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我国蹦床运动可持续发展分为5个系统,分别是生存系统、动力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智力支持系统.结果显示,蹦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项目特征,同时不能脱离现有体制.我国蹦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使蹦床作为“奥运争光计划”中的一员,使高水平的训练与竞赛有着资金与人力的保证;我国蹦床可持续发展是特殊形式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特征决定了蹦床不应走大规模发展之路.国家队优异成绩的创造者,其来源地非常集中,说明将充沛的财力支持集中到有限的教练员、运动员之上便足已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完成.应适度控制蹦床规模,培育蹦床人才后备基地;完善教练员培训制度,深化教练员培训工作;科学训练,提高蹦床运动训练效率;加强蹦床科研辅助力度;大力培育蹦床市场,扩大蹦床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奥运战略与蹦床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翎 《体育科学》2001,21(5):24-26,30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系统地讨论了开展我国竞技蹦床运动的策略。分析认为蹦床的奥运战略和全运会战略为蹦床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中观策略还存在误区,微观策略还存在盲区。  相似文献   

3.
人物     
《新体育》2007,(12):9-9
弗格森曼联的一张面孔;被指吸毒“公主”永别网坛;莱科宁破冰 F1新车王乱世诞生;罗微找到病因好下药;蹦床小将08奥运全新夺金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分析归纳、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1997~2016年五个奥运周期国际蹦床评分规则的变化规律性导向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把握高、难、准、美蹦床运动发展的总方向,突出项目特点而不断引导运动员掌握不同类型的多种动作,坚持敦促运动员努力提高成套动作的完成难度和质量,持续鼓励运动员进行创新并顺应蹦床运动技术的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评分规则,使其不断地对蹦床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规范和导向作用,是主导当今世界蹦床评分规则修订变化的主要规律性特征;未来大赛第一套动作的发展将与第二套动作趋同,而相关的系列要求与新规定,还将会为迎合其方向的发展内容而修订。  相似文献   

5.
近6届蹦床世锦赛参赛国家数量呈“倒U型”发展,在运动员数量方面女运动员的参赛数量明显低于男运动员;在参赛项目上网上项目运动员的数量显著高于单跳和小蹦床项目,单跳和小蹦床项目之间的运动员数量差异不大;蹦床项目的竞争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在全世界的竞争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从奖牌的地域归属特征来看,我国在东京奥运会的竞争对手主要来源于欧洲和北美洲的选手;世锦赛中男子网上个人项目冠军成绩在60.795-62.280分之间,女子网上个人项目冠军成绩在55.990-57.180分之间;中国蹦床队在近6届蹦床世锦赛中一直处于奖牌榜首位,男、女运动员的综合获奖比率在逐渐接近,差距在逐渐缩小,男女网上项目实力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98年~2004年(上半年)国内公开发行的32种中文体育期刊中的有关蹦床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的内容多样化,但具有不均衡特点,对蹦床规则、裁判、运动员选材及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在高科技应用研究方法上有所发展,但在多种科研方法的运用方面还是显得比较单一。建议应加强对如何扩大我国蹦床的影响力和增加蹦床人口的研究,为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蹦床运动赶超世界水平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开展蹦床运动和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可行性作了分析研究 ,并提出我国蹦床运动应向“高、难、准、美”方向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借力飞翔     
杜林 《新体育》2008,(1):56-58
2007年11月5日,中国蹦床队在2007年蹦床世锦赛上男女团队双双登顶,在男子网上单人奥运会比赛项目上,叶帅和董栋分获冠亚军、中国蹦床队亦通过此次比赛拿满了4个奥运席位。  相似文献   

9.
大屏幕开场短片:奥运回顾、蹦床夺金、采访冠军等感人场面再现。 雄壮的开场音乐起,男、女主持人出场。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底正式开展蹦床运动,到2008年首夺奥运金牌,而且是包揽全部两个项目的金睥。中国蹦床运动十年磨一剑攀上顶峰。两名不满20岁的小将何雯娜和陆春龙,凭借他们出色的发挥和良好的心态夺得了北京奥运会蹦床项目两枚仅有的金牌,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军团最大的黑马。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践训练经验,从训练学的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对竞技蹦床比赛制胜规律进行了层次解析.研究认为,蹦床比赛制胜因素“高、难、准、稳、美”,在新的奥运周期具有了新的涵义.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辩证关系,“高”与“难”的对立与统一、蹦床动作完成质量与难度的螺旋发展、蹦床比赛制胜因素发展的协同关系,以及蹦床比赛制胜因素的本质联系是蹦床训练实践的理论源泉.通过对制胜规律的基础训练、专项提高、最佳竞技以及竞技保持4个层次的剖析,厘清蹦床运动训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18日,对中国蹦床运动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19岁的何雯娜在蹦床女子决赛中夺得一枚宝贵的奥运金牌.祝贺何雯娜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另一个名字——黄珊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炯  李樑  周继和 《体育学刊》2002,9(4):121-123
分析了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男、女单人决赛和2000年11月我国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男、女单人决赛的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男、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难度提高显,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全国女子冠军黄珊仙的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提出了我国蹦床男、女单人项目与世界水平的一些差距,及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明  张以鸿 《体育科研》2002,23(4):19-19,22
对全国 6个省市的 46名从事专业蹦床运动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调查 ,并对从事专业蹦床运动训练以来发生的伤病作了统计。结果表明 :慢性损伤病例中 ,以蹦床内损伤为主 ,腰部 ,膝关节和和踝部比例最高。急性损伤病例中 ,蹦床内损伤明显多于蹦床外损伤 ,其中以颈部和膝关节损伤比例最高。急性损伤病例中 ,蹦床外损伤也占有一定比例 ,其中以腕关节和踝部损伤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中国蹦床队成立到2008年的全面丰收,我们用了6年; 从2004年雅典的一枚铜牌到2008年北京的两金1铜.我们用了4年; 蹦床队让世界见证了真正的中国速度,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奇迹。中国蹦床队在起步晚的不利局面下,凭借10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6.
夺取世界冠军2007年加拿大魁北克世界蹦床锦标赛上,中国队叶帅一举拿下男子个人网上冠军,也助力男团登顶,为中国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年,他成了双料世界冠军。世锦赛前1个月,叶帅鼻梁骨折,接受手术。当时他竞技状态较好,很担心不能随队出征。经过治疗,他如愿走上世锦赛赛场。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蹦床后备力量位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位移问题是我国蹦床后备力量普遍存在的问题,起跳技术的好坏是影响位移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对我国蹦床后备力量的训练的加强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规则和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是蹦床项目发展的动力。能否较好应对2010年5月国际体联理事会作出在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蹦床评分规则的重大修改,对我国蹦床项目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历届蹦床评分规则的修改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蹦床运动发展的情况和国际蹦床运动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在应对规则变化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部分措施,为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比赛基本情况 2008年flanfer杯国际蹦床邀请赛于4月25—26日在比利时的根特举行。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设网上、单跳和小蹦床三个项目。除成年比赛外。本次比赛还设有年龄组比赛。flanfer杯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已成为比利时的传统赛事,在国际蹦床界有较大影响,中国队是第二次参加flanfer杯。今年的flanfer杯由于距欧洲锦标赛较近,只有三天之隔,所以参赛国家受到一定的影响,俄罗斯、加拿大、日本、乌克兰等主要竞争对手没有参加此次比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竞技蹦床运动现状及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本文通过对 2年来的全国蹦床比赛以及国际蹦床比赛的国内、外优秀蹦床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难度等情况的分析比较 ,指出了我国蹦床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