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发掘高校审美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而在审美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课题。审美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挖掘与实现,需要强化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发掘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突出审美教育特点优势,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深化高校审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审美教育课程思政实效。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审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寓审美教育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积极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对提高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质量、增强其效果和水平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旭  马青 《大众科技》2014,(3):186-18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特、思想活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不能够满足目前高校的育人标准。为了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状况,急需审美教育所具有的育人理念、育人方式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以提高受教者的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校园文化中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意志品质与审美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释校园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健毛 《科教文汇》2014,(34):31-32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在高校的德育中处于首要地位,而美育又与德育密不可分。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将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图像或视频教学。其实,我们应该将被动型的审美教育转化成主动型的审美化教育。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审美体验,在情感上产生激励,思想上引起共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培养起高尚、纯正的审美趣味,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一种深入的、全面的教育,它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塑造良好的品格。将美育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既有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美育的方法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艺术化的手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审美素养;促进美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用内容与形式创新。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和发展,在新时期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学校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中,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解还不清楚,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研究课题。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追求和内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契合之处,这也为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奠定了现实基础。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有益补充。在生命教育视阈下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发现,教育环境的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育主体的特殊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内在要求。具体对策包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关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突破;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隐性教育;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姜昊 《科学大众》2015,(3):146+59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学的现状,以及两者融合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高校教育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最后阶段,其政治教育和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不可忽视的过程,是通过各种相应手段进行分析与总结的模式。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探究和综合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就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教育进行分析,并就其当前各种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于晓 《科教文汇》2015,(4):10-1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从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从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一项战略任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但同时专业教师与其他教辅人员也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不但有着辅导员教师无法比拟的工作条件也起着辅导员教师无法起到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全员教育的作用,全方位的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陈佳 《科教文汇》2012,(28):13-14
自我国对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以来.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创业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教育中既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集中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等奠定良好基础。由于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联系密切,又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优势明显,并且当前进一步的高校教育实践中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这些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使人的全面发展由应然变为实然,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无意识教育作为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并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加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正确处理好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吕波  薛徽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229-23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全球性网络,其影响日益广泛。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巨大冲击与挑战,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及时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新平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辟好、利用好校园网络新平台,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有的放矢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当代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使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受到了深刻的冲击,同时促使与之相关的本能、欲望、情感、信念等心理因素全面激发和活跃。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良好思想素质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拓展。文章就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传统思路和体系的教育模式环境中,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需要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有效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避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性影响与排斥效果,作者在文中主要研究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和运用,提出了个人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