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有人的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和环境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驾驶员如何对待和克服驾驶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保证行车安全,与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和安全态度、动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驾驶素养,是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驾驶员的驾驶素养缺失的现象,并对如何形成良好的驾驶素养进行了阐述。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和自我学习,驾驶员才能形成良好的驾驶素养,才能真正做到杜绝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3.
李同根 《考试周刊》2013,(26):194-195
当代社会汽车日益增多,随之增长的交通事故给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因此,创造一个较为安全的交通环境无论对人类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大事。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安全驾驶行为,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影响不安全驾驶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驾驶技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学生的心理素质紧密相连.学生的气质、性格、情绪及对心境造成影响的道路交通环境、气候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安全行车.在公安学专业开设驾驶心理课程,加强安全驾驶心理教育,提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是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繁荣带来交通事业大发展,而发展引来了交通事故的频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好坏决定着驾驶员素质的高低,驾驶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交通事故的多寡。种种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产生大量的“马路杀手”,而一些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与驾驶员培训机构对驾驶职业道德的教育不力有关。本文给出了应对驾驶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车辆的逐渐增多,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的严峻,在驾驶人引发的事故中,大部分都是由于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所导致的。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因此要加强开展驾驶人的安全意识的培养。本文对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新驾驶员驾驶汽车肇事的重大交通事故。而在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中,新驾驶员技术不娴熟却仍坚持开快车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强化新驾驶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其心理建设,对杜绝出现马路杀手,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人数中一直占较大比例。在国内外职业驾驶员健康与交通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物流运输驾驶员健康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分析了平台需求,构建了平台系统总体架构。该平台具备智能终端数据采集以及云计算技术框架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功能,可实现物流运输行业驾驶员健康及安全动态实时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的原因而发生事故的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驾驶员有一种潜在的感觉意识对正确驾驶车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训驾驶时要把这种感觉意识为主要内容来教。  相似文献   

10.
乙刚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608-608
<正>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如果驾驶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一、安全行车的注意事项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从事汽车驾驶车辆已二十余年,在多年的驾驶工作中,认真、负责、安全正点的完成每一次领导交给的任务。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操作技能,使我能独立处理雪、雨、风、泥泞等多种情况,然而在驾驶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要开好一部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车驾驶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过程,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交通事故多发,重点要抓源头管理,加强驾驶员培训工作;注重驾驶员的日常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严格执法,充分发挥交通事故抑制作用;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车辆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学安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驾驶操作技能教学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确保驾驶操作技能教学安全的途径与措施。以求提高汽车驾驶员培训中的教学安全,提升教练员和学员的安全意识,供教练员、学员和驾驶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危险驾驶罪的"道路"应当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道路"相一致,危险驾驶罪的对象仅限于机动车。在认定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时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综合判断。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甚至与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探寻其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合理界定相似罪名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教学安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驾驶操作技能教学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确保驾驶操作技能教学安全的途径与措施.以求提高汽车驾驶员培训中的教学安全,提升教练员和学员的安全意识,供教练员、学员和驾驶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通安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驾驶员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以求和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6.
安全驾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必需品,很多家庭都购买了汽车。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驾驶人突破4亿人,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98亿辆!汽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隐患。哪些原因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呢?由于酒驾或者疲劳驾驶造成驾驶员反应速度变慢是很大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夏季经常出现暴雨,导致路面迅速积水,这些积水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给驾驶员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为了保证雨季汽车的行使安全,驾驶员一定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雨季安全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驾驶员队伍也日益壮大.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如何通过加强体育运动,提高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等素质,促进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夜间汽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要严格控制车速,并且尽量避免夜间超车;按规定使用远近灯光交替示意;夜间要注意从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注意行车间距。结合自身三十年汽车安全驾驶经验,系统介绍夜间汽车驾驶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应急疏散交通特征的车辆跟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应急交通疏散车辆跟驰模型(EECM),模型首次在车辆最小安全间距的动力学推导过程中纳入驾驶员心理行为影响因素,使得跟驰过程更客观地反映在紧急疏散状态下的交通流和疏散驾驶行为特性.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传统跟驰理论与应急交通疏散跟驰特性的区别,并进一步进行驾驶员问卷调查对应急交通疏散条件下的驾驶心理行为特性进行统计分析,提炼出驾驶员行为差异分布系数和经验判断系数2个参数,并将其纳入车辆安全间距的动力学推导过程,建立了基于驾驶行为特性和最小安全间距的应急交通疏散车辆跟驰模型,应用GPS技术对北京东三环劲松路段高峰小时交通流跟驰数据,对EECM进行了比较验证,结论有力地支持了EECM模型及问卷量化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