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理论依据。当今国际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人才竞争,而未来的社会需求缺口最大是高端人才和中等技术人才。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早在1985年时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小平同志把劳动者素质、知识分子的质量和数量,看作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符合现代各  相似文献   

3.
一、邓小平成人教育思想的基本点1.成人教育是一条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当今世界 ,正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时代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 ,综合国力竞争 ,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民族素质的竞争 ,而从根本上说 ,这些又都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竞争。关于这一点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尤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江泽民同志最近也提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的竞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深化教育改革 ,扎实进行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一直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邓小平在第一次全教会上指出 :“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1998年、199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实施素…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挑战和压力,已日益集中到人才这个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之上,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时代发展的主流、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制高点.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在论述我国发展战略时还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同志道出了一个真理:人才(素质的高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功以才成,业以才兴.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理论依据.当今国际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人才竞争,而未来的社会需求缺口最大是高端人才和中等技术人才.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四、“一切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的素质。”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96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了同样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办教育的主旨,是世界潮流。在临近21世纪…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所以,处于新世纪之初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讲到“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可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合格人才的培养,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迎面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起着真正的核心和关键作用。而作为掌握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是人力资本的精华。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做为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中小学教师,其作用是不言而喻。因此,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小学教师科技教育在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过程中有进一步深化和加…  相似文献   

13.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着眼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入手,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李雪梅 《农村教育》2007,(7):110-110
迈进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事业面临的紧迫任务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这里,小平同志将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看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关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关系。它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向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必须尽快建立农村教育体系,为提高农村各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培养适应农村商品经济需要的各类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共中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我们国家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因此当代高师学生处在世纪的交点上,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不仅关系其自身前途,也关系到中国的教育发展和四个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邓小乎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的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知识  相似文献   

19.
李岩 《教育探索》2005,(3):65-65
一、办学要树立大教育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人才与经济实力。从长远来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思想。国家也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以看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学校,学校必须有高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