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使之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仅仅起着引导作用。是学生积极实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参与,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往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现在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教师不能把他们看作是知识容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数学技能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利用学习方法学会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才可以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  相似文献   

6.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创设情境来开放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自己当成知识的引导者。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小学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学生一般都害怕学习数学,对数学没有多大兴趣。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加强引导,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随意注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要方法和策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反思、质疑问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使学生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体现在: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认识。一、以需要为前提,引发认知冲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应创设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为学生要学的,使要学的内容自然地纳入知识结构中。例如在“坐标平移”一节中,教…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中指出教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通过新的教学理念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建设一个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数学教师要放下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维,将小组合作学习带入课堂,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课堂知识理解的目的。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孙卫民 《中小学电教》2009,(12):148-14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学习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不协调——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从而获得终身可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山: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8.
黄晓峰 《考试周刊》2014,(61):67-68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9.
韩卫东 《山东教育》2003,(11):28-2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曾反复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探索、发现知识,从而学会创新学习呢?下面谨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谈一下粗浅看法。一、创设猜测情…  相似文献   

20.
往往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容器,不加考虑地往学生的大脑里灌输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岂不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如果我们教师能把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子,主动去学习,那么我们就给学生指明了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不是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力,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