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新型溶液除湿冷水机组,该系统可以由60~80℃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平板集热、余热废热等.对该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蒸发温度、再生温度、环境空气温湿度、封闭制冷循环和再生循环空气流量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参考工况下制冷量为2.5kW,性能系数达0.37,制冷性能良好;再生温度和环境空气含湿量对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较大,而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较小;同时,为了使得系统能够经济运行,再生空气流量不宜过大,而封闭制冷循环空气的流量也需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制冷循环的过冷对制冷系数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制冷剂在节流前的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及循环的制冷系数比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设定飞机参数的条件下,以现有的实验模型为研究平台,提出了一种机载小功率热电制冷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考察了该系统在3种不同飞行高度运行时制冷量与制冷系数的变化曲线.然后,利用熵产最小法评估了系统的性能,并计算出系统的代偿损失.通过电功率实验,得出了制冷系统的功耗变化曲线,其峰值小于机载装备可提供的最大电量,由此证明了小功率热电制冷系统应用于机载设备的可行性.制冷系数、制冷量及系统熵产与飞行高度和电流有关,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数据,得出工作状态下制冷系数的最优值,并提出可最大程度利用热电制冷系统优势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用制冷剂R22替代制冷剂R12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文章在理论和实验中对两种制冷剂在制冷量,压缩功,制冷系数等方面加以分析,并在如何改进其制冷性能,提高效益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2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在给定中间压力下,蒸发温度Te、热源温度Th和冷却水温度Tw对2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热耗量qCW、热源耗热量qG和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对循环性能系数的影响要低于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时循环的一次用能量要明显高于压缩机处于系统的低压区;压缩机处于系统低压区时循环性能要优于压缩机处于系统的高压区.当中间压力给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热源温度,使得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1 浓溶液与稀溶液实际上 ,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粗略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通常把含溶质较多的溶液叫做浓溶液 ,把含溶质较少的溶液叫做稀溶液 .按其所含溶质的量而言 ,不同物质的浓溶液和稀溶液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不相同 .例如 ,通常的浓硫酸是指质量分数为6 5%以上的硫酸溶液 ;浓盐酸则是质量分数为2 5%以上的氯化氢的溶液 .在此含量以下的均称为稀酸溶液 .因此浓溶液与稀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其关系是 :浓溶液 加水加溶质或去水 稀溶液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某溶质在一定量的…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从增大热源可利用温差考虑,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计算了低压发生器压力(中间压力)和中间溶液浓度变化对系统热力系数COP和热源可利用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生热源温度85℃~95℃的范围内,中间压力在1.6KPa (12mmHg)和2.2KPa (16.5mmHg)之间取值新型循环有较高的热力系数和较大的热源可利用温差。  相似文献   

8.
1 铜与浓硝酸的实验改进 1.1 实验装置 集气瓶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产生的有毒气体.微型小烧杯为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橡皮塞用于密闭整个装置,防止产生的有毒气体逸到大气中.  相似文献   

9.
除湿制冷用优良吸附剂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制吸附剂 (DH 5 0 ,DH 70 ) ,硅胶和 13x的除湿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测定了DH 5和DH 7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 ;对DH 5 ,DH 7,硅胶和 13x用于除湿制冷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吸附量、空气湿度、再生温度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对固体除湿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DH 5和DH 7的除湿制冷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吸附剂 (硅胶和 13x) .DH 5和DH 7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0 .72kg/kg和 0 .73kg/kg ;在 10 0℃条件下再生 ,DH 7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硅胶的 2 .2倍 ,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是硅胶 1.9倍 ;在较高再生温度(2 0 0~ 2 5 0℃ )下 ,DH 5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 13x的 1.3倍 ,单位质量DH 7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 13x的 2 .2倍 .  相似文献   

10.
在将气体热交换器、吸收器和蒸发器视为一个整体的简化基础上,对复合机中的主要设备--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建立了平衡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为满足较低蒸发温度的要求,复合机所采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和发生终了温度.通过对性能影响因素如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发生温度、溶液热交换器效率、溶液循环倍率等的分析,结合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条件,确定复合机的合适运行温度为:蒸发温度-20-15℃、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25-30℃、发生终了温度80-95℃,其对应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在0.11-0.55之间.  相似文献   

11.
An exhaust heat recovery generator is proposed to be integrated with conventional gas-fired triple-effect LiBr/water absorption cooling cycles to improve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As a case study, simulation of the novel cycle based on promising parallel flow with cooling capacity of 1 150 kW is carried out under various heat recovery generator vapor production ratios ranging from 0 to 3.5%. The life cycle saving economic analysis, for which the an- nual gas conservation is estimated with Bin method, is employed to prove the worthiness of extra expenditu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gas saving revenue is obtained at 2.8% heat recovery generator vapor production ratio with 42 kW exhaust heat recovered, and the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is improved from 1.78 to 1.83. The initial investment of exchanger can be paid back within 7 years and 9 000 CNY of gas saving revenue will be achieved over the 15-year life cycle of the machine. This technology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and present desirable economic effects, which is feasi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iple-effect absorption cycles.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1.62at%-Er^3+ Y0.5Gd0.5,VO4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谱,光谱显示该晶体在382、525、1536nm有很强的偏振光吸收峰,且偏振光(E∥C)吸收远强于σ偏振光(E⊥C)吸收;通过计算可得,吸收截面分别为2.95013×10^-20cm^2、2.57757×10^20cm^2和1.15504×10^-20cm^2;其荧光发射(^4I15/2→^4I11/2跃迁)峰值波长在1524nm,半高宽度为72nm;415/2^I→^4I11/2跃迁的荧光寿命为3.1ms,光谱特性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潜在的高效率激光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沸石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沸石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SDS改性沸石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投入量为0.2 g;平衡时间为25 min;随着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大;溶液中其他阳离子存在竞争吸附。吸附过程可用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吸附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常规地源热泵相比,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的地埋管换热器热阻更小,在制冷工况下具有更低的冷凝温度,在制热工况下具有更高的蒸发温度,因此它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系统无需二次换热回路和循环水泵,因此具有更高的系统性能系数.然后,根据实测数据对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实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系统建立在中国湘潭,其U形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置于水井之中,地埋管换热器的长度为42m,外径为12.7mm.测试结果表明,在制热工况下此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最大值为5.95,平均值为4.7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在25℃下,用粒径为2-3mm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5%。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22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同时对吸附等温线及其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6.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某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比较不同冷热源运行策略、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该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以冷却塔为辅助散热设备,使得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向土壤散出的热量和从土壤中取出的热量相等.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厂房建筑进行了全能耗分析,并对冷却塔及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进行计算.然后提出2种运行方法对冷却塔进行启停控制.比较墙面与屋顶不同颜色时建筑能耗特性,结果表明:供冷季节黑色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冷负荷是白色外围护结构的1.2倍;建筑保温性能相同时,以风机盘管为空调末端,热泵机组的年能耗比辐射地板系统大44.7GJ.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合成了对-二[(2,4-二羟基苯基)偶氮基]苯和对-二[(5-甲基-2-羟基苯基)偶氮基]苯两个二偶氮化合物,用红外和元素分析证实了相应结构与所设计结构相符.两个化合物均在300-500nm之间有较强的吸收,是良好的紫外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