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分赘余是指在句意已经明确、结构已经完整的前提下,由于对词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理解、把握不准确,随意使用词语,造成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的一种语病。其具体表现为堆砌词语、语义重复和虚词重复等,其中语义重复最为多见。近年来,成分赘余的病句屡屡见诸报刊、网络等媒体。试看下面三例: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空穴来风"的释义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变化,"空穴来风"的语义逐渐向"事出无因""无根据"演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空穴来风"的释义变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并未全面反映出旧义已经消亡、新义占据绝对优势的语言实际。现行辞书对这一类语义变化的词语的解释往往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建议词典针对语义变化的词语释义编写可采取"保留旧义,突出新义"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存在用词不当、重复多余、词语搭配不当或不协调、成分或语意残缺和遗漏、语义含歧义、语句过长以及标点错误等语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词典编纂的理念已经从规定主义转向描写主义,从描写主义的视角对双语词典进行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本文以《英汉大词典》(第2版)、《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为个案,对三部词典中的禁忌词语从词目收录、释义、辞格标注和用法说明等角度进行描写性研究。文章指出,相比较而言,《英汉大词典》在禁忌词语的收录上比较全面,但在传达部分禁忌词语猥亵、低俗的语义特征以及对部分禁忌词语的辞格标注和用法说明上有待提高,需要向其他两部词典学习;《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为禁忌词语附设的语用说明详尽得当,对语言学习者和词典使用者大有裨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辞格标注中所用的警示符号及"性别偏见"标注独具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田琼 《湖南教育》2009,(5):54-54
在一些语言学专业刊物里,有论者对某些词语词义重复现象提出批评,认为这些词语"语义重复,架床叠屋"。作为批评之首的是习用语"凯旋归来"和成语"邂逅相遇"。其理由是:"凯旋"就是"胜  相似文献   

6.
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应结合语境,做到言简意赅。但许多学生由于对词语的意思和语法功能理解把握不准,从而导致了作文语句上词语义和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3、4岁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太小,认知水平低,他们在对某件事物进行描述或者讲述的时候,词汇量缺乏,总是使用那么几个重复的词语,甚至  相似文献   

8.
流行语不是热门词语,也不是高频词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使用的"流行语"实际上是"热门词语"和"高频词语"的复合体,语言学界应当有自己的流行语定义,我们认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界定是"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而且具有语法组合或语义组合的创新时,就形成了流行语",这一定义使我们更多地关注流行语的语言形式的创新及其语义演变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语言变化的社会动因。流行语具有流行性、创新性、变异性和模因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树华 《江苏教育》2012,(25):50-5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到底怎样做才是落实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参照《标准》第三学段的目标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为例谈一点想法。一、词语学习:着重体会表达效果《标准》在第三学段关于词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这样说:"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怎么推想、怎么辨别、怎么体会,得有科学有序的操作。第  相似文献   

10.
语义韵研究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提出与应用为词语搭配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上的依据。语义韵现已被众多学者用于诸多方面研究,特别是为词典编纂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在基督教的传播中,"word"是个其重要的词汇,本文旨在对圣经《新约》中"word"的语义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word"在《新约》中的意义,也更深刻的理解基督教和其经典《新约》所要传达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词汇系统由一个个概念词语类聚互相关联构成,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执拗概念表示拗强和不合情理。《朱子语类》中表达执拗概念的有"乖、戾、很、狠、拗、倔、强、愎"等词,形成以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为核心而聚合其他词汇成分的执拗概念词语聚合网络。文章从概念场着眼,联系《朱子语类》中认识上属于执拗范畴的词及其义位,对《朱子语类》词义系统中表达这一概念的词类类聚及其语义关系力作探讨,既探究表达这一概念的词语同概念声内其他成员在意义用法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区别的聚合关系,也探究这些词语同本场成员(场内组合)以及其他概念场成员(场外组合)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兰 《小学教学研究》2007,(2):10-10,12
一、词语再读,键接古诗1.朗读词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黄鹤楼送别》,今天我们再来读读(贴题,生读题)。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谁来读读。(出示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脍炙人口2.谁能用这四个词语(去掉"誉满天下"、"永世不绝"两词)简要说说课文内容。3.李白吟出的脍炙人口的名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全面整理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周礼.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色彩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①[1](P19-24)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记》色彩词语关系。文中概括《考工记》色彩词语系统的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三大特征,提出《考工记》色彩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气,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常用词,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场合。近年来更是活跃于网络传媒,热度不减。由于学术界缺乏对"人气"一词源流的梳理,有些学者误认为"人气"一词是借用日语的外来词语(1)。"人气"早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已出现,某些义项在汉语中一直存在并被使用,任何一个词语的释义和来源的判定,都要基于充足的语料,"溯其源,通其流",方可知其脉络。对于"人气"一词的语料判断来源失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见材料范围狭窄,没有梳理其源流。本文从词语探源、语义、语用分析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角度出发,认为"人气"并不是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词语,在我国古以有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根据《世说新语》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情况,探讨"一般地看"这个语义场在《世说新语》中的情况,并对语义场中的词语进行辨释,以期为六朝时期"看"类单音节动词的研究提供一份专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协同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次类,对此类词语的确定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就它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的分析却较少开展。通过对协同副词的语义内涵分析与典型范围副词"都"的比较、以及对协同副词的高层次语义与低层次语义的分析得出协同副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以期廓清协同副词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存在用词不当、重复多余、词语搭配不当或不协调、成分残缺或语义遗漏、前后矛盾、语序不当等语病,对此,分析并提出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8.
《孟子》是先秦诸子代表作品之一,其语言代表了当时的语言。介词"於"的用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介词"於"要与其引进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在句中发挥其语法作用。本文试图从"於"与其所引介的词语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几方面,对介词"於"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特点高考英语试卷中完形填空是一道分值高、难度大的重要题型,是综合考察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必考题型。它的分值和听力(30分)相等,略高于书面表达(25分),仅次于阅读理解(40分)。二、解题方法与技巧完形填空题是通过阅读考查学生的词语(词语的语义、搭配及惯用法等)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1.从语义角度进行选择:要答好这类题,考生首先必须掌握"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词汇语义。在解题时,根据空格的上下文,从语  相似文献   

20.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即超越单个词语边界的联想意义的扩展,可分为积极语义韵、消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三大类。借助北大CCL语料库,以"难以遏制""惨遭""狠刹"为例,指出这些动词语块都具有消极语义韵特点,把这些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掌握汉语动词语块的搭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