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班主任在努力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更要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根据其实际生活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班主任在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其文化学习水平,努力促进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志红 《考试周刊》2014,(19):176-17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大规模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越来越大,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农村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应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展心理疏导,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因留守处境易在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无病假设原则、助人自助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教育原则,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政府、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本文笔者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他们当前的生活和教育现状及学习、交际、心理等状况,提出农村班主任应该用责任心、爱心、诚心、耐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留守儿童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郑全社 《学周刊C版》2020,(13):157-15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中,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不仅能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使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生活被忽略。不少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和行为缺陷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得不到矫正,农村班主任工作从小处着手、从情感渗透中,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制度缺乏力度,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留守儿童的档案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还存在盲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校层面应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将留守儿童的管理纳入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班主任不仅要学习留守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班集体的育人作用,形成积极良好的班风,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主任要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自己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学校更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然而在学校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是首当其冲。对于偏远的农村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是农村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一个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持续增加,对农村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班主任和教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苏北阜宁县陈集镇3~6岁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语言发展较为缓慢,卫生行为及学习习惯较差,亲子关系较为淡漠,缺乏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社会、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管理存在疏漏、社会关注少、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社会应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营造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之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和家校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希望以此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切实改变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陈万芳 《学周刊C版》2019,(3):157-158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着维护班级的管理秩序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班主任更需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城市化的发展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改善留守儿童的状况,帮助留守儿童找回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越来越多的农村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小学出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因长期在外地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照顾,很多人形象地称这群孩子为"留守儿童"。经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着问题,极易厌学,甚至失学,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仅供相关教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班主任的工作是留守儿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班主任的工作而实现的,因此要抓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搞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该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僻、自卑、叛逆以及价值观错位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确保其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与子女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显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群体。经济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是由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福利保障及随迁子女进城就学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教育管理。此外,还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关爱留守儿童,做孩子的严师慈母,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与班集体的联系,联系社会教育力量,营造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与子女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显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群体。经济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是由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福利保障及随迁子女进城就学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教育管理。此外,还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