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因为工业发展与城市改造,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农村,这部分人就被称为留守农民。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农村人口高达2.44亿,留守农民达1.9亿,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早在十几年前就指出:“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一次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受到的冲击和挑战相对较大,而恰恰又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对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一个潜在的图书需求市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图书发行难和农民买书难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农民是一个庞大的图书消费群落,他们对图书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大批量的,经济购买力从总量上讲比城市要大得多。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数字账可以算一下,我国总人口80%属农民,假如销一个“单位”的书,城市人每个人要出1元钱,那么农村每人只需出0.2元,就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4.
植根于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农民报,出路就在日益繁荣的农村市场,一些报人常常这样自我解嘲:不是我们报纸办得不好,而是农民根本就不读报。农民真的不读报吗?100个农民中就没有一个人读报?如果有1%的农民读报,仅四川就有60万人读报?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实际...  相似文献   

5.
草根民主     
中国的城乡差别很大,但在民主意识特别是民主行动上,城市要比乡村差,这是许多城里人不愿承认的现实。从近年全国乡村的“海选政治”过程中,人们已经看到了农民参政的政治热情,但他们朴素和热切的期盼,总是遭遇农村现有体制和持续膨胀的农村官僚私欲的冰冷阻碍;而目前整个社会仍有这样一种顽固的习惯思维,即包括许多城市人仍在嘲笑农民的民主要求。在这种可悲可怕的意识环境里,农村的民主进程艰难而缓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因为工业发展与城市改造,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农村,这部分人就被称为留守农民.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农村人口高达2.44亿,留守农民达1.9亿,而在农村变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媒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这一部分留守人口的媒介使用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中部农村媒介的状况,为媒论制定农村发展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锋  程忠良 《今传媒》2007,(7):22-24
"三农"报刊发行有没有市场?能不能实现赢利?这不是靠传统的发行观念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靠通过城市发行经验所能推导出来的.中国有8亿多农民,在农村常期居住(没有离乡)的有近4亿多人,这个市场谁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8.
2005年有一系列调查数据出台,从中首先可以看到我国广播的受众规模和媒体地位。我国总人口是13亿,有34亿个家庭,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1%,据此框算的听众规模超过12亿,这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网络和最大的广播市场。《2005 中国广播收听年鉴》给出了确切的数字。在全国范围内,有 30%的家庭拥有收音机,其中城市家庭为48%、农村家庭为24%,其余70%的家庭(52%的城市家庭、76%的农村家庭)没有收听设备。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地区的收听设备拥有率达到平均每户一台,而其他地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据CSM媒介研究在全国64个市县的调查,2004年广播实际听众规模为42142.8万,其中城市为14566.1万人 (为34.6%),农村听众为27576.7万人(为65.4%);各占其1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37%、57.5%和31.2%。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接收比例低,但接收基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在农业和农村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农村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变,我们党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本方针没有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江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媒体里面,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农民报一直都处于弱势位置,同类报纸虽还没有城市类、生活类报纸竞争那么残酷,但经营尤其困难,广告客户很少主动上门,广告创收徘徊不前,甚至连年下滑,有的已难以为继.可以说农民报能过上"好日子"的很少,更多的是无奈、无力.面对农村这个大市场,农民报难道真的没有大作为?这种状态还要延续多久?农民报何去何从?这是困惑农民报人的一个"情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于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的儿童的多种方式的测量,我们发现调查对象对于城市的硬件条件普遍抱有好感而对城市人的品行评价不高,这与他们对于农村硬件条件和农村人品行评价恰好相反.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坚定地要到城市里去发展,甚至去城市发展本身成为他们努力读书的一个重要驱动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尽管电视在塑造孩子对城市的想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仍然是在人际传播的传统观念的框架下发生的.为了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和人生命运,孩子们被教育到城市中去奋斗,并因而成为他们自我实现的成就动机.而电视对城市硬件的描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动机.  相似文献   

12.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放牛娃出身的记者,对农民有一种血脉相连的联系,所以对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特别关注。中国农民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社会分化就是农民的分化,而农民的最大分化就是分化出了一个独特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阶层。事实上,“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层的一个亚阶层,我们称之为新工人阶层”。然而他们虽已进入城市,但却始终处在“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夹层中,以研究城市问胚著称的芝加哥学派认为:“‘边缘人’是适应与同化之间的过渡,他们是从原来的文化群体中出来的人,被两个世界分割,受这一分割的煎熬。但他们同时也是两个群体,两个社会的接触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人口有九亿之众,农村期刊市场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收入偏低,再加上广大农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投递条件差、发行渠道不畅等原因,阻碍了农村期刊市场的发展.可以说,农村期刊市场仍然是一个潜在的、不成熟的市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期刊市场同样也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民的购买力正在逐步提高,农民对知识的渴求正在逐渐增长.因此,开辟农村期刊市场、培养有阅读能力和购买能力的农村读者是可行的.然而农村期刊读者有其不同于城市读者的特殊性,因此编辑的读者意识更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雄 《档案时空》2003,(6):26-27
我国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民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罗进尧 《大观周刊》2011,(18):165-1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从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但相对于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当滞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农村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资料.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电视,应当格外重视农村这块阵地和农民这个庞大的收视群体。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80%在农村。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还不敢这样讲,因为那时没有这么多的地方电视台和众多的频道,电视播出还不能覆盖广大农村。如今不同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电视覆盖面的增加,我国的电视观众已达10亿人,其中农村观众有近8亿。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党报曾经长期在农村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是在当前的农村传播市场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学者赖浩峰等人2004年对江西省致富后的农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致富农民占有的各种媒介中,电视机百户拥有率居首位,其中拥有彩电的约占被调查者的89.5%;而在致富农民中。自费订阅一份报纸的只有14%,订有两份的为7%,三份以上的为2%.而不订阅的占总数的77%。有60.19;的人称从不看报纸。这是致富农民的幅况,一般农村居民的情况当然不会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已温饱无虞。但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和丰富。和城市差距还比较大。以图书占有量为例,据调查.每个农民年均拥有图书量为0.1册(不包括小孩课本).有些地方的农民家庭甚至十年没有买过一本书。农村文化贫困现象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顾艳芬 《大观周刊》2013,(2):233-233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作为一名坚定的无产者,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到民间去”、“和农民一道”,对农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在实践中得出了中国革命即农民革命的客观规律,是我党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农民观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