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的教学科研之路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十杰”提名奖获得者蒋念祖我于1965年初中毕业,1968年下乡插队,1977年以初中毕业学历参加高考,考取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班,1980年分配到扬州中学。到现在,我已当了17年语文老师,6年班主任(初中、高中各一...  相似文献   

2.
郑炳元 《青年教师》2005,(11):23-23
我从事初中语教学多年。怎样才能教好初中语课?一直是我反复总考的一个问题。在反复思考、比较中,我认为一名初中语教师,要教好语课,应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五个反思”。  相似文献   

3.
作品的阅读     
编辑部同志约我为咱们的初中同学写几句话。对初中教育我没有经验,只好把前一段时间和儿子陈樾的谈话回顾一下,写在纸上。陈樾正好上初二,不知道咱们的初中同学是否同意我和陈樾谈话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高一新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高、初中衔接的“高台阶”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在内容、方法、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刚从初中过来的新生无法适应.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掌握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时,我是一个学困生,确切点说是数学课的学困生。原因是我在上初中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上小学,只是一边给别人放牛、砍柴、收牛粪、收猪粪、干杂活挣饭吃;一边断断续续地挤时间在一所私塾念了二年私书,没有学过数学,乘除法根本不会。考入初中后,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能跟上班,但上数学课我就昏天晃地,听不懂。尽管我十分努力学习,一时也难跟上班。这时,我多么希望老师能谅解我,帮我一把啊!大概是由于我没有把情况告诉老师的缘故吧,老师认为我不努力学习,平时不理我,甚至见了我就横眉竖眼,使我见了他就有几分害伯。…  相似文献   

6.
初中三年转眼已成昨天,离开熟悉的初中校园步入高中恍若一梦。虽然自己所在的高中知名度很高,又是重点,但高一生活开始很久了,我仍然难以忘记初中时的老师、同学,会常常想 起往日的欢声笑语,感觉那时多么美好。高中虽说名师荟萃,同学间卧虎藏龙,可我仍觉孤独、寂寞,心情时好时坏。我知道像我这种心情的同学不在少数,请问如何才能排解这种“恋旧情结”,从而以全副精力投入到火热的高中生活? 如何面对“恋旧情结”@郑尧天  相似文献   

7.
初中议论文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合肥四中赵廷环为了搞好初中议论文的教学,我尝试着对传统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是:一、充分认识议论文教学是初中读写训络的难点,认真抓好议论文的教学改革。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读完议论文课文后,理不清...  相似文献   

8.
刹那永恒     
我有一张照片。我很喜 欢。 照片的主人公是我初中 时代的几个男同学。在初中 毕业前夕他们几个拍了这样 一张照片,然后送了我一 张。其实,照片很普通,他们 一群人挤在一张课桌上、或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农村初中的教育工作已有25年了,通过亲身实践与观察,我发现现阶段农村初中的班委会组建工作存在几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0.
当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我就意识到:要想走出小学的定势,就必须拥有一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方法,向初中学习挑战。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我终于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以课堂为本,课外为主。的确没错,两年来,我运用它来学习,让我不断进步。在我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学期中,我不适应这样忙碌的学习,所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反省,我发现我的学习方法太糟糕了。因为我只是死死地“钉”在课堂上,放弃了课外的学习。第二学期,我采用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认认真真地听讲;下了课,就好像海绵吸水一样抓紧时间,把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的周老师     
“教育没有爱,就是无水之地。”“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每当看到我的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时,我就会想起我的初中生活,想起我初中的第一位班主任——周庚启老师。从周老师身上,我深刻理解了师爱的含义。时光荏苒,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初中的那些往事却依然清晰地镌刻在脑海中,并不时在生命的某一刻浮现。  相似文献   

12.
鱼儿的自白     
13岁那年,我考上了重点初中。母亲知道后,就跪在神像前念着什么,我觉得好笑。母亲很迷信,经常去求神拜佛,我很蔑视她这样做,反正我的重点初中不是她求来的。父亲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不  相似文献   

13.
爸爸很爱我,虽然工作在外,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爸爸时刻牵挂着我。一晃小学毕业了,我面临升初中的选择。七月,爸爸打来电话,“找朋友了解了,初中教学质量最好的是澧斓完中,  相似文献   

14.
习习 《初中生》2007,(9):4-7
进入初中时,恰恰是上世纪80年代的开始。对我而言,是一个女孩子懵懂的青春期的开始。因为营养差、身体瘦弱,到了初中第三年,和我一样,很多女孩子尚没有开始正常的发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德育》2012,(20):80-80
@刘诗云.我是从中原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果没有我初中时敬爱的数学老师,没有他不计报酬、不辞辛苦的教导,我不会从村里的初中考入县一中,进而考上大学。还有多少老师难忘!他们各具风格,回顾其经典话语、神态与故事,往往成了同学们聚会时的精彩部分!感谢老师!  相似文献   

16.
岁月的注解     
岁月的注解尤道俊升初中那年,我刚满13岁。公社文教办分配给我们大队两个进中心初中读书的名额,大队干部们“近水楼台”,心安理得地给了自己子女。虽然我成绩名列前茅,但也只好“靠边站”,到离家八里多路的一个“戴帽子”初中就读。那时我感到很委屈。每天上学来回...  相似文献   

17.
我是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2届初中毕业生,在四年的初中生涯中我听了三十多场“漫游星空”讲座。我认为,这是我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其中,杨福家、褚君浩、贺鹤勇、封东来、丁光宏、刘旦初、钟扬等教授的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福家院士的题目是《治学与人生》,他那充满激情的话语使我至今浑身奔涌着献身科学的热血。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必读》2009,(9):12-12
升入初中,我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可不久新鲜感就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取代了。怎么初中课程那么多,活动也多,我天天都弄得手心脚乱的。  相似文献   

19.
冬冬ask: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从同一所初中考到同一所高中。从初中开始我们就一直顺路,放学一起回家,上了高中也依然这样。可是,我渐渐地发现,和她同行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我需要绞尽脑汁想话题,可是她总是显得没什么兴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升初中,女儿欣欣的成绩让我进退两难——281分,只能进区普通初中。我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实打实地说,欣欣这个成绩是我早有预料的,只不过是出于做父亲的心理,不愿也不想面对罢了。冷静地回顾欣欣的小学四、五、六年级生活,我有一点疑惑:是不是自己给女儿带来了负面影响?自从那次家长会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