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高云娜 《学周刊C版》2010,(9):156-15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面向每一个儿童,以儿童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基础,体现出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最后要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将小学生的思想封闭在教室、学校里,  相似文献   

3.
语文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载体,具有非常大的生活性。它源于生活,体现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文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便是教育生活化,这是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相一致,与我国实际教学相匹配的。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陶行知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做一个浅要的分析,使得人们对生活教育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认识,使得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康志强 《文教资料》2010,(36):102-103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健康情感、个性独特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因此,我认为,快乐应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素丽 《教师》2012,(33):55-55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素养的高低体现在学生是否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学应以新课改为契机,根据学科的特点,不断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深入研究作文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对提高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有着极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一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胡编乱造的现象很严重,说假话,说空话,没有真实体验,没有真实情感,这样的作文没有生命力,更没有震撼力,往往千文一面,没有新意,没有个性,所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体现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让学生走向生活,联系生活,说真话,写实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认为,语文回归生活,就是在教学中要尽力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将语文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语文的活动课,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基石,导致对文本的阅读很难达到理想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效益。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元素巧妙结合,从而为阅读教学注入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文化研究是探究师生生活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正在从"教师中心"的教学文化走向凸现学生主体价值的教学文化,从师生主客对立的教学文化走向师生互主体的教学文化,从彰显科学精神的教学文化走向张扬人文价值的教学文化。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师生关系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因其工具性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性成为学生实现社会化和精神成长进程中的重要课程。而现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把生活作为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需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方能彰显语文教育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走一走,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一、关注每一位学生;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5.
马云 《教师》2012,(27):73-7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熔于一炉。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依据教材、拓宽教材,积极将生活内容引进课堂,将课堂融人生活,用生活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一、依据教材,创设生活化课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总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依据教材,密切联系生活,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1.借助故事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教科学;把生活经验科学化,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自然)、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改变学生怕写作文、难写作文的现状,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提出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描绘生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放飞心灵的翅膀,从而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用语言描述出生活中的人物、环境和发生的事情,从而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读者通过阅读从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作为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所以从教育者角度来说,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对于学生来说,提高语文写作水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必要途径;同时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现象和思考,希望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的生活中,语文就有了生命的灵动。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自然也应该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氛围中成为生活的富有者,成为会生活的人,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处不在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生活、返璞归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