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题,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往往能看出一篇作文的内容、意境或情趣。好的标题首先就打动了读者,使作文成功了一半。如何艺术地设置标题呢? 一、独特创新制怍标题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中的悬念能激起读者的期待,让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变化、结果产生强烈的关注,让事件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记叙文中的悬念设置主要包括"设疑"和"释疑"两个过程,其中"设疑"最为重要。设疑也叫卖关子,当"关子"让读者产生了"这是为何"的疑问时,设疑就算精彩完工了。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如何巧卖"关子"呢?一、让标题成"关子"作文的标题是作文的眼睛,让这眼睛有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6,(6):81-85
在分析"意境"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接受美学观点,尝试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意境"作出一种现代性阐释,分别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讨论在创作中"意境"的存在方式、"隐含的读者"的存在、文本中的"意境"在接受过程中的视野融合以及读者对"意境"解读的历史性等。  相似文献   

4.
史峰 《初中生》2014,(5):12-13
<正>作文中的悬念能激起读者的期待,让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变化、结果产生强烈的关注,让事件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记叙文中的悬念设置主要包括"设疑"和"释疑"两个过程,其中"设疑"最为重要。设疑也叫卖关子,当"关子"让读者产生了"这是为何"的疑问时,设疑就算精彩完工了。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如何巧卖"关子"呢?一、让标题成"关子"作文的标题是作文的眼睛,让这眼睛有  相似文献   

5.
红旗村逸事     
在红旗村里,住着一群友好的村民,他们人不多,大家互相帮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个人糊里糊涂地闯进了这个隐蔽的村庄,原来他在一片茂密的山林中走了好几天,已饿得软弱无力。当他看到村民家的鸡蛋时,眼睛一亮,便蹑手蹑脚地溜过  相似文献   

6.
赵婉竹 《考试周刊》2013,(33):17-18
虽然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在数万字的中篇里,作为主人公的黑孩竟然未发一言,但眼睛是心灵之窗,读者仍然能够通过他的眼睛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文中共61处写到黑孩的眼睛,他有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这眼睛"清澈如水",这眼睛"水光潋滟"。他沉默拒绝成人世界的同时,向大自然敞开了心扉。黑孩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中的眼神的不同折射出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秋日的早晨,突然降临的冷空气带来丝丝寒意。沐着溶溶的清凉,沉默一夜的花草,都在竭力伸展最后的艳丽。还没有孩子到来,四周弥漫着静谧。我踩着寒意走进这片静谧,就在楼道之间,发现了一只小鸟。我靠近它。晨光中,它全身褐色,细长的腿蜷缩着,那双像句号一样圆的眼睛,望着靠近的我,射出了愈来  相似文献   

8.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其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出一张朦胧、静谧、美好的月下荷塘图,而这幅存在于读者心中的美好的图画实为作者笔下理想的逃避现实的处所,其带给读者审美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感染一方面是作者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所致,另一方面是读者对文中空白点的充实完善而得,"荷塘"是我们与作者一起想象出来的一个与现实隔离的"另一个世界"。而真实的荷塘只作为一条引线,带领我们去探索这个理想中的"荷塘"的虚影。  相似文献   

9.
孙犁的<荷花淀>被誉为"诗体小说",我觉得该作品的意境是让读者感受"诗化"的最大亮点,我认为意境优美是该作品的突出优点.蕴涵传统文化的意象,引发读者诗歌联想的笔触,无一不引发读者从诗的角度联想,进而在读者的心中播种了诗的感念,使读者自觉从诗的角度欣赏小说,尤其是小说所营造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正诗有"诗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散文贵有"文眼"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文眼,是散文艺术意境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概括和集中反映自己思想感情及所描写的景物交融在一起的焦点,也是艺术意境的脉络。文眼好比人的眼睛,眼睛能传出人物的神情来,文眼能传出一篇散文的精神来。优秀的散文,不仅要创造出新鲜、深邃的艺术意境。而且要善于安设文眼。古今大量散文创作现象证明,其"文眼"的巧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1.
《太原大学学报》2016,(1):84-88
电视剧《推拿》以盲人群体为聚焦对象,并创造性地运用舞蹈展现盲人的内心世界,是一次独特而成功的叙事实践。舞蹈成为整部电视剧的叙事单元之一,承担着多重叙事功能。在情节构建方面,舞蹈推动了剧情的进展;在叙事视角方面,实现了多视角转换;在叙事主题方面,展现了疼痛母题;在审美接受方面,统一了移情与间离的叙事效果。舞蹈通过多重叙事功能成功抽取出盲人流动、跳跃的心理变化,组成独立、重复的段落,使电视剧以表现沙宗琪推拿中心盲人群体各异的心理见长,形成整部剧作的意境美和诗化风格。  相似文献   

12.
光线     
光线穿过玻璃打在一片黑影上黑影就没了光线穿过空气照亮一些浮尘浮尘在上升光线穿过树林落在一只鸟的翅膀上鸟翅扇动了一下光线穿过村庄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村庄还是过去的样子光线穿过命运晃了眼睛心情豁然开朗(选自《新诗刊》)光线@金所军~~  相似文献   

13.
<正>统编语文教材四下课文《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位水性高超、机灵活泼、英勇顽强的抗日小英雄形象。小说一经发表即受到读者的高度喜爱,选入语文教材后,小英雄雨来的形象便深深地扎根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他们的偶像,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小英雄雨来的形象为什么能深入人心?小说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那么我们就用"另一只眼睛"看  相似文献   

14.
正和"不忘初心"这个词差不多,"静好"这个词,也是新近才频繁出现的,我很喜欢这个词。安静而美好,一个很有意境并充满想象张力的词,它代表一种围上身来的静谧的氛围,一种恬静而舒悦的意境,一种安详而又美好的情愫。静好是和读书很搭的一个词。看到这个词,你好像能感受到读书人沉浸在静的氛围、环境中读书的那种忘  相似文献   

15.
<正>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将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形成开放性的美术教学。一、眼睛动起来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作品的美,蕴藏于笔墨、色彩、意境、神韵之间,学会欣赏不仅要用眼睛,更要了解作品的文化与背景,用心去领略作品的意境。带着孩子走出去,参观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领  相似文献   

16.
夏夜     
叶梓 《同学少年》2011,(8):40-41
夏夜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由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静谧、平  相似文献   

17.
故乡情     
陈逸川 《新读写》2013,(1):14-14
尽管早巳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但我仍旧忘不了那个静谧的小村庄——叶·家宅,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幼时的回忆和都市少见的自然风情、淳朴民风。外婆的家就在小村庄的东边,边上静静地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鱼虾成群。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莺莺传》的艺术魅力得到了的读者的广泛认同。探究其艺术魅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奇"之魅,即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奇与情节设置之奇";真"之美,莺莺这个典型形象符合现代文学理论的"特征性"原则,具体、生动而独特,这一点与小说的自叙传性质密切相关;矛盾的张力,作品中的多重矛盾吸引读者探索作品为表层话语所遮蔽的深层意识,产生了一种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小男孩托蒂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说"十分奇怪",主要是因为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这只眼睛却是失明的.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原来,当小托蒂呱呱坠地时,由于这只眼睛轻度感染,曾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大脑由于长时间无法从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就认为它瞎了,于是原先该为它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  相似文献   

2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因其诗句中"月亮"这一意象,蕴含无穷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笔者从《春江花月夜》写"月亮"的诗句中,赏析"月亮"丰富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