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7,(31):10-10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35):18-18
央行9月14日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至3.87%,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至7.29%。[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廖红林 《大观周刊》2012,(32):68-68
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8日,农历大年初六,在街头巷尾的鞭炮声中,尚未等待春节假期结束,中国人民银行就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紧缩信号:当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次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6,(32):12-12
就在市场普遍猜测中国将加息时,中国人民银行却放弃这一调控手段,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市场对加息预期普遍减弱时,央行出人意料地抛下这只“靴子”,宣布从8月19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6.
荆晶 《大观周刊》2012,(29):91-91,63
6月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各银行存款利率随即出现差异。本文以博弈论为基础,多次应用假设模型,分析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风平浪静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 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 浮。其所引发的讨论之热烈,出乎意料,这再次说明,宏观调控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8.
正不能不说这是一次特殊的降息。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不过,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后利率就上去了。在此次降息后,部分银行的利率不降反升。例如存一些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由0.35%上升到了0.42%,三年期存款利率从4.675%提高到了4.8%,五年期存款利率从5.225%提高到了5.4%!存款利率哪家强  相似文献   

9.
面对国内通胀压力居高,热钱不断涌入,中国人民银行6月7日傍晚宣布,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地震重灾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10.
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前,高层不断强调的政策方向是不会大幅度放水,并且不断地通过一些所谓的金融创新工具弥补流动性的不足。很多分析师据此认为,像降息降准这种极端的政策工具轻易不会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