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花阴》和《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两首词,它们分别是李清照早年和晚年的代表作,分别代表了词人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编者选录这两首词,一方面是想让学生将其与前面苏辛的豪放派词作进行对比阅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词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感和风格。就两首词中相同的意象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鉴赏原则,更好地理解词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酒是李清照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将它作为解读李清照词的一把钥匙,以生活、时代背景为基础,进而深入词人的内心世界,从三个方面赏析酒意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清照词作中花意象的数量相当多, 基本集中在梅、菊、桂、荷、海棠等花。这种选取既与她身世经历有关, 也与宋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花意象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 是女词人的心声, 也是民族与社会的心声。同时, 女词人喜欢将花意象与特定的时间、季节、气候、心境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4.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上大量填写咏梅词的词人之一,他赋予了梅花以丰富的内涵,透过其词作和词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创造性,我们可以充分感受词人寄托于梅花身上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同时其咏梅词以词旨深藏,词意幽深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宋词幽微深曲、韵味悠长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梅词,继承前人,梅我合一。以女性细腻的笔触赋予了"梅"丰富的内蕴,词人以梅自况,既表现出豪迈自信的情感追求,又流露出细腻婉约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李清照的梅词能够从整体上认识词人性格的两方面倾向。  相似文献   

6.
易安词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词人注重对花的品质的描绘,抓住花的风神韵致,词人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  相似文献   

7.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  相似文献   

8.
《花间集》共选十八位作家的词作,这十八人的地理分布具有鲜明的巴蜀特色。这种地域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地理原因。蜀地据险而安的地理形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移民"词人,并培养大批本土词人。二是人文地理原因。两蜀经济繁荣,具有发达的文化教育传统,且拥有丰沃的艺术土壤,尤其是高超的乐舞水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共同形成了花间词人分布的巴蜀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9.
《花间集》的内容大多描写旷男怨女风花雪月的缠绵相思,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花间词人在心灰意懒之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亡国破家之恨。在传统的黍离之悲文学中,春秋吴越、六朝、隋、五代、南宋的亡国之鉴被题咏的频率最高,几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题材。本文就是此为生发点,来表现他们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10.
西蜀花间词派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受长安花间词派的直接影响,二为西蜀君臣对花间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西蜀花间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其花间词虽源于长安花间词,但却有着其自身的个性风采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