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其说是由于这些人意识到了平台的危险性,还不如说是因为部落长的威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有部落长自己清楚,其实他也还没有一个十分完善的新方法。幸好部落长良好的记忆帮助了他,在与下一个部落交界的地方果然还有一座废弃了多年的高塔。塔壁上已经布满了各种贝壳的痕迹,从塔上方的界面来看,这座建筑也是经过多次补充修筑的。“我怎么不知道这里?”“眼镜”好奇地抚摸着那粗糙的塔壁。虽然他极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的一个部落里,如果一个女人知道自己怀孕了,她就会找几个朋友一起到旷野里去祈祷和冥想,直到听到胎儿唱歌为止.她们知道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振动方式,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它的喜好和目的.她们一起听到那首歌时,就一起大声地唱出来.唱完后,她们一起回到部落里,把那首歌教给部落里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姓王的年轻人,到崂山求仙,师傅传授他一穿墙术,能毫无阻挡地穿越墙壁。师傅告诫他,穿墙前可不能有私心杂念,否则要失灵的。这位年轻人唯唯称是,可回去后就把师傅的告诫忘在了一边,向妻子吹嘘起来。妻子不信,叫他试试。他便在离墙几尺远处,猛地一下往墙上冲,结果一头撞到墙上,额头起了一个大包,在妻子面前出了洋相。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柴科夫斯基遇到了一个正在街头卖艺的年轻人。当听到这个年轻人拉出的优美曲子时.柴科夫斯基敏锐地感觉到自已可能遇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爱才心切的柴科夫斯基停下脚步和年轻人攀谈了一会儿之后.更加证明了他的判断——这年轻人是个难得的音乐天才。  相似文献   

5.
钻石,高贵典雅的象征,一个晶莹剔透的精灵,它是从何处来到人间?又是怎样从厚厚的地层来到地表的呢?这些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致。为钻石疯狂1868年,一个年轻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发现了一块让他着迷的玻璃状石头。这个年轻人现在大家都把他叫做黑小子,他把这块晶莹的石头带给一个喜欢彩石的当地人,希望以此抵押作为一夜的住宿费用。但是这个叫  相似文献   

6.
敲门的勇气     
一位年轻人,最初,他只是一名书籍装订工人,但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走进科学宫殿,从事他喜欢的科学工作。有一次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他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就在选拔考试的前一天,他被意外通知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而委员会里有人还嘲笑他说,一名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他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年轻人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可是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年轻人顾…  相似文献   

7.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老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  相似文献   

8.
糊涂的答案     
正一位驼背的老年人和一位瘸腿的年轻人路过一个陌生的村庄,对面走过来一个中年人。好奇的中年人问年轻人:"那位驼背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父亲?"年轻人肯定地回答:"是的。"中年人走到老年人面前问他:"后面那位瘸腿的是不是你儿子?"老年人否定地回答:"不是。"中年人被弄糊涂了,又一次问年轻人:"那位驼背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的亲生父亲?"年轻人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背篓     
《发明与革新》2013,(12):57-57
有个年轻人总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担子太重,他试图放下担子,可依然觉得很累,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于是他便去请教一位哲人。哲人听完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向山顶走,但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块石头放进篓子里。等到了山顶时,你自然会知道解救自己的方法。"年轻人点点头,开始了寻找答案的旅程。  相似文献   

10.
遗弃之神     
公寓大楼的屋顶上,有一个年轻人,正失神地站在那里。 这时,有人叫他的名字。他转过身来,见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来到他的身边,看起来陌生得很。年轻人问道:  相似文献   

11.
李军 《知识窗》2007,(3):13-13
在哥伦比亚西南部的深山老林里,居住着布埃勃里托部落。这个部落大约有15000人,他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建立了一个类似我国的村委会性质的村社——布埃勃里托村社。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与事业     
正两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同一家大型外企。三年后,一个年轻人依旧是普通员工,另一个年轻人却迈进了高管行列。第一个年轻人很不服,心里嘀咕:"当初,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我的成绩都遥遥领先,为什么我还不能晋升?"一天,他终于忍不住走进了总裁办公室,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心中的怨气。总裁望着眼前满脸委屈的年轻人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孤独内向的年轻人,苦于无人交谈而整天闷闷不乐.为减轻寂寞,他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最佳的解决办法--买一个能言善辩的巧嘴鹦鹉陪他聊天.年轻人兴冲冲地来到一家宠物店.将他的要求告诉了老板.  相似文献   

14.
失落的部落     
在距离加拿大骑兵警官部队所在地丘吉尔大街800公里处,有一个很小的爱斯基摩部落,1930年12月9日,加拿大人乔·拉倍尔来到这个部落,发觉大白天整个部落竟然一片肃静,令人发怵。乔曾多次光顾这个部落。每当他走进部落时,总是先听到爱斯基摩狗的叫声,然后孩子们便从小木屋蜂涌而出,朝他走来。但是今天却不同往常,既听不到狗叫,也听不到孩子们的喧闹,不见一个人影,整个部落犹如一座死城。 发生了什么事?人们都上哪去啦?乔暗暗吃惊,一到部落村口,就大声喊起来:“喂!有人吗?我是乔·拉倍尔啊!”可是四周依然寂然无声,…  相似文献   

15.
一天,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  相似文献   

16.
闫会才 《知识窗》2006,(7):12-13
夏 原为黄河流域一个部落的名称,传说是黄帝的后代,禹和他的父亲鲧都是这个部落的首领。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以自己所在部落的名称作为朝代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中有水土互变的提法,17世纪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曾以柳树的实验来支持这一观点。然而,有个年轻人却不相信这个说法。1768年的一天,这位年轻人耐心地观察着一个正在被加热的容器,这个容器里的水已经沸腾了100天,这些水在不断被蒸馏的同时也不断被冷却流回这个密闭容器。当他仔细地称量出容器、水以及沉淀物的质量时,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沉淀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容器减少的质量,而水的质量在整个蒸馏过程中丝毫未变。他用精确科学的实验,有力地驳倒了当时化学界十分流行的水转化为土之说。这位相信实证、不盲从权威的年轻人,就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  相似文献   

18.
渔夫的经验     
小米 《发明与创新》2009,(11):62-62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上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 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  相似文献   

19.
他是位挪威青年,飘洋过海来到法国,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时,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有看中他。身无分文的他来到学院外不远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聆听,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放入琴盒。就在这时,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年轻人的脚下。年轻人看看无赖,弯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地上了。”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年轻人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就收下吧!”年轻人再次看看无赖,深深地给他鞠了…  相似文献   

20.
丑角     
<正>他是这个剧团里年龄最大的丑角。再过一年,他就必须离开这个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回家安享晚年了。退休之前正赶上剧团成立60周年,团里准备排演一台关于古希腊英雄的话剧,主角人选由竞争产生。他自知在人才济济的团里不会得到这种机会,却又鬼使神差地报了名。结果下来了——他是五名候选人之一。团里的年轻人议论说:这是领导过意不去,给他送上的一份退休纪念品。而他满不在意,认认真真地准备这最后一搏。那天,导演约他两点在排演厅试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