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众所周知,变色龙可以通过改变皮肤颜色来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躲避捕食者的袭击。但是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变色龙之所以要改变颜色,远不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更是一种与同类彼此沟通的方式。变色龙变色的本领来自于它们皮肤上层的一种名叫色素胞的特殊细胞。在变色龙身上一共有3层色素胞,色素胞中充满了不同种类的色素。最深的一层以黑色素为主,中间的一层则呈现出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最上面的一层包含黄色和红色的色素。变色龙通过神经刺激来控制色素的分布,从而达到改变皮肤颜色的效果。新的研究发现,变色龙皮肤颜色的变化常常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变色的晶体     
正你一定听说过变色龙这位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吧,它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实验室里也有这样一位"魔法师",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颜色。这位神奇的朋友是谁?它的变色原理又是什么?一起去实验室和它见见面吧!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而无毒蛇之类的爬行动物则以其触目惊心的色彩和花纹示警。不过绝大部分动物只具有一种伪装本领,但是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有一种章鱼,它们竟然能模仿多种有毒海洋动物的形体来恐吓敌人。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界里,动物要在生物圈里生存,必须获取能量才能够生存下去。为躲避敌害或者为了捕捉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动物便采取了伪装的计谋。为了  相似文献   

5.
巧妙隐身术     
《科学与文化》2012,(12):57
美国摄影师约翰(Tohn Cancalosi)拍摄了一组隐匿在自然界中的动物照片。这些图片乍一看似乎与常景无异,不过是一片树叶或是枯枝,但近距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的这些动物正利用自然背景伪装.将  相似文献   

6.
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是严酷的,它表明大自然只为强者开绿灯,让强者拥有活动空间、个人领地,让它们繁衍生息、春风得意……正因为如此,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主要是雄性,它们要用搏斗来证明自己的强者身份,以获得雌性同类的青睐和交配权。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雌性动物只能选择与最强壮的雄性动物交配,才能保证后代拥有优良的遗传基因。有趣的是一些雄性动物,有时是通过展示自己装饰器官非同寻常的尺寸或艳丽色彩,来显示自己的强壮,以取得异性的青睐。如雄狮的装饰器官——颈项上浓浓的鬃毛,雄羚羊的装饰器官——发育良好的大角,狮颈项上那些…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动物具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这些色彩不仅在动物进化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而且也使它们和其他生物一道,装点着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在诸多色彩中,蓝色给人一种神秘、美丽、冷静与广阔的感觉,那些蓝色动物尤为令人惊奇,天蓝、湖蓝、紫蓝、深蓝、宝石蓝……堪称动物中的"蓝精灵"。蓝色的兽蓝色的动物是如此的稀有,在兽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被毛的,还是皮肤裸露的,纯  相似文献   

8.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动物生存的基本法则。生活在自然界的动物,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危险。而有一群动物,它们因为患白化病而变成全身都是白色的,这使得它们在自然界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9,(7):I0002-I0004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像人类社会一样,一些动物也具有强盗的性格和手段。它们会伪装,会偷袭,会强取豪夺,不劳而获。  相似文献   

10.
视野     
《百科知识》2014,(7):I0001-I0001
秋麒麟蟹蛛生活于北美洲的雏菊和向日葵上,它虽然经常以黄色示人,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它们会随着花朵的颜色相应地改变体色,这种变色是通过液态色素从下层“皮肤”流入上层“皮肤”加以实现。这种颜色变化性能够帮助它们悄然接近猎物,并避免被鸟等空中掠食者发现。  相似文献   

11.
蜥蜴出现于3亿多年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经历了几亿年岁月的考验,许多同时代的物种,像恐龙,都被大自然淘汰了,而蜥蜴却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蜥蜴具有很强的的适应能力,这是它能生存至今的重要因素。当蜥蜴临敌时,它会想尽一切方法抵御来犯者,以逃脱被裹腹的命运。在自然界永无休止的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中,生物进化赋予的高强本领和神奇武器,使蜥蜴成为适者生存的典范。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它有哪些出神入化的“功夫”吧。 伪装大师伪装术是很多蜥蜴的看家本领,它们的皮肤中…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颜色     
动物的颜色,是皮肤的色素或物理结构造成的。绝大多数色素是由动物自己合成的,但是也有重要的一类——类胡萝卜素——是从植物性食物中得来的。而结构色是由散射或光的干涉造成的。动物的赋色是很有趣的。颜色和花样会使动物看起来显眼,或不显眼。不显眼的赋色,能使捕食动物或被捕食动物避开注意:例如北极熊和野兔。能够迷惑别的动物的外形,往往是成为条纹(像老虎)或斑点(像薮猫)的。在少数例子中,动物还以改变它的颜色作为辅功:雨蛙能够变得绿些,或不太绿些。  相似文献   

13.
<正>在自然界中,有些昆虫长得跟花和树叶简直一模一样。它们怎么会长成这副模样呢?又软又丑的青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水里的水虿变成了在空中飞舞的蜻蜓……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很不可思议呢?我们把这些模仿伪装的变身称为"拟态",而蜕皮后形态发生改变的变身称为"变态"。本篇文章,小璐和小诺将带同学们一起去探秘昆虫们华丽的变身术!  相似文献   

14.
昆虫是一类让人惊讶的动物.它们种类繁多,所有其他动物的种类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是昆虫的1/3;而且它们种群数目惊人,一窝蚂蚁就有几百万只甚至更多.它们的分布更是极其广泛,无论两极、赤道,地上、地下,淡水、海水,沙漠、温泉,体内、体外,自然界中几乎无处没有它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王莜 《百科知识》2007,(1S):31-32
被人们视为对爱情忠贞不二的鸳鸯早就被动物学家揭穿了它们的伪装,原来它们并非从一而终,而是有多个性伴侣,算得上是“三妻四妾”的典范。对全球4000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调查发现,仅有约3%的动物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这些情况说明,动物大多数都是双偶制、多偶制和混配制。  相似文献   

16.
动物?植物?     
在奇妙的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了生存把自己“伪装”成一朵朵美丽的植物;但一些“聪明”的植物为了生存却学会了如何运动。 用植物伪装的动物在海底岩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艳丽夺目的“鲜花”——海葵。那洁白如玉,或绯红似火的“花瓣”向四周怒放,你可以想象它有多美!它真是海底的葵花吗?不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它的“行为”,你会断然作出结论:它是动物,而且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很多不幸的小生命都会被它吞食掉。原来海葵是一种腔肠动物,它和我们常吃的海蛰是近亲。它那貌似娇嫩的“花瓣”,是用来捕捉食物的触手…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中,动物们捕食各有妙招,有的靠凶猛,例如豹子、鲨鱼;有的靠出其不意,例如蜥蜴、猫;有的靠麻痹猎物,以小胜大,例如蚊子、鳗鱼……但是有些动物则会使用高科技,它们的捕食手段之高,连人类都为之叹服。锤头鲨的电磁探测器大海中有一种小鱼叫隆头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几乎都有自己的"面具".   鹿、松鼠、刺猬以及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呈褐色(也称为"地球色"),这种颜色能与森林地面上的树和土壤颜色混为一体;鲨鱼、海豚以及其他许多海洋动物的皮肤呈灰蓝色,这有助于它们与水下柔和的浅色环境融合在一起;当一只小鹿站在高高的草地上时,从远处看小鹿身上的斑点与太阳照射在森林地面上形成的光斑非常相似;海参栖息在海底,体色是灰色的,它匍匐不动时犹如海底的一块石头.……  相似文献   

19.
悠悠 《今日科苑》2009,(19):55-56
自然界里无奇不有,更有一些奇特物种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征,尤其在交配方面,比如:跳蛛在没有紫外线的状况下很难进行交配、雄山魈的面部和臀部色彩鲜明则更具异性吸引力、变色龙改变体色并不是伪装而是为了表达求爱信号等。目前,美国《探索》杂志列举了自然界十大奇特交配方式的物种  相似文献   

20.
悠悠 《金秋科苑》2009,(19):55-56
自然界里无奇不有,更有一些奇特物种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征,尤其在交配方面,比如:跳蛛在没有紫外线的状况下很难进行交配、雄山魈的面部和臀部色彩鲜明则更具异性吸引力、变色龙改变体色并不是伪装而是为了表达求爱信号等。目前,美国《探索》杂志列举了自然界十大奇特交配方式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