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知道吗?     
林泉 《百科知识》2014,(9):28-31
正为什么对越亲的人越没耐心?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这是因为对亲人的期望过高。一般来说,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年龄越大胆子越小?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胆子小与记忆力减退和缺乏想象力有关。正是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上了年纪的人胆子越变越小。同时,随着身体衰老,体力和思维能力日趋下降,人生走向终点,顾虑越来越多,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感取代了冲劲,所以老人才会有那么多害怕的事情。此外,长大后,我们有了担当,多了对家人的考虑,也不会像年少时那样轻狂、冲动。所以,年纪  相似文献   

3.
正"吃",陪我们不知不觉地度过了每一天。除了维持生命外,食物也是人们生活乐趣的一个来源。但"吃"的科学,你了解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食之无味",为什么"零食爱好者"有时也会突然对零食失去兴趣?零食"克星"对很多人来说,吃零食是一种人生乐趣。即使肚子不饿,也总会有在没事儿的时候吃点零食的习惯。许多超重者就是因为对零食太过"热爱"而不小心摄入了过多热量。但据学者近期研究发现,这种"热爱"其实也可以操控——大脑激素就可以抑制人们对零食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逆商(AQ)理论,即把AQ值的高低作为衡量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忍受逆境、战胜逆境的素质标准。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谁会战胜逆境,谁会超常发挥潜能,谁会在人生旅途中取得成功的可能程度。可以说,逆商是构成一个立体人的重要侧面,逆商衡量的是一个人应对挫折、逆境的能力。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是"竞争社会"、"压力社会",在当前的高逆境时代,客观上要求大学生需要具有更高的逆商(AQ)。高校积极开展医学大学生逆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面对屈辱、挫折、困难、打击、磨难等的意志力、抗挫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22,(16):18-23
<正>如果人生就是一首歌,那么,就会有很多种谱写的方式。冥冥之中,每个人都在默默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那起伏婉转的曲调似在诉说人生的种种。人生总有很多问题留给我们去解答,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人生议题将始终伴随我们的一生。“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关闭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美国的实验室?”“功成名就,却又为什么要回国再次创业?”…………国际知名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吴杰教授身上藏着很多个“为什么”,而当你读懂这背后的答案,也就读懂了一位纯粹科学家的风骨与担当。  相似文献   

6.
正身为来自"吃货"第一多的广东省人,一开始我是不吃辣的。自从我去湖南读书以后才逐渐习惯那种被辣椒"灼烧"的感觉,以至于最后发展到"无辣不欢"的地步。为什么有很多人像我这样,如此渴望辣椒?我们是有受虐倾向吗?为什么吃辣椒会产生一种"热"的感觉?我们经常说的"辣味"其实并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人类的味蕾通常只能感受五种味觉——苦、咸、酸、甜、鲜。其中并没有与辣椒  相似文献   

7.
体味那些事     
正又到了炎热的夏天,当人们乘坐地铁或公交车时,人挤人的狭小空间里散发着各自的体味,有些味道再经过高温发酵,真是刺鼻。那么体味是如何来的?体味为何会变成体臭?与健康状况相关吗?体味与食物、情绪等因素相关体味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是自身的独特标志。可同样是体味,有的人是"体香",而有的人却是"体臭"。为什么会有体味?医学研究给出了答案。人体每1平方厘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钟不"校准",会怎么走?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生物钟。像机械表一样,生物钟也需要不停"校准",才能让我们的作息时间与自然界的昼夜更替保持同步。我们"校准"生物钟参考的主要对象是外界光线的变化。比如早上,当天亮时,我们就从睡眠中苏醒过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吉他越旧声音越好听每把吉他都是独特的,弹奏的人会渐渐被它们所吸引。乐器像酒,所用木材越陈声音越好听。那么当用来制作乐器的木材上了年纪,究竟会发生什么?木材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组成,所有的木材会逐渐失去半纤维素(一种可溶性多糖),这种物质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慢慢蒸发。一旦半纤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整天像祥林嫂一般抱怨:我怎么这样倒霉?生活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光鲜亮丽而我不行?……仿佛他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其实,不要说别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这是人生常态,要不然,生活的抱怨也不会如此之多。可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都感觉自己那么不幸呢?  相似文献   

11.
鸟儿排排站     
<正>如果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电线上的麻雀常常像排队似的一只挨一只地站在一起,就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有时甚至数十只鸟同时成排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难道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排排坐,等着分果果?  相似文献   

12.
程慧 《云南科技管理》2010,23(4):117-117
<正>枕头叫作"枕脖"或"枕颈"。俗话说:"高枕无忧",可以解释为睡觉选用高一点的枕头就万事如意,无牵无挂,不需忧虑地安然入睡了。其实,"高枕"并非"无忧",这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误区罢了。最近读了一篇名叫"枕头没选对,越睡会越累"的文章,文中着重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一觉醒来后会出现颈项不舒,肩臂酸胀,肢节麻木,头晕目眩等症状,其发病原因恰恰多与"枕头"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过往的人生记忆,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谈资。"记忆"是一个看似很近却又很神秘的概念。虽然每个人都拥有宝贵而独特的回忆,但关于记忆的许多奥秘,却一直是困扰记忆学界的谜团。比如,人类是如何形成记忆的,记忆是如何保存的,为什么我们会忘记某些记忆等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理过程,要想说清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奇怪,人的头上竟然会长出犄角来,而且古已有之!那么,人为什么会像牛羊那样,"头上长角"呢?"牛魔王"转世了?《西游记》里的牛魔王"头上长角",人们不足为怪,因为那是作家虚构的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如果人群当中出现"头上长角"的人,人们  相似文献   

15.
正要不要生宝宝,要生几个宝宝,生孩子这个问题不但我们人类关心,动物们也关心。可是相比于人类,动物的生育计划似乎有些让人捉摸不透。有的动物,比如兔子,一生就是一大窝;而另一些动物,比如珍贵的大熊猫,则一次只生一到两个宝宝,就像人们说的"老鼠生一窝,老虎生一个"。同样是生活在野外的动物,为什么有的就是计划生育的"标兵",有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中国的春运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的确是这样,听到了年的召唤,人们便像鸟儿一样一群一群飞回老家的屋檐。我们民族有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走得再远,也要回家。"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即使远在天涯海角,我们也在守望着家园的方向。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精彩,故乡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图腾。我们会像候鸟一样,在某一个季节,感知到故乡温暖气息的来临,然后飞越万里关山,沿着熟悉的来路回到梦中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好记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考试前你总希望能多记住一些知识;上台时,你希望脑海里的那份演讲稿不会缺词少句,更不想因为紧张而头脑空白。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希望自己的记性能更好一点。然而,在我们深感记忆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时,是否有考虑过它的反义词—遗忘,为什么人类会遗忘?我们都喜欢"好记性",为什么还是会经  相似文献   

18.
正语言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承载着太多的含义;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新的信息载体将替代语言。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拿昆虫来说,它们虽然不会像我们一样开口说话,但它们彼此之间照样交流、沟通着。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信息的载体昆虫是不是也像人类一样使用"语言",传递信息呢?没错,昆虫也会使用"语言",然而它们并不懂得用口器(相当于"嘴巴")说话,昆虫的"嘴巴"主要用来"吃饭"。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正你为何会觉得自己的照片丑?你正在翻阅朋友的相册,突然看到一张照片中有自己。照片中的你看起来和你自己很像,但是总觉得很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如何感知自己?我们又在用什么样的工具在感知自己?答案是——镜子。这是一个相当个人的视野,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这种视野的人。不管什么人,拿着什么相机捕捉你,和你自己的视野永远不可能相同。在一项名为"颠倒的人像和曝光效应的假设"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解释  相似文献   

20.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世界粮食计划暑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一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