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品先于欣赏而存在,是文学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作品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不依赖于人的感知而存在。文学欣赏始于对作品的物质媒介的感受。作品是一种有待于欣赏者去填补的实体。  相似文献   

2.
从欣赏心理的角度阐述文学欣赏活动为欣赏者开拓了一片广阔的情感体验新天地。因此欣赏者应注意培养一种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不断升华自我的审美趣味,丰富自己的审美感性和理性,这样在欣赏活动中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作品中去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感受和领悟作家用审美的眼光对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所持的思想上、情感上的态度,从而帮助自己确定对客观世界应持的态度,使文学欣赏活动进入一个更高的新层次。  相似文献   

3.
文艺欣赏是由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欣赏需求的欣赏主体与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的欣赏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联系而造成的对艺术美的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由欣赏者通过对文艺作品物质媒介的了解以把握艺术形象或意境,并对艺术形象或意境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理解,以不断从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审美,唯有审美,才使文艺欣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
文艺欣赏是由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欣赏需求的欣赏主体与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的欣赏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联系而造成的对艺术美的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由欣赏者通过对文艺作品物质媒介的了解以把握艺术形象或意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文学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而文学欣赏既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作品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互为主体的复杂对应关系,是一个充满着注意、期待、预设、回味等诸多心理活动动态的辩证过程,所以文学欣赏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6.
文学欣赏是一个对原有文学作品及文学活动进行解读、剖析、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以文学形象为审美对象所进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审美活动。文学欣赏的效果如何,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情感体验、知识储备、文化素养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培养审美趣味,提高文化素养是欣赏者进行文学欣赏活动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一、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被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对形象进行感受、想象、体验、玩味,并且获得审美享受,这便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特定的审美对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欣赏的特点。文学作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热烈充沛的感情对读  相似文献   

8.
再创造能力就是欣赏者面对欣赏对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联想和想像,给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使艺术形象更臻丰富,并且使他们活起来的能力。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的精神活动。没有欣赏者的能动再创造,艺术形像的许多特征就显示不出来,作家寄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就不可能被认识和掌握。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进行感受、想像、体验和品味,培养对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能力,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呢?下面谈谈《荷花淀》中水生…  相似文献   

9.
<正> 文学欣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活动,也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心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动员和投入了他的整个审美机制即心理因素,如感觉、情感、想象、理智等等。在这诸多心理因素之中,对欣赏活动有着关键意义的应该算是主体的想象机制了,欣赏主体的其他审美机制只有经过想象的诱发和整合,才能将作品由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又由对形象的体验而获得审美感受。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说的表象,是指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过去感知过而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中的定位郭绍光李秋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由于读者欣赏作品时的角度与距离的不同,所得到的审美认识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同一读者由于欣赏的角度与距离的不同,得到的审美认识也不同。角度和距离,实际上是欣赏者立足点的问题。不同的人,由于其独...  相似文献   

11.
文学评论中审美的感受力,是从事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条件。人类文学艺术的长廊中,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批评学派,但不管那一种批评学派,都离不开审美的感受和判断。因为文学是美的领域,而文学评论则是建筑在美的领域里的思维。它的本质是一种审美的判断,是以欣赏为基础的一种审美活动,所以,它除了阐发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启迪读者对生活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评论者必须进入作品的内在世界,通过对美文学的细致具体的感受和把握,把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的分散的、直观的美  相似文献   

12.
张德凯 《云南教育》2000,(11):19-20
音 乐欣赏是人们对音乐进行感受和认识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欣赏者较好的审美实践活动 ,使欣赏者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 ,还能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体裁、格词中感受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 ,它具有集审美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功能 ,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音乐欣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审美实践活动空间 ,使欣赏者在听觉感官得到满足的同时 ,还能从中汲取一些知识养分 ,促使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扬…  相似文献   

13.
文学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机械地再现,而是能动地“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知识积累,并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积极地感受、体验和思索,同时又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因此,欣赏活动是欣赏者调动各种心理功能对欣赏对象的再度“加工”和“改造”。凡艺术欣赏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没有“再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欣赏。可  相似文献   

14.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精神活动。它表现为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联想和认识 ,以及在感情上的自觉交流。从本质上说 ,它也是一种认识活动 ,即作为主体的读者对作为客体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貌及其本质的认识活动。显而易见 ,作为主体的欣赏者 ,在认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因而其自身条件对产生的认识的偏与全、深与浅、对与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学欣赏者的主观条件 ,当然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 ,欣赏活动就越完善。马克思说过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因…  相似文献   

15.
《河北自学考试》2006,(5):17-18
一、简答题1.什么是反讽?试举例说明。答:反讽是意不在正面而在反面或内涵与表面意义相反的语言方式。2.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之间的区别何在?答:(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2)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读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也不同于日常情感。我们在欣赏悲剧作品时也许会感到悲哀或悲壮,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喜欢欣赏悲剧性作品,因为我们与之保持着相当的“审美距离”,能够对作品的情感进行反思和观照,我们在此感受的是审美的情感而非日常…  相似文献   

16.
江玲 《江苏教育》2012,(Z1):104-106
艺术鉴赏,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所谓鉴赏,无非是用观者的心灵与作品交谈的过程;无论是对同时代作品的鞭辟剖析,还是对年代久远作品的当代新解,古今中外,不外此理。而舞蹈鉴赏正是在这种心灵与舞蹈作品的交谈中,夹杂着更多的身体记忆和身体运用,建立在一种对人的行动方式的调用和感受之中。比如说,一个表现中国书画精神的舞蹈作品,在欣赏者的脑海中,自然与舞者一起浮现出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气度和品格的追念,那放浪笑傲不拘  相似文献   

17.
幼儿文学审美活动包括文学审美欣赏和文学审美创造。文学审美创造是幼儿经过文学审美欣赏,在美感形象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审美想象、联想的外化活动,是文学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幼儿文学接受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基于这一特征的幼儿文学审美创造活动就要让幼儿有充分想象、表达的自由,去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幼儿提供审美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作品。  相似文献   

18.
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下,我们需要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而人文素养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大力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语  相似文献   

19.
陈雁南 《甘肃教育》2014,(24):86-86
正美术欣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而且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意识。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学生要做的就是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欣赏美、感受美,并认识到美。然而,在高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它必须通过歌唱、乐器演奏、指挥等多种艺术手段将音乐用具体可感的手段表现出来并传达给观众,以此来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