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地形》一章是初中第三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习中国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地形概况”一节则是基础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地形概况”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是本节...  相似文献   

2.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该节内容知识性很强。考虑到学生是首次接触“控制变量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总结“控制变量法”,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生理卫生》中“人体发育”一节,是在“生殖系统”、“受精和胚胎发育”之后,该节内容主要讲婴儿出生后到成年的生长发育阶段,重点是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由于该节内容正是讲中学生时期的生理状况,故对于学生了解自身、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该节教学中又补充了更年期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行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这样的内容要不要专门进行教学?看到这个话题,我不禁想起发生在身边的几个真实的小故事。故事一: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让学生区分“前后”“左右”。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生们也兴趣盎  相似文献   

5.
宋永惠 《物理教师》2008,29(5):23-24
新课标教材里在“恒定电流”一章中增加了“简单的逻辑电路”一节,尽管内容十分基础,学生掌握时仍有不少困难,因为学生缺乏直觉认识和相应的基础,内容又比较抽象、陌生,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的普遍规律后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把薄膜干涉时发生的色散、衍射时的色散和棱镜折射时发生的色散放在同一节内容中,是因为三者都有色散现象,而形成原理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现象的本质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2013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内容,教材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之后安排土地资源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地形与气候两大要素是影响土地类型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教材第四章编排了“交通运输”“农业”“工业”等内容,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基本概况并形成正确资源观的基础上,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地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特点和分布等,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联系实际,分析淄博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拓展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8.
去年五月,我在学校做了一次历史课公开教学,以高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十章第二节作为讲授内容。课文共分三段,标题是“土地的高度集中”、“市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东林党反宦官的斗争”。表面看来,好像是三个各自独立的内容,头绪较为复杂。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与体会教材,只有掌握这一节教材的基本线索,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节教材。这一节教材有它典型的代表性,它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从明代中期以后到清代鸦片战争前的一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的面貌。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与深刻化,也表现了光明势力的逐渐成长和腐朽的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从具体史实中,理解到封建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之一,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一次关于“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探究式学习的妙处.浙江省的《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将“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定为这一节内容的发展要求,而学生对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难以掌握,导致“细胞分裂图的判断”成为这一内容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教科书中第23页“模型建构”的方法,并在原有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做了改动.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切磋.  相似文献   

10.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评析陈隆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为重要的一课。谭伊美教师这节课讲得十分成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做到了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注意以...  相似文献   

11.
曲丽  刘广民 《科学教育》2007,13(4):60-60
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教学中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多、学生学起来较困难的一课。为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本节内容,笔者自制了“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的教具,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描述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2010年4月有幸承担了一节区公开课,课题为“微积分基本定理”.此节内容是从高等数学移植到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抽象,讲解过程比较“繁”“难”和“乱”,学生不易理解.笔者对这节课的讲授,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许多地理事物远离学生 ,很少能去亲身观察或靠实验解决认知问题。因此 ,作为重要认识方法的比较法 ,在地理教学中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在讲授《中国工业》一节时 ,采用比较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国的工业》这节内容 ,虽没什么难点 ,但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教学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工业的重大成就 ,并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 )使学生掌握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和原则 ,(三 )使学生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在设计本课教案时 ,充分运用表格与地图以及数字 ,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使知识融会贯通 …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背景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七章第六节内容。新教材引入该节内容的目的是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本节内容也为下一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论推导奠定了一个认识基础,学生在学习动能定理后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动能定理不仅在恒力做功的条件下成立,在变力做功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颇有感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课教学“比例”打好了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再动手测量、画图,理解意义后又组织练习,学生对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较深,可其中一个环节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造成一定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多项式的乘法是“整式的乘除”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编写中运用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整体意识,因学生过去接触不多,故不易理解。此外,学好本节知识需要有幂的运算性质作基础,单项式的乘法作“桥梁”,因此,可以说本节知识是前几节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也是本章教  相似文献   

18.
(一)一节课的启示我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陈美华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向通话”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她在教学“正比例”时,启发学生在争论中获得了清晰而巩固的知识。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并板书课题——正比例。然后向学生布置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其要求。几分钟以后,教师开门见山地提出:什么叫正比例?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挂出写着正比例意义的小黑板。教师认为学生能说出正比例意  相似文献   

19.
《甲午风云》是一节可以上得非常丰富的课节,首先是可设计的“导学”内容丰富.学生可在归纳、收集、整合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完整丰富的知识内涵。完整地阅读材料:《甲午战争史》、《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军事改革》、《中日甲午战争一百一十年回首》、《中国人与日本人》等篇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与认识近代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王朝败给“弥睨岛国”日本的史实,增强民族忧患意识,明了“落后就要思进、思变”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 :“中国的林业”是初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第二节内容 ,包括中国的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特征、生态工程和我国的方针政策。二、教材分析 :党的十三大指出 :“农业是关系建设与改革全局的极端重要问题 ,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作为农业产值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林业显示出它特有的重大意义。本节内容包括着林业的内涵、林区分布和特征、目前五个重点生态工程和国家方针政策等四大知识点 ,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学好它 ,将为学生了解地理广义的农业和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