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言作为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城方言是汉语赣方言的一个分区,属赣语宜浏片。丰城方言中关于死亡、疾病、性、孕育、污秽之事、不齿之事、数字等八个方面的避讳语,很有地方特色,亦有赣方言的通性,同时也能反映赣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地域变体,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词汇是方言的有力表现手段,通过对卫辉方言词的考察,我们可以探知当地人民的人文地理、饮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中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地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方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汇深深地刻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本文主要通过对闽南方言中动物词的分析,初步探究闽南方言区人民的思维方式、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4.
地域方言作为地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着经过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和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史的语言再现。地域方言所反映的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面貌和文化内涵,作为地域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真实的语言载体,地域方言在研究地域社会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打破了传媒手段一贯以普通话为主的格局,它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和浓郁的地方情怀感染了身边的人.虽然方言大量运用于传媒手段使人们为普通话的推广感到了担忧,但是面对人们的质疑,方言并没有退缩,它仍以崭新的、精神抖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它特殊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普通话值得借鉴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地方文化符号载体对传承地方文化和发展地域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从语言学、社会心理等方面来探求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预测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打破了传媒手段一贯以普通话为主的格局,它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和浓郁的地方情怀感染了身边的人。虽然方言大量运用于传媒手段使人们为普通话的推广感到了担忧,但是面对人们的质疑,方言并没有退缩,它仍以崭新的、精神抖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它特殊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普通话值得借鉴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地方文化符号载体对传承地方文化和发展地域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从语言学、社会心理等方面来探求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预测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著名网络小说《鬼吹灯》对东北方言的精湛运用,反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是其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以小说中东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名词运用、动词运用、形容词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小说语言使用上的特色,也为地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承德语言资源包括承德普通话和承德方言。承德方言资源的开发以方言词汇为主,旨在挖掘承德方言词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认识承德方言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语言资源观,开发拓展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承德旅游事业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方面分析鄂州方言词汇中程度义地域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方言乡音的举隅,唤起人们认识到方言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激起人们对方言传承紧迫性的重视,并引导当代鄂州人发现方言的美好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2):22-23
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世代传承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习俗。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推动了地方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为促进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徐州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本文以徐州地方特色词汇的翻译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翻译实例探讨文化特色词汇的分类、翻译方法,旨在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并为同类型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合阳方言中的“四字格”、“使感结构”、“人品词”等特殊词汇现象可以反映出该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同时还可以透视其地域文化特征,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结构模式、语义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角度对以上几类特殊词汇现象作了描写和考察。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广义上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包括地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条件下,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成,它是该地域内人们成长的精神家园。多姿多彩的世界,生活着不同习俗、不同环境、不同信仰的人们。暑假,让我们走进不同地域,感受多彩的地域文化对人精神的滋养,感受不同地域独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岁时节日,主要指的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地域的岁时节日文化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由方言记录与传承。延安方言记录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岁时节日文化,折射出方言与风俗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别具一格的民情风俗和独特的心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建始县域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方音色彩.收集整理建始地区使用频率较大的一些词语,从形象化词语、反映生活习俗的词语、形象化的熟语、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四个方面对建始方言词语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建始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陆勤 《语文知识》2012,(3):27-29
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扬州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词汇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通过词义、词形、词源三个方面来考察扬州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差异,揭示扬州方言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湖南茶陵方言看湘东的地域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与地域文化在形成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要了解地域文化,透过方言这一载体是一条便捷的途径。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影响,湖南湘东一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点,其中包括茶陵方言,以该方言的词汇、语音等方面作为载体可以把湘东的地域文化看得更加真切。  相似文献   

18.
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突破口。湖南文理学院作为湖南省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试点之一,大力推进地域文化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山西东南部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包括长治、晋城两市19个县区。该地区历史悠久,一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积淀了自身厚重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该地区方言属晋方言上党片,从极具特色的歇后语、地方戏曲和亲属称谓三方面,可见上党片方言在山西东南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随着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所及而产生,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鄞州地处甬江三角洲腹地,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封天下以后保留至今的少数古县之一.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都对鄞州地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鄞州地名的探究,发掘地名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能更好地了解鄞州乃至浙东的地方文化与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