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7,(30):15-15
我任职于一家美国咨询公司,作为公司驻中国的唯一全权代表,众人看来万般风光的我过着SOHO-族和四处奔波女“飞人”的双面生活。“商场如战场”,不论是SOHO还是“飞人”,瞬息万变、变化莫测的商场决定了人在哪里办公室就在哪里。为了满足平时我要移动办公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博客"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萍 《图书馆学刊》2007,29(2):136-138
“博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甘示弱地引进博客,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馆博客网。目前图书馆博客网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三个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图书馆合理地利用“博客”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服务。随着3G时代的到来,“博客”家族的新成员“移动博客”也将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这种全新的电子政务模式正在成为“可能”。现在,多个省市都在建立移动电子政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及时、多向、直接的沟通、互动渠道。  相似文献   

6.
王亚  袁媛  王敏 《新闻前哨》2006,(4):37-38
一、内涵广阔的“移动电视” 现在,有关移动电视的类型很多,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年底热映,很多热爱冯氏电影的观众都对“贼艺大比拼”那一场印象深刻:“贼公贼婆”刘德华、刘若英与以“贼王”葛优为首的李冰冰拼斗正酣,便衣警员“黄雀在后”,利用移动高科技将犯罪记录在案,并做出大量分析,这时HP的标志便出现在影片中,HP的笔记本电脑大显身手,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早2004年,各大移动通讯运营商把其看作是下一座金矿。IDC报告指出,在国内市场,手机电视是2005年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力推广的移动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9.
魏晓风 《视听纵横》2005,(6):120-120
人群移动,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特征,也是目前社会最大的变数。如果说.过去“办公室”这个“点”,为纸质媒体带来繁荣,“家庭”这个“点”给电视以逞雄空间的话.那么,人群的移动,则为广播的振兴和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和大好的机遇。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加速。大批农民离土离乡,进城打工;城市的延伸.使“上班族”花在路上的时间增加;旅游业的兴起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郑红  王继成 《传媒》2023,(20):46-48
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是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但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在打造这一新型传播阵地时,普遍存在用户规模小、黏性低、互动弱等问题,面临着客户端有“端”、缺“客”、少“动”的窘境,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商业社交平台等不同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本文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看厦门”APP实践为例,解析客户端迭代升级背后的用户密码,为地市级媒体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媒网社区的传媒学术论坛上,曾有个帖子:“如果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广播的特性,你的答案是什么?”大家的回答是“流动”、“随时随地耳听八方”、“在车上听、走路听、去北极听、上珠峰听、上班听、做饭听、走着听、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听”。这就是广播的独特优势,即移动性和伴随性收听。  相似文献   

12.
手机电视的实现方式及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宰飞 《声屏世界》2005,(5):44-45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以“手机看奥运”为主题的手机电视业务。借助奥运盛会,手机电视业务“浮出水面”。早在2004年2月,在中国国际拳击公开赛暨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洲资格赛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联通与广东卫视合作,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基于CDMA1X的手机电视业务,并将此次赛事的实况搬到手机上。在全面进行试验的基础上,4月份,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紫光笔记本电脑针对国内日益高涨的移动办公热潮,推出了“移动专家同行2002”行动,携手更多的分销商共同开拓笔记本电脑市场,同时也揭开了笔记本电脑渠道革新的序幕。清华紫光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黄俊杰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紫光笔记本电脑将继续倡导“移动专家”渠道策略,并进行渠道“扁平化”  相似文献   

14.
栾轶玫 《视听界》2012,(6):125-125
互联网的到来将人们从先前的“沙发土豆”状态,即一家人聚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的这种习惯改变了,客厅不再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角,而电视机也不是日常生活的常伴媒体了。电脑轻而易举地将人们变成了“鼠标土豆”,一人一台电脑,分而治之。随着移动互联的到来,手机作为“新进入者”也参与到这场新的受传习惯改变的革命中来了。  相似文献   

15.
当今,计算与通讯结合得愈紧密,计算工具通讯,通讯工具计算……未来,移动计算将是IT技术发展方向之一。“Notebook(NB) WLAN”的模式了逐渐成为“OA”的主角。在此大潮下,Intel“捆绑”地发布了“迅驰”平台,新一轮的角逐屹然开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9日,Intel发布了中文名字为”酷睿”的新款双核处理器。作为Intel“欢跃(Viiv)”平台和代号Napa的下一代“迅驰”移动平台的核心组件,“酷睿”再次帮助Intel向人们展示了其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7.
移动应用属于一种客户端形式的服务。在线类移动应用基于C/S架构,在其设计与实现中要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方面考虑,并进行性能优化,尤其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交互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移动应用将检索服务、阅读服务等图书馆基础服务拓展到移动终端,并与开放平台进行融合,实现了外部功能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嵌入式服务。将具有移动应用特色的信息推送服务引入到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当有最新消息时,为读者提供更新通知。同时使用widget技术,将书目检索与阅读服务功能做成桌面插件形式,用户可以将之放到桌面,“一键式”使用具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19.
王睿 《今传媒》2005,(12S):63-66
“电视长了脚,跟着乘客跑。”是人们对移动电视最形象的描述,移动电视正在从广电系统的—个项目变为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疯长的重要一环,并将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冰冻”状态迅速融化,而且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7,(21):55-55
Jack是个标准的商务人士.常年出差在外的工作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多移动办公的经验。而与别人不同的是.在他的旅行提包里,除了普通商务人士所必备的笔记本电脑外,还多了一台轻巧便携的打印机-“腾彩”PIXMA iP90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