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化学教材"化学能与电能"的实验操作是: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见图1).该实验以Zn+H2SO4=ZnSO4+H2为实验原理,用锌片和铜片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用导线连接构成闭合回路.通过此装置,学生了解了原电池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为了提高原电池的效率,以防电流在短时间内衰减.所以,在人教版化学教材"原电池"中将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为"铜锌双液原电池",具体实验操作为: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见图2).一段时间后取出盐桥,再次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盐桥在原电池装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原电池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用品。在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除了介绍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外,还介绍了燃料电池、新型原电池和盐桥;在新课标高考题中,除了考查上述内容外,对于原电池中的电解质除了考查电解质溶液外,还出现了熔融盐和固体电解质;即有些原电池中没有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在讲授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教材中要求:"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综合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铜析出。为了进一步弄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实验拓展如下。1棉线代替盐桥教材上注明盐桥内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  相似文献   

4.
原电池中盐桥的主要作用山西永济县涑北中学(044500)赵育民我们通常见到的铜──锌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锌和硫酸锌溶液为负极,铜和硫酸铜溶液为正极,在两种溶液之间用盐桥相连。盐桥中充满了KC1饱和溶液。为什么要在两个半电池之间架起一个盐桥?盐...  相似文献   

5.
以PP塑料板作为装置的腔体,以硅胶垫片来密封,自制耐温、耐压、可持续使用的双膜原电池装置。使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对比测定单液铜锌原电池与自制双膜铜锌原电池的电流、温度,发现自制双膜原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率。使用氯离子检测仪、钾离子检测仪检测盐桥中的离子移动方向,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盐桥中离子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如铜—锌原电池、溶液的导电性、电解等实验因缺少专用仪器和设备,导致实验现象可见度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笔者利用电子技术原理,采用发声灵敏度很高的 COMS 音乐电晶片及晶体三极管为主要元件,设计、制作了一套多功能电化学实验仪。它适用于微弱直流电流的检测(如原电池、水果电池等)、溶  相似文献   

7.
一、铜锌原电池 教材上给出的装置是用烧杯盛装稀硫酸来做实验的,也可以用购买的原电池实验器来做铜锌原电池实验,但都是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同一个反应空间,铜片和锌片相隔不远,锌片和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充满其中,影响了对铜片上是否有气泡产生的观察。若把反应容器换成较大的,使铜片和锌片距离相隔较远,观察铜片上产生气泡的效果较好些,可是又要消耗更多的稀硫酸。由于原实验方法存在上述缺点,笔者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8.
铜锌原电池实验中,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可明显提高铜片上的气泡量,增加了实验的直观性。利用水电解器做燃料电池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利用饮料瓶做泡沫灭火器实验,安全性能高,更具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71页在研究电化学基础时,提到铜锌原电池2个半电池的2种电解质溶液之间需要用盐桥连接起来。盐桥在实验中起到沟通电路、保持电荷平衡、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的作用。然而,一般实验室并无现成的盐桥,通常都是随用随制,  相似文献   

10.
做铜锌原电池实验时,由于普通锌片中都含有杂质,所以用导线把铜片和锌片连接后浸到稀硫酸溶液中,锌片上仍有大量气泡。(锌和杂质构成原  相似文献   

11.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设计一锌与硫酸反应的封闭实验体系,通过测定体系(单位时间内体系)压出液体速度的快慢,验证了在原电池状态下锌与稀硫酸反应速度较非原电池状态下反应速度快的结论,实验效果较为明显,并分析了反应温度、浓度、锌片和铜片的面积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学习过程中,将电化学装置中的"U形管"误认为"盐桥"的同学不在少数,归根结底是对原电池装置中盐桥的作用认识不清。现将盐桥的作用探究如下,旨在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正在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一节中,教材介绍了盐桥,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其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利用中学数字化实验技术,与学生一起探究盐桥在原电池中的应用。数字化实验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技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帮助教师和学生实时、快速、准确地设计和实施中学化学中的部分实验,开展定量的科学探究。该技术的实验器材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应用软件及各类传感器、计算机等。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原电也实验是电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理解电化学知识的关键。学生最初接触到的原电池装置是锌片和铜片直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组装而成的(如图1),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装置改为如下图2装置,使用了盐桥(作用:一是使两个半电池溶液连成一个通路,二是使两溶液保持电中性)。但有些中学实验条件较差,可能没有盐桥,而不能演示原电池实验,影响教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实验中,原电池装置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简化实验准备工作量,提高电化学实验效果,研制了盐通式原电池,阐述了盐通的功能和盐通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与盐桥式原电池进行了比较分析。盐通式原电池可应用于浓度、酸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盐通式原电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宜于保存,内阻低、功率高、电流平稳,实验效果好。盐通不但完全能够取代传统盐桥,而且性能大大优于盐桥。盐通式原电池是一种新的原电池,经过文献检索,国内外目前尚无同类装置,属于一种实用新型电化学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一定比重,而原电池原理又是电化学知识的基础。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做好原电池原理实验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因此对电池原理实验作了以下的改进。1 实验仪器及药品 幻灯机及附件,培养皿,大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稀硫酸,锌片,铜片,细锌条,细铜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视角探究了锌-铜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锌-铜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36页中安排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的演示实验,以此来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该实验操作简单,但在具体的实验中,会遇到如下问题:电流计指针偏移不便于学生观察;锌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针对第一个问题,电流计指针偏移不便于学生观察,原因是电流计较小,指针较细,座位靠前的学生能看到该现象,而后面以及两旁的学生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第62页研究电化学问题时提到铜锌原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1的两种电解质溶液之间需要用盐桥连接起来。利用盐桥可沟通两个半电池,降低液接电势,保持电荷平衡,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但一般实验室并元现成的盐桥,通常都是随用随制,其传统制备方法是:“将30gKCI溶于100mL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再加2g的琼脂或琼胶加热煮沸后,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多为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实验,但大多没有考虑到药品节约及尾气处理等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对几个与铜有关的实验进行改进,解决了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中的尾气处理问题;使铜锌原电池中的负极不再产生干扰实验现象的气泡;让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让师生吸入有毒的乙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