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静摩擦力1.掌握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思路静摩擦力是当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而相对运动趋势的引起有两种情况,一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因此,在具体分析静摩擦力有无时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产生静摩擦力的原因即用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二是从力的效果上即力与运动的关系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点扫描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及特点静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并且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而且接触面是粗糙的,两物体还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  相似文献   

3.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时是阻力、有时是动力、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提供两种分析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1 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分析静摩擦力是在紧密接触的物体和支承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运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切线方向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相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一种产生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在物理学中将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动摩擦力,将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是两个物体间必须要有挤压,即物体间存在压力  相似文献   

5.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便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被动性质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0~fmax)内变化.下面举例说明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的三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和计算 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可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计算其大小.  相似文献   

6.
静摩擦力分析方法初探张先岭(山东省成武县第七中学274200)⒇静摩擦力是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它的取值范围可以从零到某一最大值;它的方向总是沿两物体接触面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8.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间就会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然而,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感到很困难。为帮助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处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0.
有关静摩擦力问题的处理;静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静摩擦力产生于两个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且具有挤压作用、没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依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4.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同学们学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做到下面的“四要四不要”。一、要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不要认为产生静摩擦力一定有外力作用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①物体直接接触;②两接触面均粗糙;③接触面上有相互作用的弹力;④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中,前三个容易看出,后一个较难分析。因为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相对运动趋势。因此,许多同学认为:要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必须有外力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相对运动趋势的产生既可由起外,力如引图起1,也…  相似文献   

15.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并达到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就会发生突变.这个特定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改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解决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突变情况,找出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或位置.一、静摩擦力发生突变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的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静摩擦力为零的状态,是方向变化的临界状态;静摩擦力到达…  相似文献   

16.
刘培永 《教育文汇》2014,(17):47-48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奎 《教师》2013,(7):69-69
关于摩擦力,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8~59页有相关表述,摘录如下:(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rictionalforce)。(2)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滑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对于摩擦力做功学生也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对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静止式匀速运动中物体间的摩擦力此时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决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若趋势不明显则可假定二物体间无摩擦而其它条件不变视其加速度方向即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在这里关键不要把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学生常有的一种错误想法是“摩擦力永远与运动方…  相似文献   

20.
静摩擦力产生于保持相对静止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其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