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本世纪初,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相伴而生。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是随着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定型而确立的,它们的基础都来自于传统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不仅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学观念,采纳了西方价值标准和研究方法,而且使用了一整套西方权力话语,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学术研究的新格局。其积极意义是促成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现代学术接轨。其消极影响是抹煞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事实上存在的差异,忽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印证西方文学思想的材料,丧失了与西方文学平等对话的权力。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将摆脱一切向西方看齐的民族自卑心理,以我为本,转换观念,重新确立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同时体现出了最为自然朴素的人性特点,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传统美德,也是最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并且在古代文学内容诠释上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本文首先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对孝文化体现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孝道内容以及意义上进行诠释,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孝。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一部最为杰出的著作,他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神思”这一理论范畴,对文于学创作的构思活动进行了极为精辟的把握。而在此之前遥远西方的古希腊,柏拉图师徒同样有过关于类似概念的精彩论述,这便是其关于文艺创作的“灵感”说。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经典学说的理论内涵的分析和比较,做出对于东西方文学、艺术构思活动的一些理解,这一分析对于探索中西关学对话也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徐定辉 《吉林教育》2008,(11):16-17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不仅担负着拓展和加深学生专业知识的重任,更肩负起培养学生多重能力的使命。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发掘古代文学中的情趣、理趣、美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提供给学生新的理论、新的解读、新的观照视角;要努力寻求和传递给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方法、途径。这样才可能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学因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距离,客观上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内容的隔膜与疏离;再者又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品味文学原典的独特意蕴等方面,均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学兴趣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李桂芹 《文教资料》2008,(20):214-215
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古代丈学作品是古代文学的基石.然而,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目前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课堂突出文学作品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作品选修补充等几种方法来改善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入西方文论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古代文学理论分析当前文艺现象,尝试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论课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播学融合是一种探索性教学模式,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为载体,建构中国古代传播学思想;另一方面,参照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将研究视域回转到承载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生活方式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上,挖掘中国区别于西方的传播学思想,打破传播学西方一统论的观点,展现一个区别于西方传播学理论的中国传播学特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合传播学的思想与观念,让学生打破中国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壁垒,以融通的眼光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传播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李婕 《考试周刊》2011,(45):1-2
由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僵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阅读教学"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积累最为关键,但如何督促学生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本文认为,改革《古代文学》课的考核方式,以此促进阅读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佛经翻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和跨时空的。它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新文体、新词汇、新题材和新意境,而且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思想,为其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中国古代文学在与佛经翻译作品的接纳、吸收与结合中实现了嬗变。同时,佛经翻译这一历史文化事件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也逐渐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生命意识是人的基本精神属性,作为文化和诗学的文学性主题,表现为生和死的精神想象和文学表述。本文运用文化诗学、比较文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比较分析古代中国与埃及生命意识之不同,阐释其对于中国与西方古代文学主题、诗学审关意识的深刻影响,分析其对中西文学审美精神及人生悲剧性的建构,比较中西文学悲剧意识之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钱仲联教授在高等院校执教六十余年,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桃李遍神州,美誉传天下。其学问精深,其著作等身,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当代最有影响、成就最为显著的学者之一。本人有幸拜师钱先生门下,学艺六载,对先生的为人学问,耳闻目染,深有感触。承教愈久,受益愈多,也愈想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为用也广大无边,凡爱好文学、想把文学水平提到较高境界的人,无不对古代文学刻苦钻研,深入学习。 学习古代文学需要明确学习目的。古代文学有着良好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一般学者都要求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掌握历史成败之机,汲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发展;并汲取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切长处,为发扬今天的文学取得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鉴赏史,其鉴赏观点与方法、鉴赏标准与途径,自成体系,一脉相承。横比西方的文学鉴赏史,显见我国传统文学鉴赏与之迥异的特点,究其原因,乃在于东西方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差异。研究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将可透视历代的文学鉴赏论,明其内在规律和源流根本,从而掌握古代文学鉴赏的内在结构,并理解今天人们进行文学鉴赏种种观点与方法的渊源所自,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革思维方式,促进文学鉴赏的科学化、现代化。探讨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在于从思维模式的根本方面阐释古代文学鉴赏论的总貌与内在脉络,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思维方式进行文学鉴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鉴赏学。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国学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我们对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教育实验对高等师专的古代文学课程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师专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训练为主线,以教师示范为主导,夯实学习基础,拓宽学习途径,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与沟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弊端,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考试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