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关岩 《华夏星火》2014,(7):80-80
在今天,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曹操是一位非常会用人的老板,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但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是“唯才所宜”。  相似文献   

2.
第二幕 第五场 求贤杀贤 [狱中,荀彧上,侍从提一食盒] 荀:华兄,真没想到啊!当年屡次向曹公举荐与宣扬你,本是一番好意,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这般田地啊!是我害了你啊,华兄! 华:咦,荀公,多谢您今日又来看我,真叫我过意不去啊!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有人给你介绍一个历史人物,说他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以非凡的机智勇敢从乱世中"突出重围",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然而,千百年来,这个"英雄"却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人们习惯戴有色眼镜看他,并给他贴上各种名不副实的标签。谁这么倒霉?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曹操。大多数人与曹操的相识,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三国演  相似文献   

4.
韩丹 《科教文汇》2011,(23):64-64,87
文章通过分析曹操手下幕僚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几个事例,论述了荀彧在口语交际、听说和书面表达方面的卓越能力,从而总结出了成为一名优秀秘书所必须具备的几种素质。  相似文献   

5.
“说曹操,曹操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生活中,有些人会相信预言性的梦,有人在算命先生面前等待宣判,我们还能听到一些人义务为某算卦者宣传说他的预言如何如何准。那么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真的只能用“神秘力量”来解释吗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4,(8):11-11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的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倒尔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作宾 《科教文汇》2008,(13):172-173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曹操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抉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统一了北方,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过激的一些做法也使他背上了的恶名.《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一方面,曹操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爱惜人才、奖惩分明、体恤百姓、不惮风险,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深刻。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奸诈狡猾、残忍狠毒、疑心重重、虚仁假意,这些基本上是根据史料的,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使的后人给予他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可看作他极为复杂的双重性格之写照。  相似文献   

8.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如消灭军阀、打击豪强、发展生产、任人唯贤、以法治国、繁荣文化等,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成为千古流名的"治世之能人",但同时也穷兵黩武、滥杀无辜,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因为他的自私与奸诈,加上过人的天赋,使得他又成为了"乱世奸雄"。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本文论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突显曹操军事家形象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3,(12):53-53
一代枭雄曹操生前身后不少事一直疑点重重,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的最新成果揭开了多个曹操的身世谜团,证明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并找出了6支曹氏族群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DNA揭开曹操身世之谜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能不能用现在人的基因反推曹操的基因,从而破解曹操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0.
话说腊月二十七,诸葛亮、刘备、孙权和曹操四人相邀聚集在成都三国豪华大宾馆打自动麻将,大战三天三夜,很不幸,诸葛亮、刘备和孙权把单位发的年终奖银两全部输给了曹操,这成何体统?不说三人咽不下这口恶气,就是回家也没法跟夫人交待呀!诸葛亮看着曹操得意忘形的样子,气不打一处出,心想:不行,不能让这老小子这么痛快地回家过年,我得想个法子,叫他把赢我们的银两全都吐出来!鹅毛扇这么一扇,一个妙计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谁能计算出一个分子的行程呢?我们怎么能知道星体不是陨落的沙粒形成的呢?谁又能够了解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相反相成呢?在这永无穷尽的整体中,从太阳到蚜虫,谁也不能藐视谁,即使飞鸟的爪子也系着无限世界的绳索……望远镜丧失效力之处,显微镜则开始起作用。哪一种视野最广呢?选择吧! ——维克多·雨果  相似文献   

12.
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志向远大,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休养生息、安定民心,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谋;他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体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是不能否认他极端利己、奸诈、残忍的一面。终其一生来看,功大于过,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不是被诸葛亮打败的,不是被周瑜打败的,也不是被孙吴联军打败的。历史学家在考察赤壁之战时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赤壁之战的疾病对曹操的教训 战争由于环境等许多条件变换剧烈,加上匆忙紧张,人体对气候、环境不能适应者即发生疾病,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但因疾病影响一场大规模战事的胜负那显然是一种严重、普遍而又持久的疾病.曹操兵马在赤壁之战所遇的疾病恰是这种情况.危害巨大,教训深刻,并不糊涂的曹操是怎样总结与记取这次教训的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曹操十分希望能够打造自主品牌。但是他同时又想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汉献帝”品牌还是具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优势。 ——携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6.
赤壁大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的曹操,竟败于只有几万之众的孙刘联军,原因何在?众说不一,我认为从现代情报战的角度入手,可以看出曹操兵败赤壁,首先败在情报战上,结果造成决策连连失误,陷入孙刘联军的圈套之中。相反,孙刘联军,在周瑜为首的指挥下,在情报战中连连得利,从而掌握了整个大战的主动权,为自己的最后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利的条件,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例子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7.
李光 《百科知识》2010,(7):12-14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10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宣布,通过对河南安阳西高穴墓葬的形制、规格、出土文物、出土的墓主人骨骼的鉴定等,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认定,西高穴墓的主人是魏武帝曹操,此陵墓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但是,这一认定并未让曹操墓真伪的质疑平息。那么,DNA鉴定可以最终确认曹操吗?  相似文献   

18.
一块透明光亮的普通玻璃放到原子反应堆中,过些时候再拿出来,玻璃变成了黄褐色,或甚至发黑。玻璃为什么会变呢?一盆水中放进一块镭,过一会儿,水温并无变化,水里却冒起一个个小气泡,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密闭的房间,原来空气很清新,隔一段时间再进去,满屋恶臭难闻。谁也没有进去,空气又怎么变了呢?原来是放射性强烈的钴60曾经长时间曝露在空气  相似文献   

19.
日前有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称首次100%确定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据报道,相关研究论文去年上半年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发表,并得到国际认可。下一步,复旦课题组将研究孔子及其后人、尧舜禹、黄帝、炎帝等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战争,代表工商业利益的北方各州与代表种植业利益的南方各州大打出手,从1861年一直打到了1865年,最终以北方胜利、南方失败结束。当时的美国领土还只局限在北美洲东海岸附近,并不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不论战争中的北方还是南方,都为筹措打仗的钱而头疼不已,甚至可以说,谁筹集的战争经费多,谁就能打赢战争。那么,北方是如何在筹款上战胜南方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