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 《高中生》2011,(12):44-44
“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也许可以再等一会儿。”“先休息一下,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聊会儿天。”“这件事我明天再做吧。”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而惰性总是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2.
星期五是校运会,这下,我总算有时间完成我们组关于"小学生睡眠时间是否充足"的问卷调查啦!于是,我便当起了调查员,穿梭在各个楼层之间。先来调查五年级吧!我在我们班选了五个同学进行调查,他们都很配合,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再挑战高年级!我一步一步爬上楼梯,去六年级做调查。我走进六(4)班,同学们理都不理我,一直盯着大屏幕看。哇,原来在放电影啊,我也想在这里看看,但我必须得先完成任务呀。我走向一个同学,说:"能不能帮帮忙,填一下这张问卷调查表?"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做合一"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思想解决了生活中如何施教的问题,他指出了"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法,其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  相似文献   

4.
可爱老爸     
我有一个"懒"爸爸。"爸爸,吃饭了。""你们先吃,我一会就来。""爸爸,关灯睡觉吧。""你们先休息,我赶完这点工,一会儿再睡。"我的老爸就是这样,除了工作,别的都"懒"得做。老爸经常很迷糊。  相似文献   

5.
妈妈对我非常好,很爱我。然而有一次,我们却发生了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冲突。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我已经辛苦了三个月,再稍加修改就非常完美了。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书房。"儿子,快点出来喝汤。""等一下,我马上出来。""汤要凉了。"全世界的妈都一样。也就过了五分钟,门被推开,老妈端了一碗汤,站在我的身旁,做了一件让我崩溃的事情,她拿起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我要学"的氛围中学习,不但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能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知识能为生活服务,这样就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在"做"中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很多学生愁眉苦脸,写作时抓耳挠腮。学生为何对习作不感兴趣,是他们天生讨厌这件事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拾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一个有趣的题目,自由的表达空间,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就可以让习作有趣起来。一、让题目变得有趣类似于"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等等写人系列习作,还有"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记一件事的习作,写来写去总是这些题目,怎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呢?如果换一个题目呢?我们给常规的习作题目做了适当的改变。例如,我们常常会遇见介绍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8.
不值得……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语言里最危险的一句话,是用"不值得"三个字开始的。有一天,我积压了不少工作没有完成,可是我一定得赴一个约会。我手头只有半个小时可用,而我有一件工作一定得完成。我心里在说:"只剩了半个钟头,不值得着手做这件事。"我们常常发现能用的时间不多,可是要做的事却不少,工减料  相似文献   

9.
"做人,总要信。"这是电影《岁月神偷》里的台词。从念小学开始,我们就在老师和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写过无数篇有关梦想的作文--"我要做科学家""我要当画家""我要成为老师"……结果20年后再看,想做科学家的也许去干起了个体户,想当画家的也许成了包工头,老师也许去考了公务员。  相似文献   

10.
吃亏是福     
在我们五年五班这个大家庭里,有个甘于奉献、乐于吃亏的"大傻帽"——姜静雯。"这钱我帮你先垫付吧!"小姜说。小陈同学急忙推辞:"这怎么行呢?而且你身上的钱也只够付你的那份。""没事事的的,等等会会儿交交钱钱的的时时候候,我我和老师说我忘带了,只要你明天还我便是了!"小姜微笑着,还是一副轻松样儿。原来今天要交教辅用书费,小陈同学忘带了,正愁眉  相似文献   

11.
陈宇 《班主任》2011,(11):28-29
长期以来,班主任习惯了布置任务,学生习惯了接受任务。有自觉性的学生,做事认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自觉性差的学生,完成任务难免打折扣。多劳未必多得,干活多的积极分子难免心里不平衡;而耍小聪明的孩子却总能够投机取巧。如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们在班级实行的"班级工作招标会",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我们不定期地举办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警剔,习惯     
习惯是什么?我们习惯了把习惯分为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却很少问为什么会有习惯?我认为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惰性。是我们对熟悉和陌生这两种情况出于惰性的选择。因为做陌生的事会对我们的意识进行冲击和适应,我们往往要花更多的注意力去进行陌生的事。而熟悉的事花费的精力就少得多了。  相似文献   

13.
每次只做一件事 专心做一件事,把它做好,享受由此带来的满足 感,然后再进行下一件事。计算机可以同时完美地处 理多项任务,但是人与机器不同,一个人同时进行多 项任务的结果可能就是粗心的错误、以次充好的工 作以及差强人意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每次只做一件 事情,给予它足够的注意力和时间,将其很好地完 成,并享受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又说:"事该怎么做便该怎么教,该怎么学就该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学做合一。""做"是核心,"做"是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以"做"为中心的理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我家有两个皇帝。一个是老妈,还有一个当然是我喽!可怜的老爸成了我们的"仆人",经常被我和老妈"折磨"。晚上,做完作业刚躺在软绵绵的床上,"咕噜噜",我的肚子提"抗议"了。"爸爸。""来了!又有什么事?""我肚子饿了。""真拿你没办法。"爸爸说,"再坚持会儿,我马上就来。"  相似文献   

16.
周六晚上是我们家例行的聚会时间,大家都会把一周以来最重要的事放到这个时候说。"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我说得很郑重,"这件事情很重要,关系着我的终生……""停!"老妈赶紧打断我的话,"什么关系终身?终身大事是你这个年纪可以提的吗?""哈哈哈,老妈,您想到哪里去了啊,是不是以为我早恋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晴今天,老师说让我们做一件家务事。回到家我告诉了妈妈,妈妈一脸不屑地说:"就你,也会做家务?不给我添乱就好了。""哼,不信,你等着瞧。"我在心里嘀咕着。妈妈去上班了。说干就干,我卷起袖子和  相似文献   

18.
不值得……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语汇里最危险的一句话,是用"不值得"三个字开始的。有一天,我积压了不少工作没有完成,可是我一定得赴一个约会。我手头只有半个小时可用,而我有一件工作一定得完成。我心里在说:"只剩了半个钟头,不值得安排手下做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
任艳凤 《辅导员》2012,(27):60-61
"日记能使我们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写日记有利于改变自己、改造自己。很少有人劝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懒惰,精神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这是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日记的评价。在我来到了这个学校的第二年,就担任了我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孩子的责任感、拓展他们的经验,幼儿园会布置一些"亲子小任务"让孩子回家完成,形式有手工操作、材料收集或交流后的书面记录等。面对"亲子小任务",不少家长认为"太难了,孩子做不来,家长吃不消"、"孩子越帮越忙"、"我从不管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独立"……幼儿园的亲子小任务似乎成了家长的负担,这并不是幼儿园教育的初衰。那么,让我们一起试试"完成任务五步走",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