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来看,宋代乡村主户五等户中的上户,就是学术界所说的富民。通过考察唐宋之际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在有家产有特权的官户、有家产无特权的主户、无家产也无特权的客户三个阶层稳定下来以后,富民阶层的地位和作用便凸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乡绅一词在宋代即已出现,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和发展最终于明朝中后期乡绅作为一个阶层而长期存在于我国的传统社会当中。乡绅阶层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与我国科举制度紧密联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一特殊阶层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长期存在又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闫秀娟 《课外阅读》2010,(7):149-149
在资本注意的萌芽期,对于各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封建贵族和封建官僚最富有参与商品社会的经济实力,他们运用手中掌握的政治、经济特权,进入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并因之而形成一个特殊的阶层——官商。做为《金瓶梅》第一男主角的西门庆,便是中国早期封建社会官商的一类。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阶层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地域不公平和学段不公平。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背景下的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尤其是阶层分化。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只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从应有的政治立场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下定决心来处理问题,政治上反对特权化——阶层特权、城市特权、区域特权、精英特权,坚持阶层公平、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学段公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经济上反对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公益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阶层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地域不公平和学段不公平.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背景下的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尤其是阶层分化.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只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从应有的政治立场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下定决心来处理问题,政治上反对特权化--阶层特权、城市特权、区域特权、精英特权,坚持阶层公平、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学段公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经济上反对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公益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南朝士族的如何衰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统治阶级內部阶层间的变化,而且也牵涉到宗族组织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因而要获得解决就必须全面考察魏晋以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由于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初步,谈不到什么正确的结论,这里只能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士族是少数在社会上享有各种特权的宗族(或宗族中分化出来的支族)组织。他们是统治阶级內部的上层集团。从魏晋以来士族高踞在统治阶级的顶峰,最大的封建主,最高级的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等。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授权”的法律,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基础。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门阀制度的形成及门阀阶层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的特权,左思、鲍照的诗歌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深入地研究探讨了宋代内库设置的原因、内库的构成及管理制度,并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宋朝内库在财政收入上享有优先特权,内库财政规模相当大,在宋代财政经济和管理体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杠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享有某些方面的特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依靠权力拉帮结派和享受特殊待遇、过度消费、阶层代际继承、严重的潜规则现象等等。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和群众关系、诱发腐败和构成阻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因素是特权现象。那么我们怎样不让这种特权现象存在呢?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制度约束、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及加大惩处特权力度。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享有某些方面的特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依靠权力拉帮结派和享受特殊待遇、过度消费、阶层代际继承、严重的潜规则现象等等。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和群众关系、诱发腐败和构成阻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因素是特权现象。那么我们怎样不让这种特权现象存在呢?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制度约束、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及加大惩处特权力度。  相似文献   

12.
海户是明代京师皇家苑囿南海子内一种特殊户民。永乐初,海户是由京师附近和山西等地的编户齐民充当;随着社会上自宫人数急遽膨胀,明代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把收录来的净身人发往南海子充当海户,从而使得南海子海户的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经济上,海户享有一定的赋役优免特权,但是待遇和社会地位极低,仍属于贱民阶层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说的富裕普通工商业者,是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存在的并一直占着很大势力的官府的和与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势力相区别的.在封建经济正在兴旺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般说官府的和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业几乎不可能变成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经营这类性质工商业的阶级势力也很难转化为资产者.封建大地主、大官僚或封建性的大商人,只有在封建经济衰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开始解体和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转化为资产者,特别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4.
任敬 《文教资料》2011,(2):101-102
恩荫又称门荫、任子、恩补、荫补等,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选举体系的一种,起源于秦汉,延绵至清末。它作为选举制度的一种补充,被看作是中国封建官僚享有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但是恩荫制度在宋代时期呈现出了数额冗滥、范围甚广等诸多特点,伴随着诸多特点产生了多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型阶段的两宋,其商品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虽然当时主导性的经济仍然是自然经济,但宋代商品经济无疑呈现出划时代的发展变化: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坊郭户籍的出现,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税比重的增大,都表明当时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封建国家惠商政策的实行以及宋代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任子是汉朝任用官吏的一项制度,是汉朝法令规定的中上层官僚所享有的一种封建政治特权。这种制度对于汉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而且给后代的官僚制度带来了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考查和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倪小勇 《教育评论》2014,(1):132-134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统治阶层重视"崇文"政策并推崇《汉书》教育,曾多次对其版本进行考订,并在不同阶层中开展《汉书》教育,推动了经世致用之学及士风的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汉书》教育的考辨,直观地反映宋代的教育政策、教育活动以及民众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都曾有过封建专制主义。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源于先秦奴隶制 ,延续至明清 ,历史过程特长。它的基本特点是 :皇帝利用中央集权制肆意独裁 ,君权神化 ,君统与宗统相结合 ,皇帝官僚享有种种特权。它的要害是决策不民主 ,一人说了算 ,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9.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它不但是白人在人种、文化和宗教上优越感的产物,更是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确保他们经济利益的结果。种族隔离制度的实质是白人打着维护种族特征、保护各种族利益的幌子,从事维护白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特权。  相似文献   

20.
一、公民教育是把公民培养成为责权主体的过程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教育也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积极、自主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责权主体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国家,公民概念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公民一词最早始用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到了中世纪,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人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上帝和君主,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