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该文从信息产品商品化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的措施、高校图书馆信息产品的价格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信息服务实施TQM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征,从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竞争的需要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实施TQM的必要性,并从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组织、图书馆用户行为和图书馆馆员素质四个方面,论述了TQM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引进TQM后,更关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不断改进信息服务,走向信息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咨询的现状以及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咨询的影响,并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内容、方式、策略等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特点及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琴 《情报杂志》2003,22(8):80-81
论述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受信息资源的可重复利用特点、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图书馆所处环境影响,且与现今优质服务不存在矛盾。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面临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转化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图书馆建立信息市场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建立信息市场的途径;图书馆开拓信息市场发展的意义;主动开拓图书馆信息市场六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信息化、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重新审视和研究图书馆建立信息市场,开展优质、高效的信息咨询服务,不但蚵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王福  刘川 《现代情报》2017,37(3):13-20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绩效。为向用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特性和机理进行分析。[方法/过程] 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跨学科特点和内涵,借助于信息接受情境的链模式、域模式和场模式为基础,构建信息接受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情境计算机理和情境适配机理,从而分别形成其信息接受情境模型。[结果/结论] 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数据处理,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配置、信息接受情境适配和信息接受情境优化方法。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计算为导向,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推拉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美娟 《现代情报》2005,25(2):134-136
信息推拉技术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有效实现信息检索、传播发布的重要手段。研究更为完善的推拉技术、更方便和智能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讨论如何将智能信息推拉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王胜利 《情报杂志》2005,24(12):140-141,144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培养个性、表现个性的服务。从分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凯  黄付艳 《情报杂志》2007,26(7):123-125
信息文化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赋予图书馆信息服务以信息文化时代的特点和新的运作模式。讨论了信息文化影响下的图书馆信息传递、信息检索、数字参考咨询、知识服务以及用户教育等服务途径的新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图书馆建筑、图书馆信息资料、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等图书馆建设的3大要素入手,浅析了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应该尝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广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规模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对文化和科技融合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对其面临挑战和路径改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则有助于促进其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梳理分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理论内涵﹑国内外典型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广东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具体模式与措施,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广东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主要探索出政府政策驱动﹑市场需求驱动和技术驱动3种模式并配套具体措施,为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与国内外其他先进地区对比,发展仍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对现代科技运用﹑对岭南文化特色亮点挖掘等都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支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文化科技“两张皮”问题亟待解决﹑关键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等。最后提出广东要发挥岭南文化深沉丰厚﹑区域创新能力全国领先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重点从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提出积极发展市场化评价、规范第三方评价,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积极性等政策精神,从整体制度建设视角总结分析我国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发展实践,以期为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的制度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在对国内科技成果评价有关标准、论文和政策等文献信息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科技成果评价的概念与分类、政策与标准和流程,总结得出当前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已成为主流且评价作用明显,同时发现存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独立地位欠缺法律法规保障,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并针对当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落实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和国家《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强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建设,使其充分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4.
贺鹏  陈军  乔格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359-1370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人类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加剧,人类将面临对生物多样性认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国门生物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包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8个科研机构的19家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是我国动物、植物、菌物及化石等标本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主要实体场馆,是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和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标本藏量、管理和利用代表着我国战略生物资源的整体水平,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门生物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基于对其整体现状的全面分析,文章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的基本定位、组成与布局特点,馆藏标本的规模、组成与特色,以及与发达国家标本收藏机构的对比;系统概述了依托标本馆在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经典分类研究、志书和图谱编撰、标本信息数字化、科学普及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并阐述了对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支撑作用。同时,全面分析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保藏、研究与可持续利用、信息数据共享等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制约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设国家生物标本馆的具体思路,展望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的未来格局,以及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程叶青  张金萍  陈妍 《资源科学》2021,43(2):229-240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和党中央科学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中国深化改革创新、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持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政策解读和理论逻辑分析,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探寻应对区域变革、资...  相似文献   

16.
许燕  麻思蓓  郑彦宁 《科研管理》2022,43(2):170-175
   提高科技报告质量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积累、促进科技信息高效传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方式。构建融入科研管理流程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将科技报告撰写主体、管理主体、评价主体行为纳入统一的科研管理平台,对科技报告进行精细化审核与评价。审核、评价行为将直接决定科技报告质量、科研项目进程与科研绩效。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与科研管理相融合能够实现对科技报告撰写、审核、评价行为的有效统一与衔接,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技报告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君亮  王延超 《科研管理》2006,41(2):277-282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导向性和方向性,项目设置高度反应了国家意志和发展需求,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申报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自身不足,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力、加速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例,科技计划改革以来,针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实施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单位的思考,对高校在面临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申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的总结和分析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形成机制和组织管理特性,分析高校在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优势与不足,对高校有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独占性和联动性等特性,以及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要求,高校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基础扎实、学科门类齐全和科研人才丰富等优势,着力解决示范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突破,建立健全“大兵团”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高效共享、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战略研究,结合自身特色、区域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使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和管理程序等拥有完善制度依据,创新管理方式,做好服务保障,从而着力提升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加速创新性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尹君  谭清美 《科研管理》2020,41(1):90-97
本文基于军民融合程度内涵,从军民融合广度和深度层面研究其结构,然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对军民融合程度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军民融合程度优化对策。研究表明:军民融合程度是由军民融合广度和军民融合深度构成的“二位一体”的综合系统。广度上,覆盖产品军民一体化、规范军民一体化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军民一体化。深度上,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向研发、试验、生产和服务等若干环节全面渗透。微观、中观和宏观军民融合程度的值域均为[0,1]。通过构建自上而下的军民融合程度优化对策体系,可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对于沿线国家区域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速度增长加快,同时在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数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说明金融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水平。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重点从金融体系、FDI和OFDI三方面研究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之后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现状进行综述,从投融资合作、金融服务合作、信用合作、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立足于“一带一路”国家视角,探讨金融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提出了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有效逐步消除两税并行体制下经济发展障碍、改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与国际税制接轨的重要举措。我国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后,学者对该项改革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对该项改革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企业税负、会计处理与会计报表、财税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策的研究进行归纳评述,认为学者的研究在肯定"营改增"改革的正面效应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改革产生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并分析了以上研究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后续研究的视野,应当拓展到全面推行营改增后的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等生活服务业,以及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如何保障"营改增"政策的平稳过渡、增值税立法等方面,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