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全称“烘云托月”,要画月亮,往往用云彩加以映衬,使之更鲜明突出。用在写作上,是指通过对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来突现主要对象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旁衬是映衬的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其特点在于利用事物间近似、联系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旁衬的双方是相映成趣的“绿叶”与“红花”的关系,借助“绿叶”之“绿”映衬出“红花”“红”得鲜艳。在写作中娴熟运用旁衬手法,能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境界,获得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一巧用旁衬,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诗文和绘画在许多表现技法上是互相借鉴,互相启发的。古代画家画“清风徐来”,或用柳枝摆动来衬托,或用鹰毛翻卷来比照,以实衬虚,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觉。同样,文学艺术遇到状写流水、月光这一类难言之物、难状之  相似文献   

3.
戏剧的评价     
“我们应当把握当下,创造未来,但我们却无法改变历史。”这是连战阐述两岸关系时说过的话——是的,历史是如此真实,人们无力改变历史,然而几千年来,有一样东西却戏剧般地在人们手中变化,那就是,历史的评价。关公的红脸,张飞的黑脸,曹操的白脸,几百年来,这三张分别代表着忠义、勇猛、奸诈的京剧脸谱早已深入人心,老少皆知。于是,一提曹操,人们便立即把他与  相似文献   

4.
方寸之地     
1.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 2.—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打败曹操手下大将曹仁。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 3.曹操打听到刘备的军师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自己身边来。他们摹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给他。 4.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扣押,挥泪告别刘备。他说:“现在失去母亲,我方寸已乱,没法再帮助您。恳请与您告别!”  相似文献   

5.
这篇小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运用历史颠覆法。在历史上 ,关羽、刘备、诸葛亮分别是忠义、仁爱、智慧的化身 ,是千百年来人们崇拜的偶像 ;但《华容道事件的真相》这篇小说却一反传统 ,把他们刻画成了徇私枉法、政治投机的蠹虫和骗子 ,从而使旧题材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 ,是因为关羽在落难的时候 ,曹操给他的“福利待遇不错”。得了人家一点好处 ,竟连国家的利益都可以出卖 ,这哪里还有半点忠义 ?关羽如此玩忽职守 ,可刘备“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就屁事也没有了”。其中的“猫腻”是“若关羽一刀结果了那厮的性命”,…  相似文献   

6.
《曹操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当时,在诸侯群雄的角逐中,刘备沦落半生,还没找到立足之地,曾两次投靠曹操,这节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在刘备第二次投靠曹操时发生的事情。 为了建立霸业,刘备是个有权谋的人物。他这次投靠曹操后,接受了董承带来的密诏,参与了结伙谋杀曹操的阴谋活动。为了怕机密泄露,就有意施展韬晦之计:藏才不露,把才能和意图有意隐蔽起来,避免外人的注意和猜疑;有意转移目标,不与外界接触,不谈国家政事,天天在后花园种菜,以伺待时机,一旦密谋成功,便占有天下。刘备的野心是不小的。 刘备投靠曹操后,曹操方面不少谋士食客曾向曹操建议要斩掉刘备,以免养虎遗患。曹操同样是个计谋很深的人。他没有采纳幕僚们的意见。他懂得“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相似文献   

7.
映衬,原系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用于写作是指从侧面描绘与烘托,用一种或几种事物映衬主体事物,使所要表达的主体在“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我的空中楼阁》就成功地借用了这种技法。  相似文献   

8.
映衬,原系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用于写作是指从侧面描绘与烘托,用一种或几种事物映衬主体事物,使所要表达的主体在“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我的空中楼阁》就成功地借用了这种技法.……  相似文献   

9.
对比趣话     
对比,又叫“对照”。指的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突显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也可以使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般来说,运用对比手法,能够使作的思想感情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也让读有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李仰臣 《读写月报》2022,(35):32-34
<正>[技法点拨]红花固然鲜艳,有了绿叶的衬托,就格外耀眼:月亮固然皎洁,有了浮云的烘托,便大放异彩。高明的作家除了从正面描绘人或物,还经常从侧面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人或物来映衬,让笔下的人或物特色更突出、形象更鲜明,收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妙效。一、以景衬人俗语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不从正面来直接描写人物,  相似文献   

11.
华容道事件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关大人以私废公,放走了曹先生。这件事使关将军的历史威信相对减色不少。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关将军原来是在刘备那个单位开工资的。徐州之战,刘备那个单位停产了,职工们都解散回家了。关将军也只好停薪留职,到曹操那里当临时工。曹操那里是财大气粗的事业单位,给关羽的福利待遇当然也不错。当然关羽干得也卖力。比如主动承包了颜良文丑的“白马坡工程”,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定额指标。曹操便想把关羽这个临时工转正。当然关羽没同意,不愿意端曹操这个单位的铁饭碗。他听说刘备那个单位又开工了,便…  相似文献   

12.
衬托作为艺术表现或艺术构思的一种手段,常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在运用上有正衬、反衬之分。衬托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用其他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这又有两种方法:一是正面烘托,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属于同一类型;二是反面衬托,以哀衬乐,或以是衬非等。《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来共商国是,先有徐庶、司马徽的介绍,后又遇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等人,这些人个个品貌非常,气度不凡,刘备几乎把他们当作了诸葛亮。诸葛亮人未出场,而其才、…  相似文献   

13.
放虎归山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想在混乱中夺取天下的刘奋,因无立足之地,到处奔波,经常寄人篱下。公元194年,做了徐州牧的刘备被吕布打败,不得不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们知道刘备不是个平常人,提醒曹操戒备他,刘备度日如年。不久,淮南军阀袁术率军开往河北,与袁绍结成兄弟联盟。刘备觉得这是一个脱身的好机会,就对曹操说要在半路上截击袁术。曹操同意了刘备的请求,让他带领5万人马前往徐州袭击袁术。刘备立即率军出发了。曹操的谋士郭嘉、程昱听说曹操放走了刘备,急忙去见曹操。程昱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们就建议杀掉他,丞相没听。现…  相似文献   

14.
明清章回长篇小说使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特别是人物性格刻画和性格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巨大的创作成就.实际上罗贯中等人的性格刻画更关注人物的整体性,是小说人格塑造的雏形.曹操属于奸雄人格,刘备属于仁厚人格,宋江则属于忠义人格,孙悟空是成长型人格,西门庆、贾宝玉等则是病态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5.
艺术衬托原系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它是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进行涂染,如烘云托月,使其明显、突出。这种技法运用于文学创作上,则是指从侧面着意描绘与烘托,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在相互映衬下,更加生动、鲜明。这正如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一样,有了陪衬的...  相似文献   

16.
《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两个主人公曹操和刘备,一般认为曹操是个傲气十足的奸雄,而刘备是个韬光养晦,谨慎沉着英雄。而我认为俩人孰为英雄尚需斟酌。课文写刘备“就下处后园种菜”,关、张二人问他“为何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刘备却避而不答。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他韬光养晦很深。然关、张乃刘之兄弟,当年桃园结义,歃血为盟,何等亲近?刘备对此二人都不信任,此可谓英雄?其二,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入府,刚至府内,曹操只问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就把刘备吓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论英雄时,刘备推三阻四,乱论英雄;当曹操单刀直入、说破英…  相似文献   

17.
衬托是一种表现手法,即为了使事物(主体)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用另一些事物(客体)放在一起陪衬或对照。它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烘托、反衬、映衬。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明显突出。它作为写作手法,则是指不直接写或少写主体,而是用大量笔墨渲染其活动的场面或背景,喧宾“托”主。故而它也被称为烘衬或陪衬。其作用一般有三个: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境,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如《琵琶行》开头借“枫叶狄花秋瑟瑟”的萧瑟之景烘托作者与主人离别时的悲凉心境;《党员登记表》开头对暴风雪肆…  相似文献   

18.
把两类相反、相异或相对的事物及情景并列在一起作艺术的描写,让它们或者相互映照或者烘托其中主体事物,从而使形象更鲜明,主旨更突出,给人以新奇警策的美感,这就是映衬艺术。在诗歌中,尤其是古代诗歌中到处闪耀着映衬艺术清辉。现以一些常见的古诗为例,领略映衬艺术的风韵。  相似文献   

19.
[教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2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讲述图意。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观察,理解留意,有条理地讲述图意。2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从而教育学生遇事要肯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投影片4框,录音带一盒。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添画、激趣1(黑板上画有三个“圆”)我们平常见过,用过的很多东酉都是圆圆的,谁能在这些圆上添几笔,使它们变成一样我们爱玩的体育用品,或常见的用具。(请三个小朋友添画,放音乐。)小结:…  相似文献   

20.
【前面的故事】刘备起兵以后,在各路诸侯混战之中,始终站不稳脚跟。好容易得了徐州,又被吕布攻占。直至被吕布攻打得无处存身,无奈只得投奔曹操。曹操当时已是声威赫赫,不但身为丞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刘备后来随曹操灭了吕布,回朝面见献帝。献帝见是同宗,有意笼络,拜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按世谱排列,刘备还是献帝的叔父,从此人称刘皇叔。他胸怀匡复汉室的大志,却苦于没有实力,为了不让曹操看破,终日小心翼翼,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装出一副平庸老实的样子。而曹操却一直没有放松对刘备的戒心,由此才生出下面这段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