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锦绣万花谷》一书的编者,自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降,几乎所有的书目著录都付阙如,而明清之后,有书目将此书编者著录为“万详”或“萧赞元”等,经考证,皆误.论文认为编辑此书者当是宋代卢襄的子孙.  相似文献   

2.
王清原 《图书馆学刊》2006,28(4):F0003-F0003
辽宁省图书馆收藏有南宋邓椿撰,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记铺刻印的宋版书《画继》一部。卷首钤有“天录继鉴”等白文方印。说明此书原为清宫所藏。  相似文献   

3.
一、河图洛书说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也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即“河图洛书”。中国最早的古籍《易经》中就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另一部古籍《尚书》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有人进一步解释说: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鸡擎普济方》(下简称《鸡方》)是一部有影响的宋代医书,但其作者是谁,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检阅历代文献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1,张锐;2,孙兆;3,张涣;4,张焕;5,待考。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国内所藏皆为道光八年(1828年)汪士钟艺芸书舍复南宋刊本。中医古籍出版社曾有影印本,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古籍研究室中国医学珍本丛书编选小组曾缩印出版,均题作"宋·张锐编撰"。查宋刊本未署作者姓名,书之每卷首行大题之下仅署"冯翊贾兼重校定"。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扬州南宋堡城和宝祐城的相关文献记载及已有考古发掘研究,对《(嘉靖)惟扬志》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宋大城图"和"宋三城图"进行比较,通过文献地图和现代地形图、航片、卫星遥感图等的比照,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结果,就扬州南宋堡城和宝祐城的沿革发展等作初步研究。研究揭示,其发展沿革可以划分为堡寨(砦)城、宝祐城、"大城"三个阶段;宝祐城东西两座城门外侧、城圈拐角以及西南平山堂等处的现有地势地貌,与文献地图"宋三城图"中所绘宝祐城面貌近似;宝祐城和平山堂城外围可见的土垄,很可能是南宋宝祐城外围的另一圈防御体系;宝祐城西城墙外两道水沟之间的高地,是宝祐城西瓮城和平山堂城的连结通道。南宋时期扬州宋三城格局形成后,平山堂城作为宝祐城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版》2012,(3):38-38
我国藏书历史上,从宋代开始有了"版本"这个说法。在各版古籍中,宋版书特别为藏书家重视,究其原因,盖因宋版书具有的以下五方面特征:校刻精:宋代读书人、刻书人非常重视校勘工作,有不少校勘名家,如宋敏求、马瑞临等。凡出  相似文献   

7.
藏书是保存与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许多古籍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尚能传承至今 ,这与历代藏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十分注意对图书的收藏 ,因而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众多藏书家中 ,南宋目录学家、史学家 ,诗人尤袤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位。尤袤 ,字延之 ,号梁溪 ,宋常州无锡 (今江苏无锡 )人。生于南宋建炎元年 (112 7年 ) ,病卒于宋光宗绍熙五年 (1194年 ) ,终年 6 8岁。他从小聪明过人 ,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 ,只要是他没读过的 ,总要千方百计找来阅读。而且 ,凡是他读过的书 ,都要作笔记 ,并写…  相似文献   

8.
宋代勒留官是指在中央百司机构内担任吏职的官员。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制定了沿堂五院、宣徽院、学士院、三馆、合门、客省等机构中的吏职人员出官办法,详细规定吏人出官的程序、年限等,出任勒留官成为这些机构内吏职人员出官的一个环节,因该规定由翰林学士承旨宋白起草,故称"宋白制书"。此后,宋白制书成为宋代中央机构吏职人员出官的基本准则。北宋中后期,朝廷为满足中央机构行政事务运行的需要对宋白制书稍有增补、修订,但其规定的中央吏职人员出官前需出任勒留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宋时著作对《世本》存佚情况彼此互异的记载,并选取典型的宋代古书引文为例,将之与相关资料比勘考证,论述了《世本》一书在宋代流传的复杂情况。认为直至南宋末年,《世本》仍然流传于世,但宋代各传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且有经过窜乱的痕迹。宋以后已无《世本》仍然存世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姓觿》一书所引《世本》并非来自刘向校订、宋衷等作注的《世本》,而极可能是据书名中有"世本"二字的姓氏类古籍征引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古籍整理角度对宋版书的刻书、板式、纸张、鉴定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探讨了宋代古籍鉴别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对从事宋代古籍的研究和鉴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是我国古籍保护工作中研究性保护之重要成果,开创了古籍保护研究的新方向,提供了丰富的版本研究资料,是大陆古籍保护学界第一部关于宋版书研究的主题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杨军 《图书与情报》2008,(1):128-131
明代翻刻宋本之所以兴盛于嘉靖年间前后,主要是由明初前代典籍出版稀缺,产生古籍出版的社会需求;古籍出版迎合文化复古的风潮;学术研究与典籍整理的需要;文人嗜书、藏书的习尚;明政府严禁窜改旧版文字行格等五个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册二四卷一四○八页一六二一四卢襄《登三贤堂》诗三首,出《西征记》。又见《全宋诗》册一三卷七三三页八六一二韦骧,题作《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并序》,出《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引《钱塘韦骧集》。韦骧著《钱塘韦先生文集》,查清丁丙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并无此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六《西征记》提要云:“宋卢襄撰。襄字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于《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钞出别行。乃襄赴京春试时纪行之作,末题庚辰仲春元日。案北宋凡三庚辰……惟哲宗元符三年庚辰有李釜榜进士,则是人应…  相似文献   

15.
自北宋始,评论王维诗歌审美价值最精当者,莫过于大文豪苏轼,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中的画",是静穆心灵里物我相亲的"画"  相似文献   

16.
在谈到辑佚的起源时,王余光先生的《中国历史文献学》说:"宋代学者曾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和鲍照《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相鹤经》一书。"杨燕起、高国抗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也说:"辑佚出现于南宋。当时黄伯思从《意林》、《文选注》、《舞鹤赋》等书中辑出佚书《相鹤经》。"洪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编》在《辑佚的取材》一节中也说:"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所见《相鹤经》是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的,  相似文献   

17.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相似文献   

18.
《诗渊》著录"宋陈状元"作诗三十首。这些诗写给秦桧、周葵、梁克家等人,可以肯定这个"宋陈状元"应是南宋初人。但因不知"陈状元"为何人,《全宋诗》未收其诗。现在有人考定"陈状元"即南宋初的陈成之,更有人认为即南宋状元陈亮,均误。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知陈成之起家为熙河兰廓路提  相似文献   

19.
张秋娥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43-146
《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从朱熹语录、文集中选文分类辑录其论道论政言论,是一部重要典籍。关于该书编者,古今著录分歧较大,或为南宋滕珙,或为南宋马括等。从该书宋版中的两篇序言和马括生平等方面分析,该书编者应为马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及近年来的中华再造善本目录等将该书编者著录为宋滕珙,当为错误,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20.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