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明清俗语辞书的编纂目的不仅仅是"寻找俗语俗字的出处或最早用例",其编纂目的有三:一是探求词的得名之由,揭示词的最早用例;二是有意记录方言俗语,并作深入考证;三是为查检之目的而将俗语辞书作为工具书来编纂。  相似文献   

2.
选取当前收录韩国写本俗字最为全面的《韩国俗字谱》之人部俗字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韩国俗字谱》人部俗字收字之状况,在整理得出相关数据的基础之上,将其与敦煌俗字进行比较,力求揭示其在笔画、构件、整字三个层面的特征,由此总结韩国写本俗字之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抒情 《语文知识》2013,(3):106-108
《广韵》中记录了大量的俗字。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广韵》平声卷的俗字进行整体分析:一、俗字概述;二、《广韵》俗字的来源;三、从异写和异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俗字的类型;四、总结《广韵》中俗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陶美玲 《文教资料》2012,(34):114-116
汉字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俗字,唐兰先生的《古文字学导论》是文字学方面的一部重要作品,然而书中也存在大量的俗字。对俗字的研究虽然比不上古文字那么久远、深厚,但是俗字研究却是文字学的重要领域,对俗字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将对唐兰先生《古文字学导论》中的俗字进行收集、整理,进而进行分类概括,希望能够对该书中俗字的一些特点作简单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5.
俗字相对于正字而言,没有正字无所谓俗字,俗字概念以正字为参照而存在。本文从讨论正字之名义入手引出俗字问题,进而讨论俗字之名义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明代陕西方志《雍大记》中的一至十三卷为研究对象,从俗字角度出发,借用汉字构形学理论,在异构俗字和异写俗字两大类的基础上再细分为十三小类。在穷尽性整理归纳《雍大记》俗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例证分析了其中不同俗字的类型、成因及主要字书的收录情况,最后通过定量研究,总结出《雍大记》俗字具有时代共性大于地域个性、异写变化大于异构变化、古体沿袭大于整体创造、正字俗字并用的随意性、俗字形体构造的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俗字是同一书体系统内与正字相对的流行于民间的汉字。异体字、古体字、方言字、通假字、错别字的内涵及使用条件都不同于俗字,它们都不宜全部或部分地归属于俗字。代替符号根本不具备字的资格,更不会是俗字。  相似文献   

8.
《广韵》承《切韵》而来,既是音韵学的经典之作,又是文字研究的珍贵资料。《广韵》中收录了大量的俗字,特点鲜明。文章将从俗字的收录方式与俗字分类考析两方面较系统地研究《广韵》上声卷的俗字,以期对俗字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敦煌俗字与正字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部部件的笔画增减、形体讹变等造成的.本文选取《敦煌俗字典》中的一些俗字,将字切分后比较部件间的变异情况和内在联系,从部件层面探讨俗字讹变的主要原因及俗字变化的相关情况,以期为解读文献、考释俗字及相关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读书杂志》是清代乾嘉学派王念孙的校勘著作,书中作者广泛利用俗字进行校正错讹。据统计,书中利用俗字进行校勘的字条凡计120条。文章试从书中的俗字观、应用俗字进行文献校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窥探王念孙的俗字观及对古籍校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文佛典保存了许多疑难俗字,包括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汉文佛典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没有任何书证或例证而可用汉文佛典补证的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未收录的正体不易知晓的汉文佛典俗字。研究这些俗字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文佛典保存了许多疑难俗字,包括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汉文佛典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没有任何书证或例证而可用汉文佛典补证的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未收录的正体不易知晓的汉文佛典俗字。研究这些俗字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文佛典保存了许多疑难俗字,包括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汉文佛典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没有任何书证或例证而可用汉文佛典补证的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未收录的正体不易知晓的汉文佛典俗字。研究这些俗字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5,(5):121-125
南部县衙档案是清代四川省南部县衙保存下来的官私文书档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俗字。南部档案中的俗字具有通俗性、任意性、时代性、区别性和方域性的特点,易造成误读误认。辨认俗字、理解俗字在南部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中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5.
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对汉语俗字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一、可助我们识别佛典中的许多疑难俗字;二、可补充或纠正我们在俗字研究上的不足或错误;三、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四、可助我们了解一些佛典俗字形成的原由;五、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增加一些新的说法.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俗文字研究资料,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趣味问答     
《现代汉语》双语版:4000万人的学习利器,被广大消费者亲切的称为《现汉双解》。它集《汉语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汉英词典》于一身,解释详细权威,是双语学习的经典工具书。《新英汉》世纪版:1000万人信赖的权威英汉工具书,550余万字,一字不漏,解释详细,例句丰富,是英语学习的经典工具书。国内首家同时整本收录《现代汉语》双语版和《新英汉》世纪版的电子词典,经典工具书的双剑合璧,同时满足你对词典的不同需求。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琐屑(细小)情郁于中(内心)奔丧(跟死人有关的事)B.戚容(亲戚)不能自己(停止、控制)…  相似文献   

17.
汉语俗字随正字一同传入日本,为日本吸收。日本上代金石文包含了大量汉语俗字,其类型与汉魏六朝以及隋唐碑刻的俗字具有一致性。其中部分俗字业已进入日本现代规范用字。考察上代金石文中的俗字,对于中日汉字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俗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字是世俗所行之字。古字少 ,后世大众出于记录、表达需要造了大量的俗字 ,是中华汉字的新生代。历代相承 ,蔚为大观。因字书收录 ,保存了汉字资源。俗字不俗 ,通俗而不浅陋 ,利在便俗 ,亦难违俗。对俗字应宽容 ,少非难  相似文献   

19.
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使用的术语主要有俗字、俗用字、俗行用字、时俗共享字、俗通用字、通俗字、俗撰字、变体俗字、转变俗字等,这中间“俗用字”“俗行用字”“时俗共享字”“俗通用字”“通俗字”也都是“俗字”,它们的区别在于流行使用的程度不同,它们代表了俗宇从产生使用到广泛流传到通行于那个时代所处的不同阶段;另外的三个术语“俗撰字”“变体俗字”“转变俗字”主要区别在于俗字产生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提取俗字时应注意区别俗字和错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目前俗字类型划分存在问题,本文在与异体字关系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并从心理和载体形式两个方面探讨了俗字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