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理想的人不仅要在物质需要上得到满足,还要在适情雅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歌德: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象棋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马克思:在棋艺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大师的顶点。  相似文献   

2.
我为棋狂③     
这时麻将之风逐渐盛行起来,下棋的人越来越少,我只好随着打麻将,现在回想起来,麻将全靠运气,白白让我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光,输了那么多血汗钱,象棋靠的才是本领啊。劝君可别再打麻将,害人不浅啊,苦海无边,象棋是岸!  相似文献   

3.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1,(4):138-140
在西北文艺工作团 如果说人生里有起伏跌宕、波浪式前进的话,那么石鲁走上延安,便是他生命长河中最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他原来不为人所知,那么现在他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用肌肉和绅士风度展开了对决。他就是新一代的007,用肌肉打开天下的007。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丹尼尔·克雷格学习塑身吧!学习他如何运用肌肉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当你真正进入到象棋世界,就会发现它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它的博大,它的精深,它所蕴涵的哲理,所包容的智慧。几乎涵盖了所能涵盖的一切。北岛有首只有3个字的诗作:生活;网。如果让我改这首诗,应该是:生活:棋。人生如棋,社会如棋,世事如棋,它们都是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捉摸,只有认真下棋,才会走出正着…… ——尤颖钦  相似文献   

6.
当你真正进入到象棋世界,就会发现它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它的博大,它的精深,它所蕴涵的哲理,所包容的智慧.几乎涵盖了所能涵盖的一切。北岛有首只有3个字的诗作:生活;网。如果让我改这首诗,应该是:生活:棋。人生如棋,社会如棋,世事如棋,它们都是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捉摸,只有认真下棋,才会走出正着……——尤颖钦  相似文献   

7.
世事如棋,作为一名中国象棋的棋迷,我情牵车马象士中,神游楚河汉界 间,如果说事业是我的爱人,象棋就是我终身情人。 陈福生 在大师赛开幕式上,陈福生抛出这句话时,只听见全场掌声雷动。在浙江像陈福生这样的企业家有很多,他的企业在磐安也只能算是中上游,他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他搞这个比赛不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企业,其实他是搞土木工程的,跟象棋是一点边都沾不上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掏这么多钱搞比赛呢?只是喜欢,对象棋的痴迷,为此我采访了这个只有一米七高且还有两撇小胡子的陈总。  相似文献   

8.
吴贵临是台湾惟一一位靠下棋生存的棋手,他早在年轻时代就周游内地,向内地的超一流棋手学习象棋,凭着刻苦精神和对象棋极强的领悟能力,棋艺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可以与吕钦、许银川、陶汉明等特级大师抗衡。只是最近的状态不太好,接连败给陶汉明和吕钦。  相似文献   

9.
星际迷航     
请说实话,你相信他会回来吗?嗯,如果说在他第一次受重挫时我们对他还抱有希望的话,那么,当他再次跌倒时,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全世界的球迷都记得,在场上度过了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已故排局家中,林幼如算是议论较多,存疑和分歧较大的人物。有人称他是“棋王”、“神童”;有人斥他为“骗子”、“怪胎”,曾把弈林闹得满城风雨,漫天神佛。林幼如的一生,用过许多笔名,如立、锦波、国光楼主人、三山桔隐庐主、隐桔鲰生等,一九二○年出生于福州,一九六三年病故。其父新如、兄锦云都是福州象棋名手。一九五二年前,他靠算命、看相、代人写字和弈棋谋生。一九五三年有位政治家怜其才,  相似文献   

11.
十、宋代的象棋谱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书、画靠真迹流传,而琴、棋只能据谱而考。象棋谱是象棋艺术的记录和研究成果,也是象棋艺术水平的一种反映。象棋谱的产生,说明象棋艺术的深入发展,象棋已不是玩过就算的单纯娱乐,而是须要把它记录和介绍出来,作进一步研究的资料。我国古代象棋谱的出现,如果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过他是外星生命的产物,有人说他是这个世纪所能诞生的最后的一位天才,有人说他是继加林查之后最伟大的盘球大师,不论这些评论对错与否,但有~点是肯定的,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足球运动员……望着窗外慢慢沉人大海的夕阳,望着被余辉映照得更加灿烂的沙滩和自己那辆法拉利跑车,还有那些赤着脚追逐着皮球的男孩们,德尼尔森不愿再呆在屋内,于是走到了街上。圣保罗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满满的巴士,一切是那么熟悉,一切却又那么陌生:昔日的自己不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吗?他还经常逃票呢。想到这里,德尼尔森不禁笑了,他最起码…  相似文献   

13.
田素萍 《棋牌世界》2004,(10):32-33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主管药师王前民戴一副眼镜,穿着朴素,人们很难把他同象棋排局大师、象棋活动家、国家一级象棋裁判员联系一起。生活中的王前民和蔼可亲,你要是同他谈起象棋来他可以从古到今,从象棋的起源到象棋的发展一套套的连珠发炮一般,可谓是  相似文献   

14.
帮帮象棋     
在中国,谈到流行的智力竞技运动,人们都会提及“三棋一牌”,即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作为智力竞技的主管部门,中国棋院也是把工作重点放在这四项上,设有四个独立的业务部,而其它所有的智力竞技(游戏)都被统一归属到新组建的“综合开发部”进行管理。尽管如此,象棋在三棋中的地位却有点奇特,远不如它的两个兄弟围棋和国际象棋来得风光。在中国棋院,围棋和国际象棋都有长设的国家队,每年国内外的重大比赛络绎不绝。但象棋不然,代表象棋最高水平的特级大师都散落在各地棋院或体工队,只在有重大比赛时,他们才能见面。在象棋领导层中,也少有象棋界的代表,中国象棋协会主席由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兼任,而谁都知道王是围棋棋手出身,对象棋并不在行。没有国家队,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大赛又不多,象棋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任何竞技运动要想谋求自身发展,在纷繁迷乱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的魅力,还要靠媒体的传播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进而得到企业的青睐和“输血”,象棋不过才开始介入这个循环的初级阶段。不久前曾有人问特级大师许银川,象棋与围棋的主要差别在哪?这位当今弈林第一高手的回答是:象棋缺少国际比赛。可以说这正是中国象棋特别是专业象棋难以解开的死结。  相似文献   

15.
认识王孔兴,许多人都是通过电视快棋赛。其实在此之前,他曾为许多国内国际大赛担任过裁判长。更鲜为人知的是,王孔兴50岁才正式调入中国棋院,成为一名专职裁判。而此前,他却是一家军工厂的高级工程师,负责的项目多次为单位赢得市及国家级荣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而选择做一名象棋裁判呢?  相似文献   

16.
张其成 《健身科学》2012,(10):42-43
如果说药酒在使用中还有一些局限,不能应用在所有人身上,那么茶则可以渗透到不饮酒的人群中。听说过有人戒酒,拒绝饮酒,但想必几乎没有人会坚决戒茶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全国个人赛冠军是棋手们共同的梦想,那么历届象棋大师赛则成为众多大师级棋手跃龙门、成特大的捷径之一。自1998年首届“迈特兴华杯”全国象棋大师赛以来,该赛事一共举行了十届,广东庄玉庭、上海万春林、厦门郑一泓、辽宁苗永鹏、浙江陈寒峰先后成为这一赛事的受益者。同时也有杨德琪、黄海林、洪智、赵鑫鑫因胜率不达标或其他原因,无法晋升特大留下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志同道合结良缘大华现在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好像不应该再提及他年轻时谈情说爱的事了,但美是人们永远向往、追求和赞颂的,在笔者的心目中,这是一段最真诚、最纯洁、最动人.最美好的爱情故事,相信会成为棋坛佳话而被载入史册。事情发生在20年前。爱情,在英俊魁梧的柳大华身上来得是那么的迟,直到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对象。同行们开玩笑地说:“大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象棋,连搞对象都给忘了。”还有人说:“大华是拿绣花针在姑娘中间挑。”大华28岁那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姑娘长得  相似文献   

19.
那是2007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由上海《新民晚报》记者采写,刊登在体育新闻版上的一则报道,标题是《长寿秘诀,常下象棋》——年龄最大的棋手陈炳涛小记. 报道的主要内容是,陈炳涛先生是第十九届"长寿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棋手.他笑吟吟地向记者介绍:"我是‘百岁棋王’谢侠逊的学生."还谈起当年与棋坛著名"双枪将"、象棋大师徐天利一起,代表同孚队参加比赛的情景.值得陈老先生炫耀的是,他一生十分喜爱和关心的沪上象棋好手葛维蒲终于成长为象棋大师.而葛维蒲又是上海象棋队主力队员孙勇征(2011年全国个人冠军)的老师.1990年,他在上海市农场局担任教练时,率领女队员金爱兰夺得了上海市象棋冠军.为此,有人称陈炳涛为"金牌教练".  相似文献   

20.
摔出一片天     
有人出名靠球技,有人出名靠演技,有人是踢而忧则演,就比如下面这些人……西蒙尼演技:5分西蒙尼的演技真的不怎么样,但1998年世界杯他幸运地碰上了"评委"尼尔森,所以轻易地成为胜利者,也让同他演"对手戏"的贝克汉姆吃到一张红牌,成为"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