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转型视角下调适新疆民族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疆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状况,回答转型过程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些都涉及到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根基。本文从当前新疆社会转型的特征出发,对社会转型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及调适新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疆蒙古族作为传统的游牧民族,因其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形成了与农业民族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他们难免处在一种不利的生存竞争环境之中。文章从新疆蒙古族个体基本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入手,进而探讨社会转型中该民族成员社会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对构建和谐新疆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和谐稳定。目前,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构建和谐新疆,就是要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在解决各种民族矛盾中推进新疆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疆民族关系也经历了一个这样发展变化的过程。影响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因素,有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国际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我们会发现经济和思想因素是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最现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新疆经济的发展和机制决定着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国庆 《学周刊C版》2014,(9):216-217
一个社会的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疆民族关系也经历了一个这样发展变化的过程。影响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因素,有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国际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我们会发现经济和思想因素是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最现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新疆经济的发展和机制决定着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和谐新疆民族关系的内涵出发,详细分析目前新疆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重构与修复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并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探讨重构与修复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社会运行规范化的三个基本要求:社会运行的安全、可持续及和谐,以新疆周边地区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分析目标展开了讨论。文章就“东突”恐怖分裂势力对新疆周边地区社会运行秩序的破坏、新疆周边地区民族文化的安全和可持续问题、新疆周边地区社会运行中民族关系的和谐及社会规范化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学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民族政治学的视角,探讨了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跨国形成过程及现实表现和意义。认为中亚与我国在跨国民族的形成上不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目前有着共同面临着的极其复杂的跨国民族问题。跨国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坏,对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对新疆社会的稳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使得新疆的民族关系问题一直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问题。对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和国外敌对势力等5个因素进行分析,能为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与蒙古、哈萨克牧民的共生关系及其记忆为例,从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角度对记忆的生成和重塑过程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认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日常生活中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是共生关系及其记忆生成的基础。这些记忆可以被唤起和再现,成为民族团结记忆的一部分。共生关系及其记忆在新疆有广泛、深厚和牢固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与之相关的研究对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闵宝霓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67+171-167,171
英语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基本的工具之一,我国中东部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英语教学水平也较高。相形之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还相差较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发布三年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英语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课改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入手,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从内外因两个层面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新疆民族区域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和高校就业机制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选择新疆三所代表性的高师院校,以2007届少数民族毕业生为调研对象,结合2004~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从毕业生就业准备、就业观念等五个维度进行分析。试图一窥新疆高师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其就业难成因,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疆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现代新疆文学研究也走过了发生、发展、繁荣的历程,并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作家创作综论、作品赏析、新疆文学整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有广阔的掘进空间,如对新疆文学的地域特色可作进一步探究,对新疆文学的民族特色可做多角度分析,也可拓展更开阔的性别研究视阚。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一个汉族和维吾尔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的文化差异很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很容易产生矛盾,进行汉维跨文化交际研究非常必要,同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可以通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促进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受宗教和地域环境的影响,新疆地毯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魅力。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现在的维吾尔族地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维吾尔族地毯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文章从维吾尔族传统地毯的纹饰、色彩的角度切入,运用民族学和宗教学知识分析了新疆地毯的艺术风格,解读了地毯纹饰和颜色使用的特点及成因。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民族人口及其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的语言格局,由此形成了不同语言在新疆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交际的范围,并进而影响了清朝政府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态度,使之制定出了比较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并作为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这既肯定了维吾尔语的政治社会地位,也保证了维吾尔族在新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发挥了维汉语文的社会交际功能,便利了政府和民间的沟通,有利于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用汉语讲授专业课程是新疆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双语"培训的根本目标,文章根据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新疆"双语"培训的实施情况,确定了"双语"培训过程中的"三维层进式""双语"教学实践体系的内涵,对"双语"培训中的教学和实习安排进行了整合,以期为新疆目前的"双语"培训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新疆农村幼儿园少数民族中班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在全疆范围内抽取具有少数民族区域代表性的5个县78名幼儿,分别对他们的健康、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测查.文章通过对测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了新疆农村幼儿园少数民族中班幼儿体质与健康现状,同时为深入研究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路径”是位移事件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表达位移实体移动的方向与路线。在不同语言中以不同的编码方式呈现,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差异。论文分析了现代汉语中“路径”概念的词汇化模式及汉语“路径”动词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趋向词与英语小品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