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工资问题,是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报纸要反映热点,又缓解热点;不回避矛盾,又不激化矛盾。报纸不接触热点问题,就没人爱看。但是,接触热点必须更讲究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在价格改革的报道中,见过“改革就是涨价”、“按价值规律办事就是放开”一类文字,这就显得有点简  相似文献   

2.
热点引导与典型宣传、舆论监督并列为党报新闻宣传的三大件。认识热点,研究热点引导的基本原则,探讨热点报道的规律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热点 热点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人物、事件、现象或问题,是社会生活中凸现的、非常态的客观存在。 解读这一定义可以得出,热点区别于常态事物,有  相似文献   

3.
热点断想     
1图书出版业既是一项文化事业,又是一种工贸企业。作为文化事业,需要通过图书的独特内涵和丰富深刻的把握来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作为工贸企业,则必须通过产品的独特定位和适销对路来实现经济效益,不可替代性是这两方面一致的原则。重复的选题,重复的版本,重复的汇编,重复的某种热点,都是违背这一基本原则的,势必要受到或者是文化的鄙薄,或者是经济规律的惩罚,因而是没出息的,是无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4.
舆情热点     
《网络传播》2020,(3):54-57
1国新办首次邀请普通工作者走上发布会2月23日下午4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邀请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国新办首次邀请普通工作者走上发布会。他们分别来自公安、医疗、教育、快递等行业,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钦佩的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5.
热点争鸣     
李鹏(华西都市报总编室主任):成都报纸的高同质化竞争,直接的原因在于利益的驱动。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当年投资200万当年就盈利,从投入与产出角度看很划算,并且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就引得一大批企业家对报业市场很看好,并通过了各种办法加入进来。进入的方式就是模仿。1997年成都商报的最早模仿成功,更加大了其他报纸和企业家对这一块报业市场的看好,先后有《蜀报》,《商务早报》等模仿《华西都市报》,走市民报的路子。其次是成都报人的创造力不够,人才都是仓促上阵,能力还达不不到一定的要求。对《华西都市报》的模仿仅仅是简单的照搬。  相似文献   

6.
我们《老河口日报》通过实践认识到,在热点引导中讲究宣传艺术至关重要。宣传艺术绝不是单纯讲究新闻写作技巧,不是通常所说的单单加强可读性、贴近性。而是指在新形势下通过大众传媒手段,对社会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复杂矛盾有一种准确的把握、分析和调节,使舆论的引导和舆论工作的宏观调控真正到位、真正有力度,获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引导热点问题既要“明理”,又要“人情”。所谓“明理”,就是要做到以理服人。在热点引导中要把你的道理讲得明白、透彻、清晰,一直讲到群众心坎里去。要做到这点,第一步必须先切实了解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7.
1989年可以说是我国出版史上很有独特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实实在在爆出了几个热点,如文化热、宗教学热、易经热等;又延宕了上一年的两个热点,即性文学热和武侠小说热。而这些“热”,又同在这一年中冷化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预测1990年图书市场趋向的现实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舆情热点     
《网络传播》2020,(2):72-75
1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获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沉着应对,坚定有力抗击。中国各大媒体在推特、脸谱、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持续报道,全球网友热情点赞中国人民面对疫情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团结。“面对这次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应迅速果断。”“加油!伟大的中国将很快就能遏制这场疫情,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的力量,我们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诚心祈愿中国和世界战胜疫情,愿所有病人痊愈。”“中国将赢得这场战‘疫’,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飞速发展,数千万人摆脱了贫困的原因。这场危机不是破坏了社会,而是团结了社会,你可以看到中国各地都在危机时提供援助。”“中国,加油!一切都将过去,你们也将变得更强大!”  相似文献   

9.
在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的过程中,不少报纸都提出了增强“可读性、可亲性、可信性”的问题。要增强这“三性”就要敢于触及受众议论的热门话题,而这些热门话题又多是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受众议论的热点问题新闻不敢沾边或者只沾了一点边,叫受众如何亲你、信你呢!新闻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论的功能。那么,怎样使新闻起到勇于触及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能实现引导舆论的社会功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介在热点引导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般认为大众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增值器,也是舆论传播的放大器,它对舆论可以起到明显的激活、放大和引导的作用。在热点出现时候,媒介的态度可能为热点的引导预设了不同的结果。媒介态度可以设定为四种:积极介入(作信息、意见、情感全方位传播和引导),平稳介入(作信息和部分意见传播,或只作信息传播),消极介入(作部分信息传播),非介入(传播不作为)。这四种态度对热点的引导将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积极介入必须使热点不断升温和扩散,而非介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点的扩散速度。目…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2月7日播发的《北京西单商场调整利益机制,多劳多得到位,职工无心第二职业》一稿,在北京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篇消息的成功之处有三: 第一,适时切入热点、难点。分配制度是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多劳多得,拉开分配档次,叫了几年成效甚微。这一改革,难就难在企业不敢扩大活工资比例和多劳多得不能到位。西单商场终  相似文献   

12.
抓热点要注意这几点: (一)、抓群众的关注点——就是抓最受人们关心的话题。 关心、研究和报道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些问题,紧紧抓住普通人最关心的事情,剖析平凡人最一般的心态,又能通过生花的妙笔抒遣他们胸中的担心和忧烦,表达他们内心的愿望,是使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各级新闻单位对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了大量的报道,特别是反映干部们如何深入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但对干部下乡工作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下乡干部有些什么苦衷却很少有记者去反映。新华社6月6日播发的记者来信《谨防下基层干部变成“采购员”》,就对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反映和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稿子开篇点题:“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不要变成当地的‘采购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城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报道热点已成为一种新闻现象。对这种现象如何认识?怎样才能搞好热点报道?这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热点新闻产生的大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个阶层、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都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在这调整变化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些政治、经济事件和社会问题,这些都是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对互联网热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数据分析基于网上联机调查结果),这对广大读者了解我国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报告中“互联网热点数据分析”的内容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抓群众舆论的沸点——就是抓来自街头巷尾的声音。 这是反映普通人情绪和要求的突破口。有许多问题,老百姓在杂院、胡同口、马路边和公共汽车上议论纷纷,有时甚至是满城风雨。可是我们记者过去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时虽然也目睹了,耳闻了,却不敢接触,更不敢反映,结果就出现了两个舆论阵地:群众舆论阵地和新闻媒介的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尽量使这两个舆论阵地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起到  相似文献   

17.
有了好的新闻材料,并不一定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来。而有些未必很有特色的材料,却因角度新颖,语言活泼,而赢得读者。这看起来是个技巧问题,其实。还是与写作者的文化素养、知识积累、新闻敏感等有关。如果是热点问题,再选好写作角度,配以自然、活泼的语言,那真是锦上添花了。1998年12月,在《我爱我家》中扮演贾圆圆的关凌同学,应山东电视台之邀前来济南。我得  相似文献   

18.
一块钢铁,只有经过淬砺,才会显示出坚硬的本色;一篇好的新闻稿,只有经过深挖掘,“冷处理”,才会高屋建瓴地概括事物全貌、揭示事物本质,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记得几年前,我们这儿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万元户的儿子和一位女青年相恋,情热如火时,竟然色令智昏,持刀杀了女青年的未婚夫,结果落得个双双枪决的可悲结局。这件事一时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报刊电台也纷纷刊播案例通讯,有关这方面的稿子确实发了不少。当时,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爱好者,写了一篇东西,几经投寄,却杏无消息。后来,我翻  相似文献   

19.
舆情热点     
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网友纷纷点赞,“100万亿迎接建党100周年。”“2020年,中国经济正增长,数字经济占了1/3以上,成果来之不易!”“突破百万亿,重要里程碑,奋斗新征程!”“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为国家感到自豪,打工人的福报就要来了。”“记住这条漂亮的V型反转,中国经济V型反转,离不开14亿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海外媒体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提振了全球信心。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刊文说,中国经济增长凸显了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评论要积极地面对热点、正确地处理热点。作为一个评论员,要注意把握一些处理热点的规律性的东西。 一、评论不能回避热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热点是一个正常的规律。党报的评论担负着特殊的导向责任,面对热点,评论的态度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应当有大的作为。疏导一个热点,就是把党的工作和事业向前推进一步。特别是有些热点问题,时间跨度长,空间覆盖面广,应当成为党报评论关注的重点。比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几年,群众集体上访、围堵党政机关、报复基层干部等问题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