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具有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能力,以适应社会交往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重视人的发展,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双向建构积淀的产物,人只有依赖语言才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本质,决定了语文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生活在言语之中,人是言语的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一、言语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1.语文教材是言语的汇萃 纵观中外语文教材,都是言语活动内容的汇集。首先,教材本身是语言运用的结果。一段前言、一篇课文、几句提示、一道习题,无不是按照语言运用规律将语言巧妙组合而成的言语行为的结果;其次,语文教材是言语内容、规律、方法等的载体,记载着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典型事例,记载着如组词、造句、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言语活动的基础知识;其三,语文教材向人们提供了大量成功运用语言的佳作,既给人以言语精品的享受,又给人以言语活动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3.
一、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再认识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学科。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无疑表明了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对语文的依赖程度大——没有了语文素养,人们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困难,甚至是难以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语文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知识,铸就生活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其他科目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生活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与体验,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学生、教师、教材、校园环境等是学校语文生活的构成要素。语文生活叙事是对语文生活的一种理性呈现或解释,按照表现形式、表现中心和专题,可分为不同叙事类型。进行语文生活叙事,需要在语文生活素材、立意与多维视角、情节链的设计、人物描写的关联性与内在性、时间和空间的布局、多重情感域的呈现、语言文采与风格、替代性阅读体验八个方面着力。在叙事文本创作中,还需要对叙事文本进行科学编码,追求叙事文本在使用中的规范性。语文生活叙事是新教育叙事的重要领域,其价值指向是对理性生活世界的呈现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蕴含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的心灵之声的语言对具体个别心灵的同化。总之,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语言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中反映着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命的本身。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当是它的人文价值,语文教学就是要实现语言这一无与伦比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育、语文教育、生活、语文生活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生活环境的问题。一.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1.语文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生活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人的生存状态。语文生活就  相似文献   

9.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对言语的感知,"根据人类语言的发生和运用的实际情况,言语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往往是敏捷的、直接的、下意识的‘不假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很重要。"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语感’,便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语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质而提出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依赖语文。一个民族,只要语言还在,他的文化就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12.
汪波  姜兰 《湖北教育》2005,(11):44-46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充分认识列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的密切性.“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运用语言的工拙利钝.不完全取决于基本功是否扎实,还受到生活需要的迫切性及激情所左右.只有立足于生活的语文教育,才能实现扎扎实实和生动活泼的语文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网络资源、传媒资源、广告资源等方面作阐述,以揭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内涵.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进行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感知能力.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些生活资源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张莹 《教师》2019,(10):42-43
语言知识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阅读、沟通、表达、交流,或是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所以,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让语文与生活近距离接触,打造以生为本的生活化、开放性语文课堂。在语文学习时,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渗透生活情感、组织生活活动、构建生活课堂,都是让语文与生活近距离接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把握,历来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又为之伤脑筋的问题。从语言的本质属性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都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因而,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顾萍 《现代语文》2010,(10):88-88
"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是活泼的情趣乐园。进入那人类精神的宝库,我们以及学生都应该乐而忘返。"这是一种理想的语文生活,也是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面对优美的诗歌,我们只有用诗一般美的语言或比诗歌本身还要美的语言去引导,去解读,  相似文献   

17.
人们所接受的知识大部分为间接知识,间接知识大多数又来源于书本。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生活实践的积累和总结。学习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离不开生活的。而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在生活情境中实施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强化训练,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师很少考虑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理念就是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更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姓语名文,自然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是生活的语言呈现,是生活的文字定格。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生活;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记录、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认为,人类的语言,是由于劳动的迫切需要在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阶段就已经产生了.由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源于生活,那也必然要应用于生活.而语文这一学科,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一门学问也必然要回归于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