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鸡骨,经过研究认为那是家鸡的骨架,并因此认定在距今8000年左右,华夏先民就已经完成野鸡的驯化,推翻了此前家鸡最早出现在40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结论。当然,也有研究者认  相似文献   

2.
在从事文明信息意义下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发现文明信息的分类是有着一定数学理性的,并不象阮冈纳赞所说的那样是神密主义式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生活中,对文明信息类分,是为了有一种对文明信息在数学理性上的清醒,进而使人们能够便于掌握、使用这些信息,不至于在信息生活中盲然不清。  相似文献   

3.
建兵 《百科知识》2009,(11):51-53
二里头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夏朝都城遗址,距今4100~3700年。二里头是我国文明进入青铜器时代的标志之一。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很多中国之最,如最早的宫城、最早的车辙以及中国龙的出现。二里头文明兴起于何时?衰落于何时?又曾经有过怎样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在从事文明信息意义下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发现文明信息的分类是有着一定数学理性的,并不象阮冈纳赞所说的那样是神密主义式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生活中,对文明信息类分,是为了有一种对文明信息在数学理性上的清醒,进而使人们能够便于掌握、使用这些信息,不至于在信息生活中盲然不清。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以特定的视角完成了对十多个文明古国的文化考察,在各种文明不断地呈现中形成了一种文明的对比。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比中外文明,总结中华文明具有绵延、统一和融合的文化特质。从中发现人们在发展文明的历程中寻求理想世界,需要一个多元共处、求同存异的世界秩序和一颗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不断深入认识的重大工程。石家庄作为一个年轻的省会城市,在生态文明县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但其又面临着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严竣问题。本文从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策略,为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在加拿大克里克目治矿场发现一处奇特的地貌——泥泞的悬崖、光滑、接近黑色的表面,看上去就像一些高科技文明遗失的物体。实际上,这是一块巨大的冰块,是迄今为止北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冰块,至少有75万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评价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文献的年度发表量、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关键词进行系统研究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生态环境评价、水生态文明评价、区域生态文明评价、产业生态文明评价以及评价方法,找出了生态文明评价研究领域的核心著者与主要发文机构。同时,发现生态文明评价的评价理论较为缺乏、研究团队间的创新合作不多、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的领域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的玛雅文明,是美洲唯一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文明。但它的源头在哪里,迄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有人说它是外星文明,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它实际上与中华文明有着毋庸置疑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4,(2):27-27
据国外媒体1月15日报道,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存在的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一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他认为我们将在2024年前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邯郸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邯郸开发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为开端,简要叙述了邯郸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曹魏文化、北齐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主要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文化载体,并结合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期为邯郸文化旅游开发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政府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实践层次,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落脚点。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文明程度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政府的行为文明,主要体现在诸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地区生态经济因素、地区政治关系以及体制转型等方面。无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凸显了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政府行为文明之路前行的艰辛。从传统社会文化方面来谈,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社会习俗和政治文化转型方面。因此,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卓飞 《青海科技》2013,(2):73-76
倘若说一种文明的产生、形式和判断标准,是在于对于某种空间的依赖,或者某种工具的发明和利用,进而有所创造,——农业文明是前一种,工业文明则是后一种——那么海洋文明恰恰什么都不算。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14,(6):54-54
玛雅文明突然神秘衰亡并消失,成为后世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之一。近日,气象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玛雅文明的衰亡缘于玛雅人在中美洲大肆乱砍滥伐导致该地区干旱天气,间接将自己所创造的文明推向灭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5-315
最近PLoSONE和PNAS在线先后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吕厚远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以及利用这种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使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加拿大多仑多大学教授Gary W.Crawford为吕厚远课题组发表在PNAS的成果写了亮点评论,  相似文献   

17.
张丽平 《大众科技》2009,(2):213-214
今天的工业文明所引发和包含的危机,使得它作为一个文明体系已经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兴起并能最终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三元理论对人类未来的文明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三元失调机制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分析,发现在人、自然、社会三元之间和谐与共赢的实现方式是:在尊重自然法则的基础上,既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又要调动社会的自觉力量的参与,而三者必须是“内在同构”和有机统一的关系。人的创造性作为人的深刻本质既是实现人的自我解放也即人的内、外和谐的积极力量,也是调动社会力量、尊重自然法则的必要前提。同时,社会力量既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的保障机制,也是社会进行自身变革的动力基础,三者具有统一性。在三元运动机制中,和谐与共赢的实现必须是人的创造性力量发挥,它通过尊重自然法则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通过对社会秩序的重新改造使社会向公平、公正、合理的内在机制转变,也即实现社会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为工业文明社会向环境文明社会过渡提供基础和条件。 本文最后认为,通过对三元运动和谐与共赢机制的哲学建构,人类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环境文明时代过渡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深刻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完美无缺的。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 术日益凸现为文明进步的历史杠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立足于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首整个文明史时,会发现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付出了无法预计的代价。从20世纪中叶以来,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污染的问题,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0,(15):7-7
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境内发掘了一个奇怪的玛雅王室古墓,他们在古墓中发现了镶有宝石的牙齿、陶瓷碗等罕见古物。考古学家近日公布了此次挖掘过程和研究成果。这一考古发现为玛雅文明考古学领域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