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巴跳"作为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但具有健身、娱乐身心的体育功能,还折射着纳西族人民几千年的社会形态、艺术观念、人生哲理、宇宙哲学等等,可以说它是对纳西族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对"东巴跳"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采取访谈法等对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大安村藏族村民在祭祀仪式中的"锅庄舞"和周边纳西族祭祀仪式中的"打跳"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丽江地区纳西族和藏族的祭祀仪式有着明显的文化涵化现象,处于"文化孤岛"中的藏族村民也在刻意的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标示着民族身份的符号就是祭祀仪式中的"藏族锅庄舞"和"纳西打跳"。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东巴跳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它深深植根于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吸吮着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向人们展示着纳西族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文章分别从纳西族东巴跳的起源,纳西族东巴跳的传统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阐述,为纳西族东巴跳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打跳是丽江地区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积极推进,纳西族打跳因其群体性、娱乐性、民族性和简单易学等特征已成为了丽江地区各种人群的日常健身项目,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族人群参与其中,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初显成效。利用文献法对纳西族打跳的起源与发展、动作特征及功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了打跳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其在全民健身应用中的对笋。  相似文献   

5.
纳西东巴跳武与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彩云之南。她美丽富饶,得天独厚,素以"动植物王国"著称,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秘境中,聚居着28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丽江,位于云南高原西北部,享有"山国小苏州"之美称。她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而且那里生活着勤劳朴实、刚烈重义、自强不息、亲和进取、容纳百川的纳西族。纳西祖先发明的东巴象形文字,稀世罕见,奇特珍贵。东巴文化,轻力无穷,举世瞩目,名扬四海。特别是(磋模)象形文跳谱的问世,更是为学术界带来一份惊喜,倍受舞蹈界和武术界的极大关注。纳西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纳西族独有的体育项目东巴跳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东巴跳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功能,且其所体现的民族传统、社会规范教育的社会价值以及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十分丰富,在文化大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狩猎、军事和交通的需要,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很早就有滑雪活动了.关于我国滑雪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早在一千三、四百年前,居住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族,以"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地多积雪,惧陷坑井,骑木而行."这就是说,室韦族以打猎谋生,食动物的肉,以其皮毛作衣裳.那里地面积雪深广,人们走路时怕掉进陷井、陷坑,于是便"骑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东巴教的跳神舞蹈(东巴跳)里的战争舞蹈,保留了较完整的原始形态。通过这种原始的战争舞蹈,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武术在发展初期的一些情况,以及战争舞蹈在武术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能为中国武术发展史提供一些佐证。 纳西族是云南省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古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髋关节转动角度及肩髋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撑腿具有“早”、“拧”的技术特点。即:“早”———起蹬早,使踝、膝、髋关节在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垂直通过身体重心;“拧”———支撑腿在蹬离地面过程中,支撑脚与地面有拧转蹬地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丧"是土家族的丧仪民俗,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对土家族"跳丧"民俗的活动形式与内容、"跳丧"民俗传承中的不同名称及其意涵、土家族"跳丧"文化的分布地域、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和转型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土家族"跳丧"的几类名称区分出不同的流派,土家族"跳丧"典型流派"撒叶儿嗬"的名称不仅是"丧歌"的拟音而且极可能具有实际的意涵,土家族"跳丧"分布于整个土家人聚居区而不仅限于清江流域,体育是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和主动转型的最佳路径与载体。  相似文献   

11.
东巴跳源考与属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纳西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东巴跳,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吸收了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还受到外来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自从古纳西象形文舞谱被介绍以来,舞蹈界与体育界都给予了充分关注,舞蹈界认为东巴跳是舞蹈,而体育界则认为是武术,有的学者还提出它既是舞蹈也是武术.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它的渊源,从而进一步澄清东巴跳的起源问题.并对东巴跳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舞蹈而非武术.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呈现 (一)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50人 (二)教授内容: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第一次课,下同)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双人跳绳"由两人摇绳,一人跳"基础上开展的,是双人花样跳的基础技术,在此技术上发展有"车轮转身跳" "车轮换位跳"以及系列组合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动作不复杂,但是示范较困难,无论是师生合作示范,还是生生合作示范均不易到位,因此尽量采用视频辅助示范,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双人转身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促进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仔细阅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3期"立定三级跳远中的‘三跳’的技术要求"一文后,笔者认为,文中对立定三级跳远三跳的总结——"第一跳要‘弹’,第二跳要‘飞’,第三跳要‘拼’"非常准确、形象,且符合技术动作的原理。但在一次训练中,笔者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纳西族和彝族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艺术文化及不同生活习俗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不同技术结构、不同风格和不同特点的民族打跳运动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二者之间虽有亲缘关系,但其打跳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形式、风格、动作本质和意义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等变量因素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自从某校校长带领学生在大课间跳"鬼步舞"火了之后,各地学校大课间的"鬼步舞""街舞"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天津某小学1000多人大课间齐跳"街舞";4月,江苏某小学将"鬼步舞"引入课间操;5月,黑龙江某小学500名学生课间操齐跳"鬼步舞";甘肃某中学学生课间操齐跳"网红舞"……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增加了魔兽项目开始,WCG赛场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给我们带了感动,完美人族Insomnia和中国传奇巨星Chinahuman也是在那一刻诞生,他们在决赛谱写的3场畅快淋漓的人族内战直到现在还记忆尤新。2004年结束了混乱之治的魔兽年代,开始转入更加混乱的冰封王座时代。从王者Grubby与霸王Zacard在WCG2004决赛中演绎兽王争霸开始,每一界的WCG都会让我们激动万分。2005年,新一代的人族领袖Sky接过了前辈Chinahuman的旗帜,继续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人族力量。连续拿下2005年和2006年WCG世界冠军的Sky,成为第一个入选WCG名人堂的魔兽选手。王者Sky没有止步,2007年再度驰骋,在WCG2007半决赛上击败最大的对手Moon进入决赛。世事难料,虽然最终饮恨,但Sky却早巳被烙下了"世界最强"的印记。印使在异常低  相似文献   

17.
上课伊始,师:同学们,我们课间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生:跳皮筋、跳绳、打口袋。师:"跳地蹦"的玩法同学们都爱玩,老师准备了四条皮筋,下面咱们就玩"跳地蹦"吧!在玩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同学们可以不限姿势跳,每跳一轮组长负责升高高度,  相似文献   

18.
<正>一、十字单(双)脚跳练习方法:将两条短绳摆放成"十字"形状,练习者站在任何一个区间内按顺(逆)时针进行单(双)脚连续跳练习(见图1),跳的方式可以选择正面跳也可以选择侧身跳,以连续快速跳跃6圈为宜。注意事项:在跳的过程中,双脚尽可能不要触碰绳子。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初级环节1.针对不会摇绳、手脚配合差的学生的教学策略针对不会摇绳、手脚配合差的学生需要进行一些"摇绳"和双脚跳相结合的基本练习。如,可进行徒手空摇跳练习,即,双手徒手连续做"摇绳"动作同时两脚连续跳的"空摇"跳练习(图1-1);可进行一手持绳"一侧摇绳"跳(双手交换持绳),即,一手持短绳另一手徒手做连续摇绳动作同时双脚连续跳的"一侧摇绳"跳练习(图1-2);也可进行左手持绳"一侧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云南省纳西文化研究领域有过突出贡献的众多专家与学者进行访谈与交流后,收集到了纳西文化的许多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关于纳西族特有文化——东巴文化的许多珍贵材料;对纳西打跳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演进以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对纳西打跳得出以下多种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