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 《现代家教》2000,(10):11-12
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长,关系最密切。因此父母的情绪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它是决定孩子身心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如随意训斥、打骂,或父母之间经常吵闹不休,会使孩子幼嫩的的大脑受到不良的刺激而处于紧张、害怕和不愉快的情绪状态,结果可能会产生下列一些不良的后果:口吃、失眠、消化不良、心动过速、发育不良、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2.
沈美 《家长》2005,(Z1)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与父母相处常常会有莫名的压力,从而产生种种焦虑、忧愁、惊恐、愤懑等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它不但会使孩子还不健全的神经系统失调,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且也会对机体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削弱孩子的活动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变得厌烦、消沉,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怎么办?其中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孩子进行减压。通过减压,使孩子平静、愉悦,从苦恼情绪状态中摆脱出来。父母们可以学学我的亲子减压法。亲子减压法之一:叫好听的名字我们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先出…  相似文献   

3.
沈美 《陕西教育》2005,(1):41-42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与父母相处常常会有莫名的压力而产生种种焦虑、忧愁、惊恐、愤懑等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它不但使孩子还不健全的神经系统失调,甚至大脑皮层细胞遭到破坏,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紊乱,容易导致疾病,而且也能对机体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削弱孩子的活动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变得厌烦、消沉,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犯罪。因此,孩子3岁以后还经常出现打人、咬人、掐人等攻击性行为时,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是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家长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既不能袒护,也不能轻描淡写地批评了事,而要严肃认真地指出其错误及可能造成的不良结果。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不加以限制,孩子就无法养成控制暴力冲动的能力,发展下去将会形成狂妄、贪婪的不良品德。 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对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孩子挨打以后,易产生对抗、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会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5.
杜志丽 《小读者》2013,(3):75-76
下岗后,人难免出现烦闷、焦躁、忧虑等情绪,此时,家长不应将孩子作为“出气筒”随意地冲着孩子发泄一通。由于难以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情绪变化,时间一久孩子就容易对父母产生疏离甚至怨恨心理。这类父母可通过一些合理的发泄方式(如无人时大喊、与朋友交谈等)宣泄心中的烦闷,但不应将矛头指向孩子,特别是孩子哭闹或犯错误时,家长更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谩骂甚至动手惩罚。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年轻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十分重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对年轻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与父母们相处常常会有莫名的压力,产生种种焦虑、忧愁、惊恐、愤懑等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怎么办?其中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孩子进行减压。通过减压,使孩子平静、愉悦,从苦恼情绪状态中摆脱出来。父母们可以学学我的亲子减压法:亲子减压法之一:叫好听的名字我们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先出生的我们叫她“大宝”,而小的当然是“小宝。无论早上起床,或喊大家吃饭,用好听的声音叫好听的名字,压力自然小了。谁都知道,当连名带姓的被大声叫到时,可能会被孩子认为是闯祸或遭殃了…  相似文献   

8.
隔代教养正在对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和对祖辈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儿童的父母要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9.
小孩偏食、挑食、厌食是年轻父母们普遍感到烦恼的事。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吃点东西还挑三拣四……长期发展,孩子不是肠胃出了问题,就是营养不良。不少父母为此采取哄、骗、打、骂等方式逼孩子吃东西,这不仅解决不了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且易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反叛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小孩偏食、挑食、厌食是年轻父母们普遍感到烦恼的事。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吃点东西还挑三拣四……长期发展,孩子不是肠胃出了问题,就是营养不良。不少父母为此采取哄、骗、打、骂等方式逼孩子吃东西,这不仅解决不了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且易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反叛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不要抱有成见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小读者》2011,(11):I0011-I0011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  相似文献   

13.
孩子在婴儿期就有一定的情绪反应,但其表现突然而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下述3种不良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滕晓霞 《考试周刊》2011,(85):220-220
由于父母的离异或家庭的变故,很多孩子成了单亲子女,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容易产生不良的心态,如果不及时矫正,将会性格扭曲,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品德、意志和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既具有短期和直接影响,也具有长期和间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忽视冷漠、放任溺爱等可能使孩子借助电子游戏来排遣苦恼和发泄情绪;由于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水平而容易使发展不良的个体更容易成瘾或出现成瘾倾向。有效预防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或者其他问题行为的关键,就是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亲密的人,其言行和情绪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乐观开朗、善于处理自己情绪的父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自信心,提升孩子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反之,情绪反复无常、焦虑不安的父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专家  专家  专家 《山东教育》2004,(5):126-126
作为父母,除了多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在孩子发展与学习的关键期给予有效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和克服由于无法控制周围环境和体验失败所造成的沮丧、无助感等不良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和他人交往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9.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  相似文献   

20.
远离抱怨     
题记父母面对生活、事业的压力,有时会透不过气来。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去积极解决问题,父母的情绪,家庭的氛围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情绪等。当孩子向父母抱怨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坦然地接受现实。父母注重对孩子兴趣、性格的培养,会使孩子更健康、更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