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毕业生的应聘与求职已经拉开序幕。求职与应聘 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大事。但是,在求职、 应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高 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不少求职者 反映某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过于苛刻,甚至门槛高得不 合情理;有的应聘者被录用后发现工作单位的实际状况与应  相似文献   

2.
面对各种招聘会的竞争环境,毕业生在求职中应该注意什么?用人单位最看重应聘者哪些能力?其实,求职的过程同样是智慧的比拼.读读下面的求职故事,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信号传递博弈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应用相当广泛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人才招聘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信号博弈。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决策各自做出何种选择。在此过程中,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应聘者在向用人单位提供的信号中有可能有误,容易造成逆向选择问题,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信息甄别。这个信号愈强,成本愈高;能力愈高的人,愈容易发出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关求职面试的礼仪问题越来越被大学生所重视。得体的服饰与优雅的言谈举止可以使应聘者在最初几分钟内给用人单位留下优雅、自信、得体的第一印象,为成功的求职面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河 《河南教育》2010,(5):54-5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许多在校大学生感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一份令用人单位满意且重视的求职简历,而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制作好求职简历。求职简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并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第一途径,没有高质量的求职简历,或许就没有面试的机会。要想使学生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辅导员从职业生涯视角来指导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校歧视、身份歧视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是学生、用人单位、政府三方参与的博弈过程,通过构建学生与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根据对混合纳什均衡解的分析,提出治理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就业歧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明  李红建 《文教资料》2007,(12):53-54
在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所采用的一种普遍形式,求职面试是每个大学生一生中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于对礼仪知识的缺乏或是对礼仪的不重视,以至于有的应聘者功亏一篑,与机遇失之交臂。如何在求职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每一位毕业生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不仅仅是考虑职业的收入,而且还要考虑职业的风险和自身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因此,引入收入效用以及预期收入效用的概念,对求职行为进行理性的数学分析,可以揭示人在求职过程中的行为与收入、风险、风险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把握与预测求职行为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聘者印象管理是在求职面试中一种普遍现象,目的在于影响考官的评价。应聘者印象管理行为包括有三类策略:获得性策略、保护性策略及非言语策略。应聘者印象管理对面试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吸引、动机水平和个体差异,对于面试结果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毕业生应聘求职拿作品说话》文章,推介浙江纺织服装职院。报道称浙江纺织服装职院易斯戴学院举行2015届毕业生招聘会,绝大多数求职者在求职简历之外还带着自己的作品集,拿作品说话是他们的通用办法,而一些招聘者本身就是资深设计师,更关心应聘者实际工作能力。职校毕业生求职究竟靠什么?是靠运气、靠关系还是靠实力?从根本上来说,靠的应该是真本事、真技能、真才干、真素质。企业等用人单位所看中的不是求职简历上所谓"高大上"的信息,而是应聘者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的有效信息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沟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过程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文章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招聘单位信息沟通的有效性角度,探讨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信息沟通的途径,以期提高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在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所采用的一种普遍形式,求职面试是每个大学生一生中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学生由于对“礼”、“仁”、“信”等隐性知识的缺乏或不重视.以至于有的应聘者功亏一篑,与机遇失之变臂.  相似文献   

13.
付琦 《培训与研究》2007,24(4):35-37
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面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撰写英语求职文书中遇到的问题。指出求职文书的叙述者应从充分了解叙述接受者,充分考虑叙述接受者的需求和正确看待与叙述接受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达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面试,就是用人单位为更深入地了解应聘者情况,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工作要求而进行的招聘人员如人事经理等与应聘者之间面对面的测试过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主考官的提问方式,进而了解他的发问心理,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求职,简单来说,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是一个应聘的过程。“求”是申请,而非“哀求”、“请求”。对所有求职的自考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求职过程中的面试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试能决定一个求职者的命运,而在面试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去留。所以,对广大的自考毕业生来说,在求职时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才华打动面试官,赢得岗位。当然,面试虽然关键,结果有时不可把握,但毕竟我们还是能从以往形形色色的面试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苦读四年,面临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选择,都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被心仪的用人单位录用。但大多数毕业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展示和简历的制作而忽略了求职应聘礼仪的修养,在求职应聘活动过程中不能充分地展示一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相应的人文礼仪修养,未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致使求职应聘失败。本文通过求职应聘中大学毕业生容易出现的礼仪缺失和因应对策的分析,提醒大学毕业生加强求职应聘礼仪的修养,充分展示自身内涵,提高求职应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在求职过程中,除可以依靠信函渠道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外,求职者还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电话求职时,求职者应该注意以下方略:一、选择好通话时间。一般而言,求职电话不宜直接打到主管人员家中,也不宜在上午刚上班或下午近下班时打,求职者最好选择在上班中段时间与用人单位通话。二、事先准备好交谈内容。由于通话时间的限制,求职者不可能象平时闲聊一样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自己,为此,就必须事先作好充分准备,考虑好要交谈的对象、欲告知对方的内容以及适当的表述方式,并最好将这些内容的要点、顺序写在便条上,以免…  相似文献   

18.
应聘6大战法     
《阳光搜索》2005,(11):38-39
走出校门后.青年朋友面对的第—件事就是找工作。有不少人感叹“求职难”难于上青天”。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应聘者应适当地为自己做宣传,使对方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这可以帮助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院校在把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是由现代社会人们与应用写作的密切关系和毕业生求职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求职面试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经历了.面对着前来应聘的众多人员,用人单位是无法实施“日久见人心“的识才策略的,更多的只能依靠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料,面对面的招聘考核,来作为其判断一个应聘者优秀与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