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美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1998—2011年季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基础资产、场内衍生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府监管等因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利用场外衍生品对冲风险的动机明显,场外衍生品与场内衍生品的互补效应比替代效应更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存在负效应,而政府加强监管会产生正效应。因此,在我国,衍生品市场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并推进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内控建设。  相似文献   

2.
针对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价格偏离和对衍生品将加剧运价波动的担忧等问题,建立DCCMSV模型研究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效应.实证分析发现: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收益率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相关性不高;收益率存在双向引导关系,现货对衍生品的引导较为明显;波动性存在正的双向溢出效应,现货对衍生品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这种波动溢出效应证伪了"衍生品加剧运价波动"的说法,说明衍生品市场能更快地对信息作出反应,具备更加高效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银行业务利润空间逐渐减小,发展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的必然选择。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从政策、银行自身、人文、技术等四大方面去探讨阻碍其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信贷利率杠杆来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近几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措施。本文主要就利率下调后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名义利率变动及其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分出"狭义流动性陷阱"和"广义流动性陷阱",我国1997年底出现通货紧缩以后不存在两种意义的"流动性陷阱".将微观金融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方法引入中国长期经济波动和宏观分析,会发现经济周期上行和向下转折之后相关变量间分别存在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其原因在于名义利率调节无论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落后于通货膨胀率变动.利率连续下调等货币政策操作对投资、产出、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效果,其传导机制包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国债成本、改变经济主体预期、降低汇率升值压力并增加进口等.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宣示"经济衰退期间货币政策无效"起因于误解凯恩斯而导致的"宏观经济学教条",应该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6.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近年来我国利率变动频繁,而且波动幅度很大,这导致利率风险的不断加大。结合利率调整的历程,分析导致利率调整的主要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介绍防范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正确认识利率风险的存在,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并完善利率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对长、短期利率的预测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宋逢明教授指出,加入WTO以后我国不应马上放开利率市场,否则会引起商业银行之间恶行的价格竞争。他认为,在我们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还不具备强有力的、可靠的风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如果马上放开利率,会导致存款利率的拉高。存款利率一旦拉高,商业银行为了递补较高的资金成本,一定会去进行高风险投资,这样会对整个银行内部系统造成很严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使用2006—2010年1 655个县(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金融市场规模、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政府干预程度以及投资率均对农村银行业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村地区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的增加,会降低我国农村银行业存贷款市场集中度;而县域财政支出占当年名义GDP比重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比重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农村银行业存贷款市场集中度。因此,一方面,应促进农村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要减少和消除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的过度干预;从而有效降低我国农村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相似文献   

9.
一些银行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也是困扰央行监管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危害及透视了造成该问题的多种原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国金融压制环境下银行间非有序的价格竞争行为。解决的思路是让银行的隐性竞争显现化,实施金融制度创新,实现利率市场化。同时,提高央行监管水平和健全金融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渠道主要有:信贷配给渠道、传统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通过实证研究,在我国各渠道发挥作用与西方不同,但货币政策效力是明显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还应构造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必要深入考察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衍生产品这一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并与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等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比较,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的比较优势及其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并提出利用信用衍生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振中 《职大学报》2014,(5):113-117
金融衍生产品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以杠杆性信用交易为特征的新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保值性、收益性、全球性等特点充分满足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对金融投资高回报、高收益的追求。可是金融衍生市场繁华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监管漏洞,巴林银行破产、中航油巨额亏损等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都说明了在这个市场上,风险管理控制没有跟上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必然阻碍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立足点,结合一些国际案例的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法律监管为切入点浅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控制,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风险识别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践表明,要克服农村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实现农业信贷与保险有机对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今后,不但要注重农业已存在的不同金融需求,更应大力打造不同类型的金融生态,规范发展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激活、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同时,要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的配套作用,并建立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二元的农村金融结构,面临着内生外生双重约束及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均衡和非均衡的双重信贷配给,导致了供需失衡和有效供求的双重不足。应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逐步放宽利率约束,以消除外生约束,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联合来降低内生性约束,同时大力提升农村内生性发展动力,真正释放农村真实有效的信贷需求;从而实现农村金融的总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是践行诚信的典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建设受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新时期加强诚信建设,应该也必须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美德,充分认识诚信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剖析诚信缺失的危害,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找准诚信建设的着力点,实现诚信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货币锚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优势的变化。随着美国、欧盟、日本、英国货币国际化的推进,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和储备的主要货币。以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锚"的调整为主线,分析1999—2011年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国际化推进过程中金融市场发展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走过的是一条金融深化的道路,股票市场交易额占GDP的比重对货币的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股票周转率、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以及国内银行信贷占GDP比重的提高则不利于货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中,中国需要优先稳固发展国内的实体经济;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要提升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同时应警惕国内信贷资金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制度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用扩张及风险防范等作用途径,从产出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等多个层面,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变迁。我国的产业金融政策应该采取市场主导性金融为主、政府主导性金融为辅的金融模式。宽松的金融环境,合理的金融产业政策,完善的资本市场,都能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