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同海德格尔思想与东亚文化的密切关系,然而在海德格尔的名篇《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中,海氏对东西方文化的哲学阐述并不深刻,其目的是通过东西方对话的形式,逐步追问语言的本质、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进而把语言及其本质一并纳入贴有海氏标签的哲学下。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有影响、也最晦涩的哲学家之一。其哲学深邃博大、恣肆汪洋,无论是哲思视野还是概念术语都迥异前人,且其思想在不同时期各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这些都使得海氏哲学象云雾弥漫的山峦,让人难窥其真面目,为之作传诚非易事。然张祥龙先生的力作《海德格尔传》却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艰难的工作。作者早年沉浸于道、儒之中,后在海德格尔哲学中领悟到东西思想融通的可能,进而到美国深造,深入海氏哲学殿堂之中,其多年运思的结晶——《海德格尔思想与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并没有单独地去研究哲学范畴。可以说,并没有把对哲学范畴的研究和评价分出来列为特别的一项课题。因此,在他们的著作中不可能见到任何包括关于解决哲学范畴的分类和体系等问题的轮廓。其实,那样做也是不必要的。相反,无论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蒲鲁东主义时)还是列宁(首先在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时),都辛辣地嘲笑过以事先建立的范畴体系为基础去分析现实生活过程和现象的任何企图。因为这种认识方法,实质上不可能使研究的进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历来被视为"反哲学的哲学著作",代表着后期海氏的存在主义思想变化,其中以对艺术、哲学、时代本质的探索最为切要,试图通过解读哲学与时代显现无蔽之真理。此处的讨论,依书中六篇文章的排布,大致按照原书艺术、哲学、历史的内容类别,分为存在性、对时代世界的意义、认识方式、存在历史四方面,尝试从通观的角度对海氏真理观念进行理解,展示其一般形态。  相似文献   

5.
<正> 朱熹,是我国封建时代唯心主义哲学集大成者。他综合了从先秦以来的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体系大,并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但只要我们抓住其基本的哲学范畴,剖析其基本的骨架,便能如实地反映其体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纳粹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和承继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具有独特眼光的解构大师德里达从精神入手,沿着海德格尔与西方传统精神之间的断裂和欲说还休的牵连,深入海氏思想深处找到火焰和灰烬的纳粹隐喻,用海氏的哲学文本反抗纳粹主义。德里达发现海德格尔的经过沉默和引号净化后的精神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既包含了善的因素又包含了恶的因素,火焰燃烧过后带来灰烬,一如纳粹引燃的战火和集中营里的大屠杀。然而,德里达对海氏与纳粹的关系采取的这种既谴责又宽容的态度,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张传开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2007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作者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在总结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诸多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范畴理论及其构架;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了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四章概述了我国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贡献;第五章阐述了当代西方哲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启示。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高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理论的构架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建设性的对话,厘清两者之间的界限,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班社)《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出版@班社  相似文献   

8.
哲学范畴是哲学的重要概念,课堂教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哲学范畴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哲学范畴既能够有助于阐述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哲学范畴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与十—世纪中国大画家石涛的画论在艺术本性的追问方式、艺术创造的实质、艺术的尺度与艺术的实践意义等诸方面,都不无相通相释之处,海氏哲学仿佛石氏画论的本体论原理,而石氏又正可成为海氏的一个合理的阐释性文本。  相似文献   

10.
哲学范畴解释是哲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和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哲学范畴解释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存在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只要按照哲学范畴的认知规律,结合其他科学认知范畴的比较研究,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就可以突破哲学范畴解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先秦时期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其自然哲学思想是我国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提出了“气”,“化”,“道、三个哲学范畴,并初步提出了辩证法观点,他的哲学的性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基本规律,数学反映了哲学范畴的数量侧面,本文讨论了数学关于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对孔子哲学抱有偏见,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孔子不是一位哲学家。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如果说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其重要人物的话,那么,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是任何历史人物都无法相比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与海德格尔的精神实质确有相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向本源的溯求、让成其所是以及对“自然”和“神圣”的敬畏三个方面,这是基于两者相反相成、一体两面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求真理想而产生的对话。但面对生存的困境,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对于生命,老子主张“贵身不贵生”,海氏主张“向死而生”;对于技巧,老子主张“绝巧弃利”,海氏主张“泰然任之”;对于时代的困乏,老子主张“复归婴儿”,海氏主张“置身深渊”。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与海氏的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互释。  相似文献   

15.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诞生归结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图主义虚设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对于当时对尼采哲学所谓的“虚无主义”问题的批驳与澄清。海氏对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给予了“仍是在传统形而上学遗忘存在之中思考虚无主义”的结论,称尼采只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海氏对尼采之“虚无主义”的深刻误读说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学”痕迹及其无视尼采的生命本体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孙周兴先生翻译的《林中路》,总的来讲,准确、简洁、流畅、典雅,既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海氏著作的晦涩玄奥,又很好地传达出了其神韵本色,但有两处翻译却值得商榷。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分析了孙先生之所以这样翻译而读者之所以也容易接受这种翻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圣经》并不单单是一部宗教著作,更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但是我们对其关注还未达到与其文学地位相当的程度。从中国文学的视角可发现《圣经》对中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物质、实践和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对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规定实际上是以浓缩的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本文拟就马哲中"实践的矛盾特征及其双重否定"的考察与审视,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