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史学中5-14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经济上落后贫穷、社会上动荡不安、政治上腐败黑暗,艺术上更是一个束缚的时代。公元313年“米兰敕令”之后,欧洲进入基督教时代,随着基督教的统治地位的确定,使得教会垄断了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精神世界,从而也就牢牢地控制了艺术。古希腊罗马美术成了基督教美术。然而,本文力求阐述的是:这种“束缚”并不意味着倒退,而是在束缚中同时也孕育了美术独立的因素。美术是一种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而且是与宗教、哲学平行,同处于最高层的特殊意识形态。然而在中世纪,我们却看到美术似…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全球化,使美术这一艺术学科,进入了经济的黄金时期。可以说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美术,生活之中处处有它的身影,像宏伟的建筑物、美丽的服装、令人惊叹的美术作品、新时代的影视代表等等都离不开对美术的应用。美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上美术人才的缺少,近些年,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火热阶段,比之从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美术教育也深入到中小学生的课堂,也逐渐出现专门学习美术的艺术班。我们挣脱了传统"学会物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的束缚,提高了对音乐、美术、舞蹈上的重视。对初中美术的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使学校老师同学注重起来对美术的学习。本文简述美术的发展历程,同时浅述美术对初中生的重要性,并叙述了几种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晓滨 《文教资料》2005,(26):190-191
当前美术教育被视为一种技术教育,学生们在"技法"的束缚下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力,作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应加强有"意"训练,能够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创造艺术.  相似文献   

4.
美术史上以塞尚为一个分水岭,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也由此而来。塞尚的艺术第一个冲破了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塞尚认为绘画是要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他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要求把客观物象条理化、抽象化,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艺术永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可否认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历史,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所以,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趣味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及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及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瓦当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既是绘画、工艺、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实用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在一些古建筑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同时还是研究我国书法、篆刻、绘画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自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直到近现代的许多思想家与史学家大都认为,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而又黑暗的.如果将基督教放在西欧从古典时代走向封建时代这一历史大转变过程中,作客观冷静的历史主义分析,那么,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就会是一种相反的结论,即基本上是积极而又光明的,其中至少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在罗马帝国腐朽衰亡之际,基督教作为"救世福音"抚慰,安定了人们的灵魂与精神;二是基督教的修道士和神学家们以变态、扭曲的方式,保存并延续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三是基督教的教会、教区和修道院等机构,成为日耳曼民族建立和扩大其政治统治、恢复生产并发展社会经济的组织借助.基督教在这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几乎都具有一种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性质.因此,基督教是西欧在古典时代末期和封建时代前期重塑文明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术发展中生意化的倾向是严重的.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分主导美术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中,这种商品化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美术的发展,也给美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商品化消解了艺术的崇高,使艺术步入沦落的不归之途,这是当代中国美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术史上以塞尚为一个分水岭,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也由此而来。塞尚的艺术第一个冲破了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塞尚认为绘画是要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他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要求把客观物象条理化、抽象化,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上,要领先于文学,显示出架上绘画的美术社会功能大于文学,其艺术性形成的历史影响也高于文学。  相似文献   

11.
王辰晨 《科教导刊》2021,(2):168-169
"传统民间美术"课程是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选修理论课程."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改革重点在"翻转课堂""双师"教学,"动手操作"等方面.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民间美术中涉及的作品、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群体性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为当代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教学中,探索研究"导"的艺术,激活美术课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益,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导"的艺术教学方法.对美术教学起到了"真正动起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经历着一次经济上、政治上的大变革,这场变革将触及各个领域.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改革就是为适应国家经济、政治的改革而进行的一次教育革命.美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必须改革,以便尽快与正在发展的整个教育事业,与正在改革的经济、政治的需要相适应,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一、美术教育必须为生产活动服务从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工作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就是教育必须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服务,必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美术教育上,常常看到一些与生产相脱离、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在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上也曾有一段时期十分模糊.应该看到,历史上的少数文人创造的纯艺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以及流传在人民中间的民间美术,都是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宗教与政权的结合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神学融进社会结构成为了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的根基。这期间的艺术内容都根源于《圣经》,而形式趋于象征性表达。艺术内容与形式的限制使中世纪作品一度蒙上"黑暗"的面纱,但是根源自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中世纪艺术实际上融合了东方美术的特性并吸纳了多种地域艺术形式,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体系。形式与内容的限制促使中世纪艺术孕育出神性的色彩观念与艺术家独特的制作手法,金黄、黄色作为基督教文化"神性特征"在中世纪艺术作品中被大量的运用。从绘画中的金黄背景到教堂彩窗折射出的黄色光芒,黄色元素的运用无疑是中世纪艺术的一大重点,它反映出整个艺术体系的时代侧重点与精神内涵,这点在中世纪东拜占庭帝国艺术体系中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既呈现了人文主义情怀,又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考察,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视角.莎士比亚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借鉴圣经中的叙述结构,人物原型,意象等几方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更加深化对莎比亚戏剧的认识,从而丰富读者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通过广泛参与生产劳动,获得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由革命前的依附体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婚姻上,获得婚姻自主选择权,取得了妇女自身的解放;政治上,逐步拥有选举权,涌现出大量妇女代表,成为政治的参与者;苏维埃革命中,积极参战,自觉扮演"革命战士"的角色.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逐步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从"家庭主妇"演变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革命、婚姻上发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自身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母题作为人类艺术永恒的题材并不仅指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美术现象,其形式与内容也随时代不断的变化和丰富。本文的乡土绘画特指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下,中国所特有的一种美术现象与美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延和时代的变迁,乡土绘画的现代转型,也成为中国美术特有的现象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图像与文化、社会、政治之间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与其说图像是被"创造"出来的,不如说是"制造"出来的,其中的艺术形象并非艺术家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有现实社会依据的,是艺术家所处时代的产物。而女性形象作为一种视觉图像也成为了一个反思社会生活的符号代码。女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从中国的20世纪到21世纪大致经历了五四时期、解放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这四个阶段。女性作为艺术母题,是艺术家表现个人意识、情感的载体,始终与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倾向密切相关。无论是"铁姑娘"还是"超女",不可避免地都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主导力量的政治对艺术无疑具有支配地位,同样,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文化也成为政治变革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湘群 《新疆教育》2012,(2):131-131
时代在发展,艺术观念也不断随之更新,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规律。本着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的目的,我国从19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把认识西方现代派美术纳入中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质的体系中,在中学美术教材中,编入了少量的西方现代派美术作品,这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现状的,同时也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观念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人才的要求也在潜意识中默默的发生改变,美术教学同样也经历这一过程,发展的时代也就有了适应的理论支持它.作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萌动,并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充分显露其艺术个性和才华,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文章正是基于对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教学,提出了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