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New Jersey v.T.L.O案是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搜查学生的经典判例。该判例赋予了公立中小学校搜查学生的权力。只要在"合理怀疑"的基础上,学校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符合"比例"原则的"无证"搜查。基于学生对所使用的学校设备与财产、私人物品、人身具有不同程度的合理的隐私期待,学校对这三类对象拥有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搜查权。  相似文献   

2.
一切管理问题都是法律问题,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同样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处理不当,其结果不是侵害学生的合法权利,就是损害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本文试摭拾学生宿舍管理的几个问题,从法律的视阈作简要探析与梳理,以期使学校的宿舍管理权在法治的天空下有效行使. 一、学校管理人员可以进入学生宿舍搜查吗? 搜查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因此,搜查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只有特定的国家司法机关才有搜查权,而且搜查程序也有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刑事搜查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直接目的就是收集犯罪证据或查获犯罪嫌疑人.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刑事搜查的实施一般具有很大的强制性,以直接侵犯相对人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和财产权为代价.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刑事搜查制度,既能发挥搜查的应有职能,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成为我国搜查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有效侦查手段,它也是可能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以及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强制措施。因此,国外主要法治国家均对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规定了严格的证明标准或条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法律规范非常粗放,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侦查机关无须向第三者证明采取搜查措施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损害的搜查屡见不鲜。借鉴法治国家的成功制度和技术性规定以完善我国的搜查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时常发生冲突,突出表现在高校的招生录取权与学生的升学入学权、高校的考核评价权与学生的公正评价权、高校的惩戒权与学生的救济权、高校教育收费权与学生教育消费者权益等几个方面。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相关教育法律制度中实体法的不足、程序法的缺陷和救济途径的不畅等法律缺失是造成这些冲突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教育法律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方面的建设,则是加强高校管理并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择校权、择师权、择学权、平等权、管理权、职业设计权等视角比较学生主体地位实现途径,中国高校与美国高校存在很大不同,由此产生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差距,值得高度重视.对此提出五条宏观改革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因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权缺失带来诸多困境,有必要正本清源,对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权的理论基础——正当性进行研究,并进而完成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权的类型化研究,倡导高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权,推动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代以来,美国的校园搜查制度朝着法治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启动搜查时,学校的合理怀疑达到或者超过"合理怀疑"标准;客观充分的证据显示学生涉嫌违纪、犯罪;启动搜查的目的应当具体。在实施搜查时,学校搜查的人身侵入强度应当合理;搜查的范围不得逾越合理界限;搜查的范围与搜查目的具有合理关联;禁止不合理的同意搜查。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层出不穷的今天,高校教师惩戒则出现另一种趋势,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正在弱化,这严重影响到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探讨了教师惩戒权的弱化及其成因,并指出教师惩戒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而指出应构建科学的教育惩戒机制,加强教师惩戒权的行使,以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婚育权是高校学生依法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文章解析了高校学生婚育权的法律性质,探讨了教育立法与高校校规应当尊重学生婚育权的理论和现实根据,并以学生婚育权保护为视角对高校校规的基本价值定位——秩序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2007年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资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资助主体为政府,整体资助情况较好,但是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太小,这与民办高校自身的资助力度不够有关。为此,有必要加强民办高校自身和社会的资助力度。  相似文献   

12.
浅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是我国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师范生的礼仪教育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其特殊性.不论是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优秀的礼仪文明,还是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都需要加强对师范生的礼仪教育.对师范生的礼仪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以广西政法干院为例,介绍了加强对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探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独立学院因其自身的差异性,应探索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食品工程与机械综合大实验,集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在产权不清、缺乏监督的机制下很容易变成母体大学或者出资方的"圈钱机器",且必将引发多方利益共损。优化独立学院的产权结构,但没必要硬性强调举办高校与一个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来合作。在此基础上,突出独立学院人力资本的重要价值,必将给独立学院带来三个转变:一是成为社会资金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聚宝盆";二是真正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三是真正开创与政府、母体大学、合作企业方和社会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工作搜寻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过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向的自我认知,在综合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信息基础上,有效地建立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与匹配模型,实现毕业生与聘用岗位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围绕公立高校招生权产生的法律纠纷日渐增多。从法律性质上讲,教育行政部门与公立高等学校分工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招生权属于行政权,公立高校高度自主模式下的高校招生权也属于行政权,市场运作模式下的高校招生权属于民事权利。对行政权属性的公立高校招生权的司法审查原则包括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公平原则、依据社会公认价值进行判断的原则和执行不停止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综合测评和学生成才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生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4):82-84,90
现今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迫切的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各高校通过学生的综合测评折射出学校对学生管理和成才教育的认识,要重新审视学生综合测评意义、测评目的,重点突出高校学生工作者和学生的主体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学生管理中,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制定合理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走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的良性发展道路,真正的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时代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9.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20.
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如何实现二利益的平衡,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两的现实冲突立足,一方面探讨了我国大学惩戒权的内涵和作为大学自治手段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指出学生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在此基础上,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参照台湾及国外立法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使大学惩戒权的行使接受法律的限制。(2)设立畅通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渠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