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是至今仍被大学中文系选用的经典教材;而游国恩诸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 版)也是建国以后公认的一部反映了时代特色与当时学术成果的文学史教材,所以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出版前,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教材被普  相似文献   

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论语·先进》中记录子路谈志向的一段话。对其中“方”这个词,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解释是“礼法,义理”,句中翻译为“大道理”。朱东润先生主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是:“方,指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过的一本《中学古诗文浅析》的解释是:“方,道义的方向”。这是从朱熹的《四书集注》中“方,  相似文献   

3.
水击三千里教材(2002年11月第2次印刷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杜2000年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杜  相似文献   

4.
由教育部组织、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日前已和读者见面了。相比于目前正在流行的和新出现的几部《中国文学史》,这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一部高水准、有代表性、实用性的好教材。说它是高水准、有代表性的好教材,一方面是因为此教材是在教育权威机构———教育部高教司的亲自策划组织之下编写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以袁行霈先生为首的包括罗宗强、袁世硕、聂石樵、黄天骥、莫砺锋、李炳海、黄霖、孙静等诸多学术带头人在内的一大批学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套新教材在主编“守正出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教材(2002年11月第2次印刷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杜2000年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杜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朱编)、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郭编)等书。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现行主要教材的基本特征国内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主要有两部:一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两省一市试用基础上修订出版发行,在全国城乡大部分学校使用,俗称人教版或统编版的;另一部是由周正逵先生主编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只在全国部分城市部分重点中学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  相似文献   

7.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已被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为背诵篇目。此文已被许多教材选录。对词中“夜雪初霁,荠麦弥望”中的“荠麦”一词注释大都为“荠菜和麦苗”即为合成词。如高教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等等。然而品读全词,此解疑云  相似文献   

8.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词作名篇,明代的杨升庵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正因如此,这首词被收录在全国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里。笔者使用人教版教学此课时,对词中"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路"字的解释产生了疑惑。人教版课文注释对"烽火扬州路"一句的解释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按照课文这个注释来理解,"路"似乎没做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辅导读物中的佼佼者——读《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浦伯良这套由秦兆基先生主编的辅导书出版于1996年7月,是依据《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通用的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并参照《高中语文课本(必修)调整意见》进行编写的。它的特点之一,是着力于课内,...  相似文献   

11.
《伶官传序》的分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分两段。吴功正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辞典》和王水照先生的《宋代散文选注》都将全文分为两段。分四段。高中语文课本、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吴小如先生的《古文精读举隅》都将全文分为四段,但除第一段外,其余各段的起讫均不相同。分八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将全文分为八段。这些分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能清晰地反映  相似文献   

12.
林育芳 《学子》2004,(5):56-56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句。我在疏通课文时很自然地将句中的“黎民”一词解释为“老百姓”,谁知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他还拿出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先生把“黎民”解释为“黑头发的民众,少壮者”。这倒使我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千古名篇,中高等院校语文教材常选。但对“雨脚如麻”一词,有的略而不训,如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的训而欠妥,如《高中语文》(第六册136页)、卫电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文选和写作》(第三册121页),均训“雨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人教版长期以来将此文编入初中课本,当前其他很多版本也将此文编入初中教材.可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解释和翻译第六段的时候,对"卑鄙"一词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人教版教材"初级中学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人教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同一种版本对"卑鄙"一词的注解前后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所传诵。其中的《长亭送别》更是各种集子都要选录的精彩片断.由朱东润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徐中玉先生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等影响很大、使用范围极广的高校教科书,就都选有这一折。《长亭送别》中崔莺莺有一段唱词:  相似文献   

17.
由袁行霈主编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这样一段话: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候庙》(参见“相关链接”)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教材中,尾句的标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臧克家先生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增订二版)也是如此。笔者揆情度理,反复吟咏,认为此句所标标点符号不妥有二。斗胆试做改动,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理由如下。"曾记否"中,"曾"为副词,义为"曾经",此处可做时间名词解,释为"从前"。"否"字"用于肯定、否定相叠的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2 0 0 3年1 2月第1版)对《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的解释是:“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序,引,招致。”这个解释有问题。《辞源》《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词典》中“序”均无“引,招致”之意。《学生古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988年第1版)解释“序”,其中一个义项为“按次第区分、排列。如序齿,引申为统辖”,并以此句作为例句。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社1 995年6月第2版)也将“序八州”解释为“统制八州,序,原指排列位次,这里是引申义。”陈中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川文艺…  相似文献   

20.
国内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主要有两部:一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两省一市试用基础上修订出版发行,在全国城乡大部分学校使用,俗称人教版或统编版的:另一部是由周正逵先生主编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只在全国部分城市部分重点中学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