市,在如潮的人流中蹲下身子帮助孩子系完鞋带的一瞬,她眼中的人流、楼宇急剧膨胀。他感到一种渺小与压抑,于是他理解了孩子面对的威胁,把更多的呵护与关怀给了孩子。 这些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发人深省。孩子眼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孩子想怎样面对这样的世界?孩子们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些什么?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